Fri Apr 11 2025 07:45:2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湯文亮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及副主席,2012年獲頒世界傑出華人獎、2016年獲頒香港浸會大學榮譽大學院士榮銜,以彰顯其傑出的企業家精神及領袖才能。1976年創立紀惠集團,對經濟發展具前瞻觸覺和分析力,在物業投資方面尤甚,帶領紀惠集團從一間小公司於2018年晉身至福布斯(香港區)排名25。著作有《讀歷史,了解香港地產》、《第十個人理論》、《逢三退一》,包括紅極一時「細價樓爆煲論」等10本著作,亦是專欄作家,作品在不少報章、網站及國內媒體發表,網站點擊已逾10億次。

未曾擁有過單位是遺憾
作者:湯文亮2025-04-09
在高息環境下,賣樓是很正常,賣走之後搬去一個較細,但有煙火氣的單位,賣走之後收返億幾,咁都畀人笑,真係無奈。
炒樓要考慮接貨人
作者:湯文亮2025-04-02
現時香港樓市買家主要來自內地,如果要做炒家,首先要考慮深圳人的需求,因為他們才是接貨人。
樓市沒有按揭 如汽車失去動力
作者:湯文亮2025-03-26
樓市在「撤辣」之後仍然下跌,是否香港經濟環境太差?非也,買家找不到銀行做按揭才是主要原因。幸好,近期銀行重啟按揭,及時為樓市注入動力,阻止樓價繼續下跌。
樓市的夢醒時分
作者:湯文亮2025-03-19
多物業業主宜減持套現,平衡租金與利息支出。無樓者則勿被劈價報道誤導,宜把握時機置業。
所有問題由別國扛
作者:湯文亮2025-03-12
中國對毒品的監控嚴格,製造芬太尼只會作醫療用途。特朗普將美國毒品問題甩畀中國,可能是日後話中國嚴格控制芬太尼生產而取消關稅,間接話中國以往的確有生產芬太尼,的確是高招,且看中央政府點拆解。
澤連斯基不如石敬瑭
作者:湯文亮2025-03-05
有客人將澤連斯基比喻為五代十國後晉石敬瑭,兩人皆為了戰事而向他國借兵,最後損失慘重。烏克蘭不但要賠償美國過萬億美元的稀土或礦物,亦損失了20%國土。
港人不應羨慕星派錢
作者:湯文亮2025-02-26
新加坡預算案盈餘派錢,香港預算案預計赤字難以派糖。兩地經濟環境不同,不宜比較。新加坡雖派錢但消費稅已達9%,香港開徵消費稅阻力重重。港人羨慕派錢之餘,也應考慮其高稅收的環境。
首道詔書要獲國民贊同
作者:湯文亮2025-02-19
特朗普忽略歷史教訓,登基首日應發布行政命令,如大赦天下或減息,卻發布多項爭議性指令,例如遣返移民、關稅等,行事倉促,最終被迫撤回部分指令,損害威信。
負資產數目減 樓價自然升
作者:湯文亮2025-02-12
負資產案例雖逾4萬宗,但與2003年不可同日而語。當年銀行未有積極追討,實際數字遠超統計。此外,不少負資產持有人同時擁有存款,只要償還部分貸款,數字便會下降。只要樓價平穩或微跌,加上供款持續,負資產宗數可望減少,反過來支持樓價。
是好字為之 非好自為之
作者:湯文亮2025-02-05
中國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通話時用「好自為之」作結,一般人認為雙方不歡而散。但我認為未到如此壞的地步,官媒的英文稿亦將好自為之翻譯成「act accordingly」。
唔好經濟差時裁最差員工
作者:湯文亮2025-01-22
前輩話預早裁員還有一個好處,當經濟轉壞,其他公司裁員而自己沒有,就可以大大聲講公司同員工共渡時艱,咁困難都沒有裁員,就算賺唔到錢都可以激勵士氣,甚至贏到口碑。
現在做生意有樓是負累
作者:湯文亮2025-01-15
中小企面對銀行抽貸壓力,即使生意獲利,亦被迫出售自用舖位套現周轉。物業估值下跌反成負累,生意人售後租回減輕財務負擔,此舉影響樓市購買力,亦是樓價下跌因素之一。儘管如此,樓市調整似已近尾聲。
今年樓市與09年相似
作者:湯文亮2025-01-08
2009年樓市雖然反彈,但政府同時出招,對樓市升幅有牽制作用;估計2025年樓市即使反彈,政府都唔會再出「辣招」,沒有「辣招」牽制,樓價可以升得很誇張。
紐倫港變成紐港倫?
作者:湯文亮2025-01-01
如果唔擔心美國制裁或資產被凍結,去紐約上市是極之正常;但擔心的話,不如來港上市。港交所要把握這個機會,不能夠將上市條件訂得太苛刻,審批太嚴會將打算來港上市的公司送去紐約,但又不能夠太寬鬆。
王昭君點解要出塞
作者:湯文亮2024-12-18
地產界經常怪責報紙報憂不報喜,只會報道劈價蝕讓,不會報道「摩貨」賺錢的成交,其實是有原因。
唔想賣時才易賣走
作者:湯文亮2024-12-11
老實說,樓市上升時賣樓,賣了之後一定會被人笑,尤其是在物業市場打滾多年的投資者,這是一個「過到自己,過唔到別人」的關卡,如果做到在沒有必要時賣樓,而樓價又低於市價,那人一定是頂級物業投資者。
政府應考慮恢復勾地
作者:湯文亮2024-12-04
勾地政策的確接近完美,但勾地者有可能為他人作嫁衣裳。首先,勾地者手上應該沒有足夠土地儲備,所以才會勾地,但土地被勾出之後,其他地產商就會計數,如果計啱條數,到拍賣時自然會舉手競投。
現在是買樓兼賣樓時機
作者:湯文亮2024-11-26
現在樓市情况很怪,不但是買樓時機,對於如果一個真係要賣樓的人來說,也是千載難逢賣樓的機會。大家都知道,買樓是寧買當頭起,即是現在的買家是打算買樓,換句話說,如果要賣樓,最有潛力就是那些買家。
大家相信 比特幣才值錢
作者:湯文亮2024-11-20
有人話這是信仰,只要大家相信,比特幣便會值錢,情况好似當年荷蘭鬱金香,不過亦有不同之處,當年銀行是借錢畀人買鬱金香,在超槓桿效應下,鬱金香價值升上天花板,但今次比特幣飈升,唔聽到有銀行借錢畀客戶買。
跌乜買乜 升乜放乜
作者:湯文亮2024-11-13
從今次特朗普大勝來看,美國人需要有一個為他們爭取利益,比較獨裁的政府。做過談判的人都知道,與一個獨裁者談判容易過與一大堆民主人士談判,因為民主人士經常都會有新意思,本來很容易有結果,最後都被搞衰咗。
中小企貸款或害了老闆
作者:湯文亮2024-11-06
中小企貸款好似班減薪員工一樣,以為幫到中小企,其實是害了他們。不少中小企老闆在疫情期間本來打算執笠,但無端端得到中小企貸款,員工繼續有糧出,不過生意仍然蝕本。
有私樓應立刻交還公屋
作者:湯文亮2024-10-29
原來老友亦打算交返間公屋,但有人同佢講,佢可以買私樓是因為間公屋風水好,點解要交返間公屋畀政府,就算被政府查到有私樓,到時才交回公屋還未遲。况且在香港做官的大多宅心仁厚,唔會強迫公屋租戶交返間公屋。
一賭即輸 其實是福大命大
作者:湯文亮2024-10-23
今次就算中央政府唔救市,都唔會出現大動亂,但倘若中央政府救市,有的股民只會愈賭愈大,股市下跌就叫政府救市,更加放膽投資股市,終有一日,中央政府是不會救市,就算想救都無能力救。
銀行股沒大升有因
作者:湯文亮2024-10-16
事實上,有不少香港人過往只買銀行股,現在銀行股早已不在考慮之列,甚至將手上銀行股賣走,沒有人買的銀行股,股價又點會上升?
租金平反而害了租客
作者:湯文亮2024-10-10
近期,物業代理界的焦點轉向了商舖的空置問題。隨着接近12%的空置率被認為不可接受,業主被建議降低租金以促使空置率回落至接近零。通過市場競爭,業主應該更明智地選擇合適的租客,以保障商舖的長期盈利能力。
軍旗不倒 甲廈不倒
作者:湯文亮2024-10-02
行軍打仗,當自己軍隊潰敗,最需要是一個持旗手,在亂軍之中豎起軍旗,如果軍旗不倒,士兵就會回復信心,向軍旗方向靠攏,最後會作出反攻。
寧買當頭跌
作者:湯文亮2024-09-25
在美國聯儲局大幅減息0.5厘之後,代表意猶未盡,下次繼續減息的可能性很大,換句話說,今次減息,只是減息潮開始,正正式式是「當頭跌」,如果買樓,就寧買「當頭跌」,利息下跌,樓價就會上升。
何來十個舖王八個投降?
作者:湯文亮2024-09-11
賣走蝕錢的舖位只是一個姿態,希望銀行唔好迫得太緊,銀行稍為放鬆一些,投資者就不用投降。
今昔被接管物業不能比較
作者:湯文亮2024-09-04
如果不是政府出招打壓,銀行不斷call loan兼唔借錢畀人買樓,樓市是不會太壞,雖然下跌,但跌幅是有限,現在「辣招」已撤,租金上升,人口增加,利息有望下調。
傳媒勿將訪問資產 變負資產
作者:湯文亮2024-08-28
做生意或者投資者,沒有可能是長勝將軍,一定有贏有輸,就好似賭錢一樣,唔通鋪鋪都贏?如果記者只報道輸錢的投資,甚至嘲笑被訪問的人,試問當事人以後又點會接受那名記者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