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Mar 31 2025 06:11:3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孫明揚

早年於香港華仁書院肄業。香港大學主修數學及物理,以一級榮譽畢業。後考取政務主任,歷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政制事務局局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教育局局長等要職,服務港府逾40年。2024年10月22日逝世。

立法會議員必須全職
作者:孫明揚2021-04-07
在這個新秩序之下,不容兼職議員,因為要把任務圓滿完成,不能一心兩用。
我喜愛的花
作者:孫明揚2021-03-25
元州邨公園勒杜鵑花隧道,花依附在藤蔓隧道上盛放,令人感覺進入了美不勝收的秘密花園。
如何解決棕地利用效率低?
作者:孫明揚2021-03-17
冀望政府善用時機,盡快加緊落實有關項目,一是騰空土地以供發展更多新市鎮,二是整治環境,大幅度改善居民生活質素。
粉嶺高爾夫球場
作者:孫明揚2021-03-10
棕地支援各行各業經濟活動,發展棕地同時,亦要覓地延續不可或缺的棕地作業。
當年為解決丁權問題的一些思緒
作者:孫明揚2021-02-26
借用財政司司長近日用語,要睇餸食飯,必須讓大家清楚知道,將來可以興建丁屋的數目上限。
處理丁權必須正確理解《基本法》40條
作者:孫明揚2021-02-17
面積有限,不可能無限擴充,當所有土地用盡之後,便無以為繼,因此演繹權利是必須的。
南港島綫西段的曙光
作者:孫明揚2020-12-09
剛發表的《施政報告》揭露政府為配合重建華富邨和「躍動港島南」發展,要求港鐵公司於本年年底提交南港島線西段項目的建議書,有關部門會適時推展項目,重新燃點設置瑪麗醫院站的期望。
溫故知新
作者:孫明揚2020-12-05
港府「明日大嶼」計劃距離實施落地尚遠,現時面對困境的解決辦法或可借鑒1960年代興建第一階段地下鐵路的經驗。
入境處的貼心服務
作者:孫明揚2020-11-26
香港身份證由1949年第一代開始,迄今已是第七代身份證,入境事務處提供的服務令人感到窩心,但願更多部門以此為借鏡,提供更多利民措施。
美國大選難分難解
作者:孫明揚2020-11-18
現任總統所得到的支持,遠比選前民調所顯示出,更為深厚及廣泛。他在數個搖擺州份,因為處理郵遞選票需時,初步點票時的遙遙領先地位,旋即被對手於郵遞選票所佔優勢後來趕上,難怪他不甘心敗退。
光明磊落
作者:孫明揚2020-11-12
當年香港政府將無字頭「1」至「20」號車牌分配予高官及對社會有貢獻人士,羅文錦爵士因熱心公益,而獲贈「18」號車牌,過世後由其公子,我故友,羅德丞大紫荊勳賢承繼。
立論要有理有節
作者:孫明揚2020-11-04
我寄語未來社會棟樑立論一定要有理有節,要提出有力的客觀支持自己的論點,空洞口號式的聲明不能打動人心,不能令人信服,更暴露出逢中必反的思維。
尚方寶劍,名不副實
作者:孫明揚2020-10-29
坊間普遍認為香港只有增加更多土地,才可徹底解決居住問題。有論者認為行政長官避重就輕,無意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所賦予的尚方寶劍,以「公共用途」為由回收新界農地以作發展。
無風作浪
作者:孫明揚2020-10-21
熱帶風暴「浪卡」帶來市內各區普遍無風無浪的十多小時八號風球,為香港帶來一天額外假期,及為我帶來一連串對於風季的回憶。
美國總統選舉辯論有感
作者:孫明揚2020-10-15
美國總統辯論委員會舉行的第一場辯論,我個人的觀感可以總結為光怪陸離、乏善足陳。而兩名候選人,尤以現任總統為甚,言不及義、顧左右而言他。
特朗普確診陰謀論
作者:孫明揚2020-10-07
我從不相信任何陰謀論,道理很簡單,要辦好陽謀已經不容易,哪有餘力同時再炮製陰謀。
無罪假定、寧縱莫枉
作者:孫明揚2020-09-30
如果用普通世俗,大家都容易明白的方式去勾劃普通法的重點,可以用八個字,就是「無罪假定、寧縱莫枉」。
明日大嶼願景徹底解決香港房屋問題
作者:孫明揚2020-09-23
「明日大嶼」 究竟是怎樣的一個計劃,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是否打造一個新的商業中心?是否集中所有政府部門成為政經中心?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十分成功 有助加強市民防疫知識及決心
作者:孫明揚2020-09-16
剛剛完結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結果有大約178萬人參與,佔全港人數百分之二十四,當然,這個數目跟當局推出全民測試的初心相距甚遠,但當局早已將計劃名稱修正為「普及社區檢測計劃」。
慎防標籤背後的陰謀
作者:孫明揚2020-09-10
名牌效應的對立體就是標籤效應。當然,兩者相同之處,就是擁有與其他相若品牌顯著不同的地方,但分別就是後者往往被別有用心的貶抑者,突出其與主體相悖的瑕疵。
觀點與角度續篇
作者:孫明揚2020-08-28
先前看到一則相關的笑話,現借本欄作文抄公與讀者分享。
觀點與角度
作者:孫明揚2020-08-19
望着半杯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是半空還是半滿。但這是否一定意味到不同觀點之所以出現,是反映出不同觀察者所持的不同價值觀?
時機有別於天時
作者:孫明揚2020-08-14
「時機」與「天時」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主要分別在於前者有其靈活性、針對性、隨機性,沒有必然性。但後者是可預先知悉,源於自然界的變化,按照既定規律循環不息。
不可忽視時機的重要性
作者:孫明揚2020-08-06
所謂「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世間的事情確是充滿諸多變故,不會因主觀意願而改變這項事實。我們要學會接受因變而帶來的各種衝擊,要克服因變而帶來的種種問題。
我首次主理草擬的法案──香港法例第357章《供電網絡(法定地役權)條例》
作者:孫明揚2020-07-30
當時我在不同崗位上都有涉及草擬法律工作。我首次主理草擬的法案就是於1978年為輸送電力服務提供者設立土地和其上的地役權,以及相關事宜的香港法例第357章 《供電網絡(法定地役權)條例》。
否決財政預算案的競選政綱
作者:孫明揚2020-07-24
從最新參選9月立法會議席的某些候選人的政綱看來,他們果真將否決財政預算案作為首要任務。認同這個看法的論者,認為每個議員都應該堅持個人自主權,決定接受或不接受政府的施政方案,包括財政預算案。
HARDtalk「當頭棒喝」
作者:孫明揚2020-07-17
在BBC節目《當頭棒喝》內,主持人所提出的各類觀點都是以搬字過紙方式去重複不同香港反對派人士堅持的斷語,並沒有闡釋理據,也許他不屑或者根本沒有打算這樣做。
有諸形於內,必形於外
作者:孫明揚2020-07-09
一覺醒來尚有依稀印象,按圖索驥一舉破解難題。這就是俗語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情況。這由外到內現象的對立面也許便是由內到外的「有諸形於內、必形於外」。
Black Lives Matter
作者:孫明揚2020-06-25
美國總統上周六在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舉行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為連任舉行首場競選造勢大會。他在集會批評部分BLM運動示威者是精神失常的左翼暴民,甚至迫害任何不回應訴求的人士。
續談《中英聯合聲明》
作者:孫明揚2020-06-17
《基本法》就是落實《中英聯合聲明》所作出有關承諾的體驗,純粹是中國份內的責任,與英方無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