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07 2025 15:57:4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孫明揚

早年於香港華仁書院肄業。香港大學主修數學及物理,以一級榮譽畢業。後考取政務主任,歷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政制事務局局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教育局局長等要職,服務港府逾40年。2024年10月22日逝世。

優化規劃配合覓地建屋
作者:孫明揚2019-10-24
政府若要決心簡化和優化規劃工作進度,必須在公眾參與、知情權和政府施政效率兩者之間選取公眾接受的適當平衡,否則加快土地供應的願景,前路一樣崎嶇。
新界農地沒有合理期望改變用途
作者:孫明揚2019-10-17
政府應該重新全面檢視所有土地補償價格,為求加快收地步伐,不妨考慮酌量提升補償價。此外清拆土地上的居民及建築物的補償問題,亦要檢討確保是公平及足夠的。
《禁蒙面法》成效需時
作者:孫明揚2019-10-09
從過去幾天看來,《禁蒙面法》能否有效止暴制亂似乎不容樂觀,況且社會上仍有不少關注如何平衡個人權利及執法需要,他們擔心會催生更嚴重仇視和分化的趨勢更加不斷出現,對遏止暴力無補。
特赦非良計,自首屬上策
作者:孫明揚2019-10-02
若然能為其他尚未被捕的示威者,提供一個自首「洗底」的機會,或能在法治及現實當中取得一個平衡。
止暴制亂出師有名
作者:孫明揚2019-09-26
容許警方在大多數人認可的情况下,名正言順拘捕激進示威的破壞者。當然和平示威的市民不會受到牽連。警方亦可考慮公開說明哪些行為會構成犯罪。
中英聯合聲明 英國沒有話語權
作者:孫明揚2019-09-12
《中英聯合聲明》是一項比較簡單的文件,開宗明義說明兩國政府一致認為通過協商妥善地解決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香港問題,有助於維持香港的繁榮與穩定。
特赦不是選項
作者:孫明揚2019-09-04
任何特赦的實際效果就是頒布免死金牌,鼓勵干犯罪行的人不顧法律後果,不擇手段去達致一己的自私目的。示威者這項訴求就是對本港法治的侮辱,尋找藉口逃避法律的制裁。
平亂為首要任務
作者:孫明揚2019-08-28
政府一定要果斷維護法紀,向暴徒發出最嚴厲的警告,所有犯罪者均會繩之於法。
政府應打好輿論戰
作者:孫明揚2019-08-21
面對電光火石的衝突場面,以及急速變化的局勢,警方應善用社交媒體及通過傳媒,更快就指控和謠言作出澄清,在近乎一面倒的輿論環境下奪回一些陣地。
不合作運動的反思
作者:孫明揚2019-08-14
倘若不合作運動蔓延到影響民生的範疇,影響生計,或對公共安全構成重大危險,示威者需反思暴力行徑能否再凝聚市民支持。
戈爾迪死結
作者:孫明揚2019-08-09
大家都清楚政府怎樣從引進修改《逃犯條例》到現今所犯下的一連串忽視民意、拒絕溝通、黑箱作業所積聚下來的錯誤判斷,痛失時機,釀成塌方效應,一發不可收拾。大錯既成,政府絕對有責任去防止形勢繼續惡化下去。
小孫兒的課外活動
作者:孫明揚2019-08-02
現在的青少年是有他們的獨立思想及行事方式,我們於人生相同階段的經歷並不一定可以作為與他們作為溝通的基礎。所以怎樣和他們作有意義的溝通是一個嚴肅及必要的課題。
落實《基本法》第68條:落實普選立法會全部議席
作者:孫明揚2019-07-18
回顧過去20多年,不難發覺各方面的着力都集中於行政長官選舉這個課題,而將立法會普選貶為次要。
「後真相」顛覆「事實勝於雄辯」
作者:孫明揚2019-07-11
近年來,透過社會傳媒即時傳遞消息的便利,更令人撲朔迷離的「後真相」敘述方式開始普及。
重置心戰室
作者:孫明揚2019-07-04
快速回應能夠讓市民第一時間得到有關問題的清晰及權威解釋,杜絕別有用心人士散播虛假消息的機會,減少彼等作出誤導市民的機會。
從修改《逃犯條例》風波查找政府不足
作者:孫明揚2019-06-30
政府一定要有能力在最短的時間糾正謬誤的言論,不能讓者得逞,第一時間安排有關主事官員親身解釋及澄清一切誤解。
高鐵潮汕之旅
作者:孫明揚2019-06-20
無可否認,高鐵列車的舒適程度好比乘搭飛機,但車站內外配套略嫌未能追上機場水平,而內地旅客的乘車習慣,港人亦需時適應。
末代港督彭定康談《逃犯條例》
作者:孫明揚2019-06-12
從周日参與遊行人數之眾多看來,人數一定不少。政府要認真安撫蔓延至各界對自身安危的憂慮,及用行動提出切實可行而令人信服的方法去挽回一點公信力,千萬不要給人一個高高在上的不良印象。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盡顯大將之風
作者:孫明揚2019-06-10
任正非先生任重道遠,帶領華為登上5G高峰,放眼世界,他倡議公開、公平競爭,與各方全面合作,為全人類謀取最大福祉。
《逃犯條例》帶來的蝴蝶效應
作者:孫明揚2019-05-31
最近幾天政府開始傾盡全力,動用各級官員護航,到處詳細講解社會各界提出對《逃犯條例》修訂法案的憂慮及誤解,包括政務司長及律政司長,以期扭轉宣傳上的頹勢。這個動作來得晚了,但遲到總比無到為好。
言論自由非無界限
作者:孫明揚2019-05-24
每處地方各有自己的「紅線」,例如英國明文禁止公開發表煽動種族和宗教仇恨的言論,而香港亦有法例針對發布惡意言論損害其他人的聲譽,反映言論自由並非絕對,而是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決策要建基於對問題的精準理解
作者:孫明揚2019-05-16
在現實生活當中,在電光火石一剎那之間需要應對一個出其不意的難題,沒有時間或準備去化解,只有憑藉近乎直覺的反應,憑經驗作出應對。其間首先要理解真正問題所在,否則如何能夠提供聚焦及精準的化解方案?
定要紓緩公營醫療體系醫生不足
作者:孫明揚2019-05-10
既然解決公營醫院醫生不足的方案已為社會大眾接受,為什麼反而業界對引入境外醫生有如許多樣化的擔憂?一言以蔽之,就是排他保護主義作祟。
聯手改善重啟政改的氛圍
作者:孫明揚2019-04-23
政府過去兩年一直按下政改這個課題不表,因為社會上尚未有足夠的氛圍去玉成其事。但有志爭取在香港普選行政長官的年輕人,有否仔細想過他們可以勇敢地創造新的平和氛圍容許社會作出理性的討論?
當DSE遇上IB
作者:孫明揚2019-04-15
莘莘學子選取DSE還是IB課程呢?從現實角度出發,本港考生和家長多關注「認受性」問題。
香港發展方向
作者:孫明揚2019-04-10
香港的優勢在於擁有獨立公正、與國際社會接軌的司法系統,而要做到這點一定要繼續堅持「一國兩制」,這亦是本港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最根本的分別。
本地體壇近況
作者:孫明揚2019-03-28
曾幾何時香港足球水準冠絕亞洲。尚記得兒時賽事期間加路連山道,球迷絡繹不絕趨往欣賞高水平足球比賽,但近年一直未能吸引擁躉入場。
修訂逃犯條例需小心考慮
作者:孫明揚2019-03-21
大部分商界均與內地有聯繫,甚至經常往返國內經商,當中最大的疑慮,就是國內稅制繁複不清晰,難免會擔心跌入逃稅的指控,加上條例未有指明是否具追溯力,更令商界擔憂會被翻舊帳。
解決自由行衍生的民生問題
作者:孫明揚2019-03-14
近日土瓜灣被大批內地旅行團到訪購物及進餐,亦對民生影響甚大,反對聲音不絕於耳,政府有必要解決現時的困局,既消除本港居民對內地旅客的反對感覺,亦要照顧到旅客的實際需要。
租屋扣稅紓緩置業壓力
作者:孫明揚2019-03-08
為了應付燃眉之急,政府大可認真考慮推出提升租住物業的誘因。近日社會有聲音,要求推出租住物業免稅額,讓租屋的金錢可扣稅,減輕租樓市民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