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06:27:3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沈祖堯

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生命科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醫學博士。2010年獲委任為香港中文大學第七任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1985年加入中大教學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擔任醫生。1992年加入中大醫學院擔任內科學系講師,其後獲晉升為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醫學院副院長(臨床)、醫學院副院長(常務)。2008至2010年出任逸夫書院院長。2007年獲委任為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以表揚他在預防及早期診斷與消化系統相關的癌症方面有傑出貢獻。 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症爆發期間,沈教授積極進行抗疫工作,帶領的威院抗疫團隊獲《時代》周刊譽為當年的「亞洲英雄」。

康復者的喜悅和淚水,會是醫護一生的回憶
作者:沈祖堯2020-02-22
爭議和批評不能成就什麼,但是康復者的喜悅和眼淚,會是你一生的回憶。日常平凡沉悶的臨床工作不一定使你興奮,但像這樣的危機與困難,往往會使你們重新思考,醫護工作的真正意義,使你重拾使命。
時候一到 我便應該放手前行
作者:沈祖堯2017-11-17
能夠在這樣的時代,竭盡所能領導中大,並為所有中大人服務,是我畢生最大的榮耀。
我們只活一次,要活得不枉此生
作者:沈祖堯2016-11-17
正如 James Byrant Conant 所説:「當你把所學過的東西都忘掉,剩下來的才是我的教育。」我冀望你在中大學過的一點一滴,對你自己、社會、國家,皆有所用。
權利和尊重
作者:沈祖堯2016-10-05
大學的教育,絕對不只是知識的灌輸和専業的訓練,乃是給予年輕人成長和學習負責任的機會。 如錢穆先生云:「求學與做人,貴能齊頭並進。」願同學三思。
為何年輕人不快樂
作者:沈祖堯2016-03-06
人生活得快樂不是比成就更重要嗎?用一生的努力,賠上了青春,送掉了快樂,去買一塊不到六百呎的磚頭,值得嗎?
珍貴的禮物
作者:沈祖堯2016-01-29
情緒鬱悶的朋友,請你也撇下煩惱,走出那漩渦,卸下肩上的重擔。緊記家人如往昔一樣愛你。你的兄弟姊妹、朋友(至少大部分)都支持你。你的門沒有拴上,還有很多機會在等着你。我告訴自己:「這決不是世界末日。太陽明天將再次升起,我也可迎接人生的新一頁!」我放下煩惱,把它埋藏沙裏,抬頭離開。
尊嚴和尊重
作者:沈祖堯2015-12-03
歷史告訴我們,團結精神對於維繫一個國家至關重要,而國歌是國家尊嚴和團結精神的象徵。《義勇軍進行曲》未成為我們的國歌之前,在中國抗戰時期曾經大振國民士氣,盛載着豐富的歷史意義。
據德依仁進學志於道
作者:沈祖堯2015-10-28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第七》
高等教育等同職業訓練?
作者:沈祖堯2015-09-09
有些年輕企業家經營自己的公司幾個月後,覺得找份穩定的工作,領份不錯的薪水,才是他們所想和所需的,聽到這種想法我覺得很失望。
病榻隨想
作者:沈祖堯2015-09-02
我做了多年醫生,今天卻是第一次接受麻醉手術,回想感慨良多。
孩子你慢慢來
作者:沈祖堯2015-08-26
年輕人心中滿是正義、自由和熱情。他們看到認為「不公義」的事時,有時候會急着把世界接過來管理……孩子你慢慢來。你的時代,終會到來。
不在一泓死水中發怨發嗔
作者:沈祖堯2015-02-25
遠離香港的政爭和永無休止的吵鬧,我樂得在美國西岸透一口氣。加州行程雖只短短五天,但足以讓我鬆馳一下,仔細思量。
年輕人為何憤怒?
作者:沈祖堯2015-01-21
我最近和一批年輕人談過,了解到過去幾年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和夢想有所轉變。面對他們認為的社會不公,在香港想擁有自己的屋子、儲蓄、生兒育女,對他們來說似乎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有了新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