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17 2025 11:30:1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邱振明

香港蒙特梭利研究及發展學會創會主席、美國蒙特梭利協會認證教師課程總監、兒童無限學校創辦人、保良局轄下幼稚園蒙特梭利教育顧問。香港大學畢業後,先任教中、小學,後任職無線電視新聞部記者和主播。到長子出生,再重投教育,融合中西教育法,致力教育家長,培訓教師及培育兒童。在香港開辦首個國際蒙特梭利教師培訓課程及家長教育課程,於各地華人社區講學,並於國際蒙特梭利會議,將香港家長教育及中西教育共融經驗推廣至世界。堅持知行合一,指導成人之餘親力親為引導兒童成長。

代孩子對ChatGPT說不!不要成為低智能被動人類!
作者:邱振明2023-02-23
在人生最重要的人格形成期,培育主動自發探索和創作、與人和世界互動等等能力,才不會給愈來愈主動的工具和複雜的社會淘汰,反過來能掌控之!
孩子的2023願望是馬上復常
作者:邱振明2022-12-21
香港防疫措施比全世界緊,一些孩子已形成不良心理,例如事無大小都檢測、無需要也強迫自己洗手等,對小事情容易焦慮,甚至過度恐懼疾病和死亡,失去探索的衝勁。
蒙特梭利方法如何融入八段錦,教孩子由動入靜?
作者:邱振明2022-12-07
經過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後,加強身體素質已經成了如今社會各年齡段成員的共識。當代幼兒學業壓力大,體態問題需要着重注意。八段錦和蒙特梭利教育法可幫助孩子們調節身心。
給路易小王子一點空間
作者:邱振明2022-06-18
如在該場合一時間處理不了孩子情緒,能離開就離開,避免在公眾地方對峙。教養應先找一個適合的環境,先在家中學習好各種禮儀,才逐漸到社交場合學習。
如何提高孩子社交情緒能力?
作者:邱振明2022-04-12
跟孩子一起創作感受卡!當我們更認識自己的感受,也會更明白他人的感受,學會彼此尊重。
春天應該很高興
作者:邱振明2022-02-08
教導孩子收拾的方法很簡單,不收拾就要承擔後果。但是不要矯枉過正,孩子一不收拾就盯着他,這樣培養不了自律。孩子需要時間學習,包括從錯誤中學習。
不僅要禁止虐兒,幼兒中心更須大幅改革
作者:邱振明2022-01-11
新一年願望,期盼尊重孩子、跟隨兒童發展、真正的全蒙特梭利育嬰園和托兒所在香港出現,這一大改進還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
疫情下如何為孩子解毒
作者:邱振明2021-10-21
過去多個月,香港雖然只有幾宗病例,但學校仍未完全開放,孩子即使上體育課都要戴口罩,口罩令和4人限聚令等措施仍未放寬。過度的防疫措施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和發展,特別是對低下階層。
如何在香港實踐蒙特梭利教育?
作者:邱振明2021-06-24
本書取名《兒童無限之法》, 匯集多年來在家長教育上積累的知識經驗和教育思緒, 望能幫助家長教師,特別是新手父母,自由自在、從容有致地教養0至6歲孩子,更渴望回饋與指正。
爸媽 為何不許我哭?
作者:邱振明2021-05-12
父母總是想盡辦法令孩子不哭:餵他、抱他、搖他、 給他玩具引開注意,甚至一句「收聲,不許哭」壓下去。
停課了 不要上網課 多到戶外鍛鍊吧!
作者:邱振明2020-11-23
不想停課也停了,但我們的下一代已差不多整年生活在「無菌」空間和高度消毒的環境,家長在停課應幫助孩子提升抵抗力,多接觸大自然中的「污垢」!
孩子哭是權利 禁止孩子哭影響健康
作者:邱振明2020-09-10
教家長課十多年,其一令家長最頭痛的,就是孩子愈哭愈烈。「孩子常常哭鬧至『歇斯底里』,怎麼辦?」
請WHO來看看 香港的嬰幼兒全日上網課了
作者:邱振明2020-09-04
一而再,再而三也要再重覆網課、電子屏幕和缺乏活動和運動所引起種種問題。
0-6歲幼兒不宜網上教學
作者:邱振明2020-03-03
幼兒教育界對幼兒不宜網上教學的理念要堅守,不可因應市場要求、經濟需求或以非常時期之名,棄守正確理念。即使對小學生中學生也要慎用,除了要考公開試的,不應太多網上教學。
抗疫期建立自律 孩子每天最少要有4小時自由時間
作者:邱振明2020-02-20
一般家庭最忽略的就是自由探索時間。現在突然間大家很多時間在一起,家長每每教得太多、規管過度。蒙特梭利教室中,孩子自由地在安全準備好的環境中探索,同時要學習自律,教師會適時干預引導或教學。
每日1小時?家長對電子奶咀的標準要比世衞更嚴!
作者:邱振明2019-05-06
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可說姍姍來遲,卻十分重要,因現實情況的確嚴重。世衛的指引和多年來美國兒科學會的指引差不多,建議1歲或以下幼兒無電子屏幕時間,2歲至4歲每天少於1小時,愈少愈好。
拜年別逼我叫人可以嗎?
作者:邱振明2019-02-04
新年親友拜年,除了「恭喜發財、身體健康」外,經常聽到的是:「拜年要叫人!」、「不可以無禮貌,快叫人!」訓示對象包括一兩歲的幼兒,原本拜年變成替小朋友「開年」(打罵孩子)。
不是「廣」「普」問題,是教育法出了問題
作者:邱振明2018-10-09
15年免費教育中,香港孩子一直有學國話/普通話,為何效果仍不夠理想,是教育方法的問題。
你的孩子適合遊學團嗎?
作者:邱振明2018-07-08
留意遊學團的「教師」是否只是臨時工,未受過培訓,連教自己母語也水平差;更重要的是懂不懂教學方法,和有無教育道德!
是教育法出了問題,不是繁簡問題
作者:邱振明2018-05-14
如果教育法有效,從小開始吸收正體字,絕大部分孩子學習並無問題。
小心進食,被動和主動安全也需要
作者:邱振明2018-03-07
把食物弄得太碎太軟並不符合兒童發展:如不咀嚼,吞嚥能力便會發展遲緩,吞嚥能力弱又反過來令孩子更容易鯁到。
為何只是香港要停課?
作者:邱振明2018-02-08
給學童和所有居民健康的生活空間,實在刻不容緩。與其用種種行政措施補救,不如預防。
蒙特梭利胎教
作者:邱振明2017-12-08
胎教的就是「教」胎兒吸收最複雜而又和諧的大自然,也就是要給胎兒透過母親,感受天、地、人之靈氣。
生孩子前,父母先要正常化
作者:邱振明2017-11-24
男女都身體差勁、生活習慣混亂、日夜顛倒、飲食不周,又如何誕下健壯的孩子?
當教育變成產業
作者:邱振明2017-10-30
買棵菜都要貨比三家,看看是否貨真價實,但在資訊流通的今天,為何一些假教具、沒有認可資歷的老師、掛羊頭賣狗肉的教室仍然廣泛存在?
不尊重「人」的嬰幼兒教育政策
作者:邱振明2017-10-13
母親和孩子最基本的權益和福祉沒有了,市民怎麼敢生孩子?
做大仔好還是做細仔好?
作者:邱振明2017-09-25
老師尊重孩子,不強迫不催谷他參與團體活動,孩子就按自己的發展步伐融入群體,正常孩子自自然然就會如此,這是人的天性。
和幼兒一起超越分離焦慮
作者:邱振明2017-09-01
大部份園所只有幾天的適應期,家長可參考以下一些建議,與孩子共同邁向人生新的一頁。
幼兒看電視新聞報導好嗎?
作者:邱振明2017-08-17
現今某些新聞媒體愈來愈傾斜,幼兒儼然遭洗腦……
嬰兒填鴨動作教育——箍頸游泳
作者:邱振明2017-07-23
填鴨動作傷害弱小身心靈,商人何必以此作為教育產業,家長又何必催谷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