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07 2025 15:57:2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施永青

香港中原地產創始人之一,現任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原籍浙江寧波,1949年出生於上海,4歲時定居香港,在港接受教育,19歲畢業後從事教育工作8年,後轉往地產行業任職。 1978年開設中原地產代理公司,從事地產代理事業至今。除房地產外,施永青在香港以私人名義創辦免費報紙《am730》,並開設專欄親自撰稿,專欄除議論時事外,更深入淺出分享其營商、管理實踐經驗及人生哲學等,廣受大眾歡迎。施永青還身兼香港房屋委員會成員、香港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香港地產代理監管局成員等公職。

北京對香港的傳媒已相當收斂
作者:施永青2021-06-29
中美已進入冷戰狀態,本來一進入這種狀態,政府就什麼有違常規的事情也做得出來,中國政府在這樣的情況下仍懂得自我約束,顯示她對保留一國兩制仍十分着緊。
中美進入冷戰狀態 傳媒自由難免受限
作者:施永青2021-06-28
傳媒是民眾的資訊來源,任何建制都必須擁有在傳媒上的話語權,才能令憲法制定出來的體制正常運作。所謂傳媒自由,只能賦予那些認同與支持憲制的傳媒。
可如何提高人民幣的認受性
作者:施永青2021-06-24
人民幣在國際的認受性遠遠低於中國在其他方面的實力。中國的對外貿易佔了全球貿易的一成半,但以人民幣作跨境支付的佔比卻不足2%。這是極之不合理的。
美國埋怨中國貨平 可貴點賣給他
作者:施永青2021-06-22
本來,中國的製造業市場競爭激烈,有助於提升中國製造業的營運效益,讓美國人撿到便宜也沒有所謂,但現在美國竟埋怨中國貨賣得平,真是沒有道理。世上哪有買家嫌賣家訂價平的道理?
西方為何對中國有這麼多的憂慮?
作者:施永青2021-06-18
做生意的人知道,只要成為Market Leader,就可以扮演Rules Setter的角色。自己set出來的rules,當然對自己最有利。在政治上,情況亦一樣。
美國有操縱美元匯率嗎?
作者:施永青2021-06-16
美國的所謂自由市場原則絕對是雙重標準的。一切以美國的利益為重。
限投華企可破壞美元功能
作者:施永青2021-06-10
近年,美國政府企圖以關稅去扭曲消費者的選擇,以禁投令去限制投資者的選擇。美國政府行事已愈來愈政治掛帥,令美國原先引以為榮的體制優勢無從發揮。
自由競爭贏不了中國 美國唯有靠行政制裁
作者:施永青2021-06-08
拜登上台後,不是沒有設法在競爭能力上去超越中國。可是國庫沒有錢,舉債在國會遇到阻力;到具體實施時,又會侵犯很多既得利益者,真是舉步維艱。
香港疫情應可明顯改善
作者:施永青2021-06-04
很多歐洲國家,在疫情遠沒有香港控制得好的情況下,已放寬了很多防疫措施。以香港目前這樣的狀態,應不難與他們建立旅遊氣泡。至於內地,亦沒有理由留難香港,只要香港沒有社會傳播,給香港人返內地,風險不會很大。
六四紀念活動的性質與成效
作者:施永青2021-06-03
只要一天中共不肯平反六四,紀念六四運動就可以一年復一年地搞下去,成為凝聚香港反中力量的重要議題,亦令支聯會提出的「結束一黨專政」變得有理據。
認知停留在89 毋忘64失意義
作者:施永青2021-06-02
很多毋忘六四的香港人,其實都是出於一種純樸愛國的情懷,只是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仍停留在六四發生的年代。
移民外國前要賣掉香港的物業嗎?
作者:施永青2021-05-31
我建議打算移民的人,不要急急賣掉手上的物業;可以先遷往打算移民的地方生活一個時期,看看能否找到生計,能否適應當地的生活;真是感覺良好,才決定賣樓都未遲。
為免疫情反覆及早接種疫苗
作者:施永青2021-05-21
香港的疫情並不嚴重,所以沒有必要強制市民打疫苗。問題是任由疫情反反覆覆,社會整體付出的代價會十分大,反對派沒有理由為了要讓政府背黑鍋,就要廣大市民一起陪葬。
如何解決生育率不斷下降的問題
作者:施永青2021-05-17
要解決生育率下降,必須對個人主義的某些主張進行一定的壓抑,並把種族的延續視為每個人都要承擔的責任。
內地的人口增長放緩原因何在?
作者:施永青2021-05-14
改革開放後,中國走向工業化。生活在城鎮裏,要把孩子培育成材才有用,孩子多反會成為包袱,沒法集中資源加以培養。所以新一代中國人多選擇少生精養的策略。
歐盟會全面倒向美國嗎?
作者:施永青2021-05-12
只要中西方在政治上的摩擦只停留在冷戰階段,並沒有發展成熱戰,中西方之間的經濟往還,仍會以利益驅動為主。
美國為何突然放棄疫苗專利?
作者:施永青2021-05-10
拜登為了重奪全球抗疫的領導地位,不惜令發明疫苗的美國藥廠股價大幅下跌。
香港經濟前景大體可以樂觀
作者:施永青2021-05-07
西方企業不會長期為了政治正確而放棄經濟利益。因此,只要中國的產品性價比高,香港作為經紀人就不愁沒有生意做。香港的經濟前景,大體可以看好。
反對派今後還有什麼可做?
作者:施永青2021-05-04
北京相信,即使初期仍有一批人會投白票,但隨着時間的增長,投白票的人會愈來愈少。反對派要扭轉這種趨勢並不容易。
政府會強制人民接種疫苗嗎?
作者:施永青2021-05-03
不排除疫情嚴峻時,政府會立法,強制所有身體狀況適宜打疫苗的人都要接種疫苗,以助香港早日出現群體免疫的效果。
印度疫情失控的教訓
作者:施永青2021-04-30
在正常的情況下,政府當然不應干預人民的宗教活動與生活上的選擇。但在面對疫情擴散的威脅時,政府就得以科學的態度當機立斷,有所取捨。
新西蘭為何選擇獨立的對華政策
作者:施永青2021-04-23
紐、澳、加三國的特色是地多人少,自然資源豐富。他們的農產品、礦石產品等都遠高於本土自己的消耗所需,除了出口別無他選。而最有能力吸納這些出口的正是中國。
美軍撤出阿富汗的教訓
作者:施永青2021-04-20
阿富汗戰爭的結果顯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意志,大國不一定可以憑壓倒性的軍事優勢便叫小國屈服,中華民族更是如此。
壓低地價之後,政府收入何來?
作者:施永青2021-04-19
政府在設法壓低樓價的同時,必須設想一套方案,以避免1997年地價回落削弱政府收入的情況再次發生。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如新加坡般分拆地產市場。
住屋供應短缺 城規會責任最大
作者:施永青2021-04-16
我認為,在做規劃工作的初期,必須把考慮撥作住宅用地的土地訂得多一些,譬如不只14%,而是16%。有額外,才可以有取捨。
北京會整治香港的地產商嗎?
作者:施永青2021-04-14
特區政府在動員商界支持政府的政策時,最多只能陳以利害,絕對不可以用言詞威嚇,否則就會動搖一國兩制的根基,對香港沒有好處。
在移民壓力下 樓價為何依然上升?
作者:施永青2021-04-13
在移民潮下樓價不跌反升的景象該怎樣去解釋呢?我能夠設想出來的理由有五點。
早並不知有今日 才會如此定當初
作者:施永青2021-04-09
美國的金融處境已外強中乾。自金融海嘯後,美國在貨幣供應上,能放不能收;現在還得為疫情蔓延倍增QE,嚴重影響國際社會對美元的信任度,更何況美國政府。
首版的一國兩制 是香港的最佳版本
作者:施永青2021-04-08
泛民把香港弄成這個樣子,現在卻想一走了之,他們怎對得住香港人?
選舉制度是完善了?還是倒退了?
作者:施永青2021-04-07
打算在香港參政的人必須明白,香港已回歸中國,而現實的中國乃由中國共產黨執政;中共是不會容許以推翻中共為目的之政治人物在香港政治舞台上扮演角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