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Mar 31 2025 05:54:2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劉兆佳

1947年香港出生,1971年畢業於香港大學,主修社會學及經濟學,獲頒社會科學學士(一級榮譽)學位。旋即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修讀社會學,主攻社會發展及政治社會學,1975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回港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1990年晉升為講座教授,1990至2002年兼任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1994至2002年兼任社會學系主任,2007年退休旋即獲任為榮休講座教授。劉教授2023年起出任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學術研究範圍包括社會與政治發展、香港社會與政治、國際政治,已出版的著作包括Society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 (1982)、《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2015)、《回歸後香港的獨特政治形態》(2017)、《一國兩制下香港政治格局的重塑》(2022)和散見於香港、內地和國際期刊的研究論文。

國家持續改革開放 為香港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作者:劉兆佳2024-03-12
在國家的持續不斷的改革開放過程中,香港將得到源源不絕的發展機遇,但香港也必須在制度、法律、政策、規則、教育、培訓、政府施政和社會投入上作出艱辛的改革和提升後才能把握好和用好那些機遇。
劉兆佳:同心協力破除干擾 早日完成23條立法
作者:劉兆佳2024-01-30
今天,23條立法在新的政治環境下,已經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當然,立法工作也不可能完全一帆風順。美西方等外部勢力和香港內部的殘餘反中亂港分子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想方設法阻撓和破壞此次立法工作。
劉兆佳:同心協力破除干擾 早日完成23條立法
作者:劉兆佳2024-01-30
今天,23條立法在新的政治環境下,已經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當然,立法工作也不可能完全一帆風順。美西方等外部勢力和香港內部的殘餘反中亂港分子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想方設法阻撓和破壞此次立法工作。
劉兆佳:「脫西入東」:回歸以來香港變遷的大趨勢
作者:劉兆佳2023-02-28
回歸後,「脫西入東」的歷史大趨勢在香港引發了不少分化和衝突,並干擾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然而,隨着這個趨勢的加速推進,這個趨勢的負面效應會逐步下降,而它的正面效應則會愈來愈彰顯。
劉兆佳:香港在國家的國際經貿戰略中的角色
作者:劉兆佳2023-02-21
如果香港能夠在中央的支持下開拓更廣闊的國際經貿空間,不但能夠協助中央更有效地貫徹國家的國際經貿戰略,可以讓自己得以持續發展並借助發展來破解香港愈趨惡化的深層次經濟、社會和民生矛盾。
劉兆佳:以舒暢和奮發的心情送虎迎兔
作者:劉兆佳2023-01-26
儘管在兔年會出現了一些對香港發展有利的因素,但香港各界絕對不能有所鬆懈,更不能存有「大安主義」或「僥倖」心態,因為要利用好那些有利因素,香港各界必須付出巨大和艱辛的努力。
劉兆佳:香港的非愛國反對派注定最終必然衰敗
作者:劉兆佳2023-01-13
今天,由於非愛國反對派的最終衰敗已經成為難以逆轉的事實,我們可以有信心對非愛國反對派的由盛而衰的必然過程作一個「蓋棺論述」。
劉兆佳:習近平主席中東之行戰略意義重大
作者:劉兆佳2022-12-13
習近平前赴沙特阿拉伯參加峰會並進行國事訪問。經過此次與中東的元首外交之旅,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明顯提升,大大開拓了中國的安全和發展的空間。未來國際形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劉兆佳:誰失去了誰?
作者:劉兆佳2022-11-14
即使中國所謂「失去了」美國和西方,中國人民不但不應該感到惋惜,反而應該視爲值得慶幸的事,因爲這代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走對了。
劉兆佳:「愛國者治港」下行政立法良性互動關係
作者:劉兆佳2022-11-08
「愛國者治港」下的行政立法關係仍然處於制度化和規範化的初期階段,但行政立法的良性互動和相互制衡肯定會讓香港更有能力應對日後的各種嚴峻挑戰,尤其考慮到國際環境的多變和險惡。
劉兆佳:中國成功建構的獨特發展道路
作者:劉兆佳2022-10-25
「中國式現代化」不但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必由之路,也會造福全人類,包括美西方的民眾,從而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廣闊胸襟、聰明睿智和對其他民族的人文關懷,因此前景廣闊,會得到全世界愈來愈多的認同。
劉兆佳:正式告別「小政府、大市場」的《施政報告》
作者:劉兆佳2022-10-21
李家超的《施政報告》展示了濃厚的憂患意識,他和他的團隊也可算是盡了相當努力來回應中央和香港居民的關注和訴求。但我們也需要清醒地意識到在未來一段日子,香港將要面對嚴峻的財政狀況。
劉兆佳:中國的發展戰略不應被歪曲
作者:劉兆佳2022-10-18
在美西方的誤判下,中國成爲了美西方難以和平共存的「頭號敵人」、必欲除之而後快。這種做法不僅嚴重損害了相互關係,也破壞了國際秩序和世界和平的穩定,使許多突出的全球性問題無法得到妥善處理。
劉兆佳教授:台灣將愈來愈被美國視為戰略負擔
作者:劉兆佳2022-09-14
美國如果能夠促成兩岸和平統一,中美兩國人民將會世代友好和合作。美國如果以戰爭方式阻止中國統一和遏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只會讓海內外的中國人長期怨恨美國,不符合美國的長遠利益和發展。
習主席對香港「一國兩制」的論述 對完善《基本法》的啟示
作者:劉兆佳2022-08-19
現行《基本法》在2047年之前可能因應需要,並按照習主席7月1日所說的談話指引進行修訂,以更有利於一國兩制的全面和準確實踐,及有助香港的繁榮穩定、國家安全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劉兆佳教授:台灣現在是中國國家安全問題
作者:劉兆佳2022-08-03
由於中國和美國都認為台灣對其安全至關重要,而美國也愈來愈多地將台灣用作對抗中國的「前沿基地」,因此台海已成為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爆發軍事衝突的火藥桶,有可能對世界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劉兆佳:披荊斬棘 砥礪前行
作者:劉兆佳2022-07-26
旨在清除阻礙一國兩制全面和準確實踐的因素和蕩滌內外敵對勢力流毒的工作已經取得顯著的成效,但遠未完成。鑑於這些工作的長期性、敏感性和複雜性,難以一蹴而就,所以日後必須努力不懈、堅持到底。
劉兆佳:香港特區治理須展現新能力、新方式和新風格
作者:劉兆佳2022-07-20
習主席對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殷殷期盼,蘊含着豐富的政治智慧,也包含着許多實際可行的建議,為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治理方向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戰略指導,也代表着中央全面管治權的精準行使。
劉兆佳:人心回歸工程 循三階段推進
作者:劉兆佳2022-05-17
從政策的角度看,香港人的「人心回歸」應該是依循三個階段推進。伴隨着這幾個階段的發展應該是香港人對國家民族的認知不斷提升,進而對國家民族的感情日增,而最後則產生愈來愈強烈的、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劉兆佳:國民教育不貫徹 人心回歸成畫餅
作者:劉兆佳2022-05-16
平心而論,由於中央已經把「人心回歸」視為重要戰略任務,最近兩、三年特區政府在學校內推動中國歷史教育、憲法、《基本法》和國家安全教育方面較以往積極,但力度和成效則遠遠不足。
劉兆佳:新任行政長官任重道遠
作者:劉兆佳2022-05-02
在中央的指導、督促、支持和問責下,在越趨強大的愛國愛港力量的大力襄助下,我們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夠成為一個奮發有為、開拓創新、讓人耳目一新的政府,在極為困難的內外環境下砥礪前行。
談「光時」口號的政治歷史根源
作者:劉兆佳2021-07-31
「本土分離主義」分子的偏執、自以為是、缺乏客觀根據的「危機感」和強烈的排他情緒,導致他們傾向和敢於用粗暴和暴力的言行對付其對手或敵人,顯然相信他們的崇高信念和「救港」情懷讓他們有足夠理據去違法達義。
「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口號之本質剖析
作者:劉兆佳2021-07-30
作者對「時代革命」的理解為:一個不同階層和不同背景的香港人都可以參與的、切合和呼應新時代要求的、目標在於推翻或徹底改變香港的政府和政治體制,並在香港建立「西方式」民主政治體制的大規模和激烈的政治行動。
劉兆佳:美國總統大選對內地和香港的影響
作者:劉兆佳2020-11-08
拜登宣布當選美國總統後,在中國不再是選舉議題和沒有選舉壓力的情況下,他應該會對多年來遏制中國的政策作出檢討,認真評估其成敗利害得失。
劉兆佳:香港必須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步伐
作者:劉兆佳2020-10-27
我們殷切期待行將召開的中共19屆五中全會對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論述、部署和指示,特別是那些有關香港應該如何積極、全面和深入參與「十四五」規劃和有機地嵌入2035年遠景目標之中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