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03 2025 08:14:3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孫明揚

早年於香港華仁書院肄業。香港大學主修數學及物理,以一級榮譽畢業。後考取政務主任,歷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政制事務局局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教育局局長等要職,服務港府逾40年。2024年10月22日逝世。

法理兼備的網絡管理
作者:孫明揚2019-03-01
為了照顧外來人士的素求,當局雖則沒有主動提供任何措施,但卻容許市場提供不同的「翻牆」程式,容許境內的外國人,利用他們熟習的境外網站去接收資訊及處理業務。為什麼政府既然默許這個做法,而不考慮進一步開放?
議會拉布的濫觴?
作者:孫明揚2019-02-22
大家對於拉布的認知就是議員利用議事程序去延遲或押後他們反對的議案,手法包括動議中止待續、要求點人數, 提交大量基本相同但在細節有些微不同的修改條文草案,甚至通過行動衝擊議會的正常進行。
老生常談麻雀經
作者:孫明揚2019-02-14
打麻雀一定要有耐性,要審時度勢,不強求,不刻意去追求番數最大的牌,有牌當吃,不應等自摸。
政府應更集中處理市民資料
作者:孫明揚2019-01-30
政府為回應市民對「三無」人士未受眷顧的批評所作出的回應,是全面不討好的急就章。
中環灣仔繞道帶來的感想
作者:孫明揚2019-01-24
中環灣仔繞道在剛過去的周日正式通車。現在匆匆十多年又過去,新設施投入服務之際帶來我很多感觸。這項工程是我工作生涯第一次面對司法覆核,學到解決問題的王道方式。
再談明日大嶼願景
作者:孫明揚2019-01-17
30年過後再回望,「玫瑰園計劃」可謂奠定香港發展基石,作用無容置疑。為何現時社會卻只將整個發展藍圖局限在居住問題般短視?
中學畢業出路不只有大學
作者:孫明揚2019-01-09
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的資歷已漸獲外界認可,政府應加強向社會宣傳資歷架構,令學生可有更廣闊的出路。
普世落實 普世價值的方案
作者:孫明揚2019-01-07
近十多年來世界的距離愈來愈小,各國領袖並無有效方案去應付國內因全球一體化引起的民粹極端主張,捉襟見肘面對窘境頭痛不已,對如何取得民粹與普世價值之間的合理平衡,又要保住執政權,費煞思量。
匯聚人才建設明日大嶼
作者:孫明揚2018-12-27
單程證來港的人士除卻家庭團聚尚有專才計劃及投資移民等不同類別,大家都意識到後兩者足以為香港提供創新科技人才繼續保持競爭力。
錯把馮京當馬涼
作者:孫明揚2018-12-24
丁屋政策可以說是歷史留下,而揮之不去的權宜手段。如果把小型屋宇政策等同丁屋政策,就不啻於錯把馮京當馬涼。
根治住屋問題
作者:孫明揚2018-12-05
我們面對的住屋問題超越土地不足的層面,我們一定要同時採取有效措施改善住房的素質。
地產商的迷思
作者:孫明揚2018-11-29
不少意見認為若利用地產商的農地開發建樓,供應不足的問題定可以解決,主要誘因是讓地產商付出補地價費用後,透過送地換地的程序,就可將不符合規劃地界的零散農地或其他用途土地,轉換為符合規劃的發展用地。
集體政府租契具闡釋彈性
作者:孫明揚2018-11-22
雖然集體政府租契看似有礙於農地改作非農地用途,但上訴法庭既貫徹法制的整體性,又能作出放寬土地用途的判決。如此廣闊眼界與闡釋彈性,正好是普通法的一大明顯特質。
土地共享不可讓地產商主導
作者:孫明揚2018-11-21
若政府並無全盤規劃去考慮基本的配套設施,只是被動地由地產商各自按照最符合本身最大利益的方式向政府提出建議,只會令整個市鎮的規劃變得混亂。
醫護人員值得尊敬
作者:孫明揚2018-11-08
醫護人員對所有病人均是盡心盡力。據我自己的經歷,他們對所有的病者一視同仁,無分彼此。
隨心而食
作者:孫明揚2018-11-05
不少人或會有疑問,如果本身有長期病患,加上大病初癒,是否需要戒口?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在乎患上什麼長期病患。
出院後康復路
作者:孫明揚2018-10-24
除了步行外,我出院後不久安排不少活動,包括唱歌練氣、相約朋友聚會閒談,甚至攻打「四方城」。太太笑言這是「另類治療法」,我倒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若每天只留在家中,自己只會更懶,亦較易疲倦。
三度進出深切治療部
作者:孫明揚2018-10-22
早前就因感染肺炎及其他問題,而需在瑪麗醫院接受治療近三個月,有幸得到各有關單位的醫護團隊,現已康復得七七八八。
樹木辦肩負保護市民重責
作者:孫明揚2018-05-30
移除大樹後可清楚看到,樹幹中間已變成空心,可見樹木辦及地政總署的判斷並非錯誤。
行政長官背負的十字架
作者:孫明揚2018-05-24
我深信每一位行政長官都面對過相類似啞子吃黃連的情況,未能說服中央給予適當空間,精準反映民意,注定被渲染為採取「好女兩頭瞞」的策略。
政治審查抑或反映史實?
作者:孫明揚2018-05-16
民間多用回歸兩個字,沒有提及主權,這是一種「籠統」但並不盡全面及完善的說法。
政府人員與立法會議員的互動
作者:孫明揚2018-05-09
各政策局需要審時度勢,考慮怎樣調動人手確保有能力於緊急關頭,動用最短的時間將所有支持政府的議員及時召回議會參與投票。
只為搶鏡 鑄成大錯
作者:孫明揚2018-05-02
出席會議是議員天職,而政府職員執行職務,盡責任保證會議有足夠人數順利進行,難道這又算是侵犯私隱?
雙重標準
作者:孫明揚2018-04-25
一方面要高舉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鮮明旗幟,另一方面又深深感到各方的國際恐怖組織利用互聯網上的便利去招募、聯絡、組織及資助各種恐怖活動,作為引致傷亡慘重的舉措。
從拓樸學看港獨問題
作者:孫明揚2018-04-18
若從拓撲學的角度看來,雖則觀感上有所不同,但實際本質和內容並無絲毫不同。
房屋政策需有長遠考慮
作者:孫明揚2018-04-04
「港人港地」政策存在漏洞,無法保證最後用家是否港人,導致樓價不能有效抑制。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知道,這就是各國政府推行「量化寬鬆」為全球帶來的必然惡果。
派錢宜寬不宜緊
作者:孫明揚2018-03-28
現今的新計劃最令人摸不着頭腦的,就是為什麼要付託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負責執行新計劃?
特事特辦
作者:孫明揚2018-03-21
領袖要能「破格」,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見識和能力,帶領眾人安然渡過難關。
關愛基金已封頂,加碼注資不能即興
作者:孫明揚2018-03-07
關愛基金另一個重要作用可以視為先導項目,提供數據及資料讓政府研究,從而考慮是否應將有關項目轉化為經常性開支,並納入預算案之中。
派糖不派錢
作者:孫明揚2018-02-28
錢不派了,但糖還是要派,而且因為盈餘太多,糖份一定會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