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07 2025 15:57:2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施永青

香港中原地產創始人之一,現任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原籍浙江寧波,1949年出生於上海,4歲時定居香港,在港接受教育,19歲畢業後從事教育工作8年,後轉往地產行業任職。 1978年開設中原地產代理公司,從事地產代理事業至今。除房地產外,施永青在香港以私人名義創辦免費報紙《am730》,並開設專欄親自撰稿,專欄除議論時事外,更深入淺出分享其營商、管理實踐經驗及人生哲學等,廣受大眾歡迎。施永青還身兼香港房屋委員會成員、香港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香港地產代理監管局成員等公職。

中美角力惡化 港人避無可避
作者:施永青2021-04-01
香港人無謂再作不切實際的幻想了,在人類歷史上國族的衝突從來沒有中斷過。中美衝突下,擺在香港人面前的只有四種選擇。
在新疆問題上 中國無從退讓
作者:施永青2021-03-31
新疆佔中國面積的六分之一,新疆的很多資源都與中國的國運息息相關,中國不可能在新疆問題上向西方的不軌企圖讓步。
北京已準備與美國攤牌
作者:施永青2021-03-30
北京相信,只要給中國十餘年的和平發展,中國應當可以全面復興。這是北京的歷史使命,誰也沒法叫中國人民放棄自己的夢想。
香港樓價升勢漸趨明顯
作者:施永青2021-03-29
我預期,今次樓市出現的小陽春不會一瞬即逝,而是會轉化為一個新的上升周期。
政府可如何提升疫苗接種的比例?
作者:施永青2021-03-26
香港社會現時還相當分化,仍有部分人熱衷於拿這類消息來捕風捉影,製造恐怖氣氛,阻嚇有意接種疫苗的積極性。政府有責任提供更多的統計資訊,以正視聽。
拜登已放棄對中國打速決戰
作者:施永青2021-03-25
特朗普的貿易戰、科技戰、文化戰,其實都有後遺症,拖下去美國自己也會受傷。因此,拜登必須調整策略。
1.9萬億有幾多會否引發通脹
作者:施永青2021-03-23
以美國人的花錢習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當」;天賜橫財,怎會不花得就花?在疫情的限制下,這錢只好在本土花。同一時間這麼多人增加消費,就很容易拉動通脹。
從共和黨力阻救市方案通過想起
作者:施永青2021-03-19
美國至今仍不願正視政黨政治所引發的負面作用,因為美國要壓制中國的一個重要藉口,就是中國沒有推行政黨政治。一旦美國承認自己的政制有問題,就很難再理直氣壯地強要中國非跟美國那套不可。
先決定去留才懂得取捨
作者:施永青2021-03-18
之前的路之所以這麼難走,是訂錯了目標,選錯了途徑;自從調整了路向之後,才發現「風景這邊獨好」。
西方在香港議題上還可做些什麼?
作者:施永青2021-03-17
美國將視香港為一個普通的中國城市,不會再給任何優惠。在北京看來,美國能夠做的,大部分已經做了。即便未來再向美國讓步,也不會換到什麼好處。
北京為何要完善香港的選舉制度?
作者:施永青2021-03-16
北京意識到,反對派正有步驟地奪取香港未來的主導權。中央政府怎能掉以輕心?所以必須完善香港的選舉方式,以確保香港的管治權不會落入西方代理人手裏。
世事未必按「理應如是」的方向演變
作者:施永青2021-03-11
北京自回歸以來,就一直在密切觀察着反對派的一言一行,北京今次的回應基本上是反對派自己的錯誤定位,與魯莽行為所導致的。
善用祖堂地 助港人安居
作者:施永青2021-03-08
全港約有7300個祖堂,合共持有2400公頃的土地,面積比「明日大嶼」方案能提供的土地還要多。只要政府肯修訂新界農村祖堂地的交易方式,撤銷不必要限制,祖堂地很快就可以用來解決港人的安居問題。
如何解決自置居所率下降的問題
作者:施永青2021-03-04
有心人士反對政府填海造地,令政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光是花氣力去鬥地產霸權,並不足以協助港人自置居所。供不應求才是經濟重點。
派消費券對社會沒有好處嗎?
作者:施永青2021-03-03
消費券與現金不同的地方,就是要在指定的時間內消費。這對市民當然會造成不便,但為了發揮消費券的乘數效應,政府只能設限。
樓價會隨人口下跌而下跌嗎?
作者:施永青2021-03-02
香港從來都是一個移民城市,人口流動往往為香港帶來新的動力,新的突破。香港的前景不會因為有部分人口流失而變得失色,反而可能因為有吐故納新而變得更有活力。
英國為何不讓羅興亞人有居英權?
作者:施永青2021-02-26
打算去英國移民的香港人應看清楚,英國願意接收香港人,並非基於道義與責任,而是出自政治與經濟上的盤算。香港人去到英國之後,能否有更好的發展,香港人必須自己計算清楚。
深圳式的指導價會出現在香港嗎?
作者:施永青2021-02-25
我基本上認同,政府除了要維護市場的自由度之外,亦有責任照顧民生及避免金融泡沫。
形勢逆轉 樓價轉升
作者:施永青2021-02-24
種種跡象都顯示,中國經濟的外循環並沒有因美國的打壓而萎縮,只是換了循環路線,改與不同的國家往來罷了。只要中國的外循環不息,香港的超級經紀人角色就一樣有價值,香港的經濟前景依然亮麗。
牛年談牛命
作者:施永青2021-02-17
這個世界若是真的有神靈主宰的話,祂一定會讓努力的人所得的回報,勝過只曉得求神拜佛的人。
樓價至今未大跌 證明移民影響有限
作者:施永青2021-02-10
在銀行的進取態度鼓勵下,踏入2021年之後,無論一、二手市場都明顯回暖。行內都說,小陽春在農曆年前已提前趕到。
BNO移民對樓市會造成多大影響?
作者:施永青2021-02-09
這批人不看好香港的前景才移民,照道理應該在移民前把樓賣掉。急於賣樓就會削價求售,所以有人預期這將會對樓市形成壓力。要衡量這樣的壓力有多大,先要衡量究竟需要這樣急放的樓盤有幾多。
北京會廢除參加BNO移民計劃港人的居港權嗎?
作者:施永青2021-02-08
若然中英關係惡化,中國對英國的態度是可以出現很大變數的。移民英國的人得有心理準備,他們可能會在英國遇到更嚴重的排斥。
用BNO移民英國會有怎樣的前景?
作者:施永青2021-02-04
我相信英國政府亦是有類似於我的評估,才會設想出「5+1」的移民方案,好讓香港人帶錢來英國作些貢獻,最後大部分都再返回香港,不會成為英國的包袱。
華爾街風聲鶴唳 要用非常手段自保
作者:施永青2021-02-03
投資市場的熱門議題是業餘的華爾街散戶如何利用互聯網的威力,攻陷專業的對沖基金沽空布局。為何今次竟有本事搞到陰溝裏翻船,叫大鱷也得舉手投降,其中有些甚至輸到無法翻身呢?
再談中國不應與整個西方對敵
作者:施永青2021-02-01
中國戰狼式的外交方式,或許可以大快民心,但對解決國際問題幫助不大。我們對別人的信仰應表示出一定的尊重,這樣,文明的衝突才有機會避免。
為何認定拜登上台後仍會敵視中國
作者:施永青2021-01-28
在美國的民情未改變之前,不管誰上台做總統,他們都必須採取敵視中國的立場,否則他根本沒有機會當選。所以,我認為拜登一樣會採取反華的基本立場,大方向不會變,只是在具體的做法上會有調整。
拜登上台後 能扭轉疫情嗎?
作者:施永青2021-01-25
美國的疫情蔓延至今天的程度,要追蹤及隔離緊密接觸者已變成不可能。所以拜登上台後,疫情仍會繼續蔓延。
出動九牛二虎之力 美國能穩住大局嗎?
作者:施永青2021-01-20
為了1月20日的總統就職典禮可以順利進行,美國政府不惜召來數以萬計全副武裝的軍隊,進駐全國可能出事的地區,還宣布某些地區進入戒嚴狀態,好讓軍隊行動時,不會被綁手綁腳。
拜登上台後,投資市場的大環境
作者:施永青2021-01-12
市場的避險情緒正在回落。市場相信,拜登的套路遠比特朗普可測。市場不用再去面對特朗普那套相對個人化,且不考慮後果的處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