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25 2025 06:22:0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劉玫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刑事司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法學博士。1983年本科畢業於政法大學,同年留校任教至今,期間攻讀刑事訴訟法學碩士、博士。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刑事訴訟法學》、編著教育部推薦研究生教材《外國刑事訴訟法》,曾任第一屆國家司法考試指定教材《刑事訴訟法》副主編。著有《傳聞證據規則及其在中國刑事訴訟中的運用》、《傳聞證據規則的理論與實踐》、《香港與內地刑事訴訟制度比較研究》、《女性在刑事司法領域的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其配套規定分解集成》等多部著作。曾獲司法部優秀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及三等獎,2020年獲頒北京市教學名師獎。1996至1997年擔任香港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1998至1999年擔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2014至2015年擔任澳門大學高級訪問學者。1997至2000年,曾受邀在《信報》開設專欄,介紹中國大陸刑事訴訟制度和刑事訴訟法。

認罪認罰從寬 — 能反悔嗎?
作者:劉玫2025-04-24
中國對於被追訴者認罪認罰從寬後的反悔權,是認可和保障的。但是,反悔權的行使,勢必會降低訴訟效率和加大成本,影響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順利推進,也可能妨害被害人權益的實現。
中國法考的前世今生
作者:劉玫2025-04-09
儘管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報考條件提高、難度加大,但是法律職業仍然具有廣泛的吸引力,需求強勁。透過提高學歷門檻和考試難度,法考的意義立足於建設高素質、高水準的法治工作隊伍,確保法律職業群體的專業素養。
網絡犯罪案件的管轄難題
作者:劉玫2025-03-31
相較資訊網絡時代以前的傳統犯罪形態而言,網絡犯罪對刑事訴訟管轄制度形成的關鍵挑戰,在於它已經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地區可言。
遠洋捕撈及其規治
作者:劉玫2025-03-20
遠洋捕撈形式的趨利性執法行為,嚴重侵害了企業和企業家個人的合法權益、損壞了本地的營商環境,也破壞了法治信仰,毫無疑問是對法治和經濟的雙重破壞。
中國刑事法律援助的立法與司法實踐
作者:劉玫2025-03-12
中國要想實現刑事辯護全覆蓋,勢必需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中國司法制度還需要非律師辯護人嗎?
作者:劉玫2025-03-07
有效辯護不僅僅是對辯護人參與刑事訴訟的資格要求,更是對辯護人相應的專業能力和水準的要求。辯護制度經過40多年的建立和發展,顯而易見,非律師辯護人難以勝任了。
談中國內地陪審員的立法修改與完善
作者:劉玫2025-02-27
完善立法應當合理區分「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細化事實問題清單,強化法官指引提示義務,以實現陪審員的深度參審。英美法以及香港陪審制度的相關內容可資借鑒。
佔坑律師引發的聯想
作者:劉玫2025-02-20
現行法律規範中,缺乏相應的實體性制裁和程式性制裁機制。只有對違反法律的行為設置追責機制並能有效運行,才能從真正意義上遏制「佔坑式辯護」行為。
漫談中國《刑事訴訟法》第四次修改
作者:劉玫2025-02-12
中國刑事訴訟領域長期存在分散立法問題,公、檢、法機關各自出台的司法解釋和規定,實際上將《刑事訴訟法》解構並架空,造成諸多弊病。為終結「以規代法」的局面,需要對既有規範體系展開法典化操作。
香港於我
作者:劉玫2025-02-06
香港於我,是鋪設了一條路。這是一條放眼世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