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03 2025 08:23:1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首頁
名家榜
零傳媒
零傳媒
獨家評論
余秀華——搖搖晃晃的詩密旅程
作者:
零傳媒
2015-07-17
湖北腦癱農村女詩人余秀華,以《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走紅。詩歌把她生命裏所有的情緒聯繫起來,是她一個人搖搖晃晃地,在搖搖晃晃的人間走動的時候的一根拐杖。
獨家評論
香港人為什麼不快樂
作者:
零傳媒
2015-07-15
近年,香港人什麼都高度政治化;向來政治冷感的香港人,忽然熱血,不尋常的執着,不妥協的姿態,於是內心滄桑,於是怨氣衝天,難怪「抗議之都」的香港人總是不快樂。
獨家評論
張怡微——文學是兩岸互通的鵲橋
作者:
零傳媒
2015-07-13
張怡微拿過兩岸三地的文學獎,她在上海出生成長,以「陸生」身份留學台灣讀博士,並創作、出書、寫專欄、做採訪。她說,她的許多文學養分,來自於兩岸互通,而文學,是這種互通的鵲橋。
獨家評論
龍應台──為何歷史只能單一面向?
作者:
零傳媒
2015-07-12
管世界怎麼變,真誠的社會、成熟的文化,要抓得最緊的核心價值,是人道精神與人文信仰。歷史學習沒有必要把所有的複雜角度,變成一個角度,定於一尊。
獨家評論
王躍文——徜徉世間百態的潛行者
作者:
零傳媒
2015-07-11
王躍文寫鄉村生活,文字踏踏實實的沉浸在濃郁無華的鄉土文化背景裏;寫官場廝殺,他注重筆下人物內心細膩的刻劃,將官場中當權者的機關算盡、頤指氣使,與小人物的夾縫求生,描寫得真切到位。
獨家評論
查建英——離開中國才懂得中國
作者:
零傳媒
2015-07-10
查建英作為犀利敏銳的記者挖掘事實,也作為敏感細膩的文人敘寫故事。她在海外用客觀冷峻的態度,反思中國的變遷。她最擅長刻劃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勾勒出時代的大畫幅。
獨家評論
遲子建——溫暖人情的信仰者
作者:
零傳媒
2015-07-09
遲子建的作品充滿了故鄉北方平原純潔浩蕩的特點,不同於現代社會的人性原始色彩,讓人從她的故事中抬起頭,重新俯瞰世界,好像生活的本質,在她的文字中找到了源頭。
獨家評論
周國平——把書籍當作生活的註解
作者:
零傳媒
2015-07-08
周國平要當大師和讀者之間的橋樑,他深信經典能把沉睡的體驗激活,把零星的思考連貫,讓心中精神的種子萌芽、生長、壯大,如此持之以恆,讓讀者成為一個自成一體的宇宙。
獨家評論
簡媜——文學是對生命的禮讚
作者:
零傳媒
2015-07-07
簡媜說,她的散文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便是生命。「雖然我的文章中有不少是描述大自然之美,但並未濫情,我寫一朵花或一根草,都是對生命的一種禮讚、一種詮釋。」
獨家評論
季季——在行走中告別傷痕
作者:
零傳媒
2015-07-06
季季屬台灣文壇前輩,又長期在副刊服務,與文壇重要作家均有交情,熟悉文壇掌故,她透過自己的故事,道出了環繞自己的恩怨情仇和自省的過程,反映出對動亂時代的反思。
獨家評論
台灣粉塵爆炸慘劇背後
作者:
零傳媒
2015-07-05
6月27日晚間,台灣八仙樂園一聲轟隆巨響不知炸碎多少個家庭,也摧毀掉許多人的青春美夢,幾乎被毀容的厄運,使得不少女生心儀的主播、模特、空姐夢,瞬間被毀……每場災難都考驗着執政者的危機處理能力。
獨家評論
九夜茴:青春是一件殘酷的禮物
作者:
零傳媒
2015-07-04
「與其說寫的是殘酷青春文學,倒不如說殘酷的是青春本身」,這是九夜茴對青春的解讀。我們每個人都將、或曾經、或正在擁有着青春,但我們卻又註定必將失去它,儘管它是如此美好珍貴的東西,儘管你也許對它戀戀不捨,但它終究會從你的手裏溜走,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
獨家評論
張嘉佳:從小故事到大銀幕
作者:
零傳媒
2015-07-03
張嘉佳要把那些刻骨銘心的夜晚化成一杯加了冰的威士忌,送給每一個心裏有故事甚而在深夜獨自需要慰藉需要淚水的我們……
獨家評論
香港2017,已感春寒料峭
作者:
零傳媒
2015-07-01
按原本的民主發展方向,2017特首普選之後的下一步是發展政黨政治……唯政改一役後,北京對香港政改的方針可以預見是趨向保守。政黨政治起碼多等十年……
獨家評論
愛紫色的湯家驊:香港新中間路線推手
作者:
零傳媒
2015-06-28
香港政改方案終於止步,不再往前走了,不過,政壇的波瀾依舊一陣又一陣。香港公民黨創黨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6月22日宣布退出公民黨和辭去新界東立法會議員一職,他將於10月1日離任立法會議員。
獨家評論
台灣總統大選:「貴族」和「平民」的戰爭
作者:
零傳媒
2015-06-21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表示,洪秀柱是蔡英文的「天敵」,不僅因為是蔡的「貴族」對上了洪的「平民」,也因為在兩岸政策上,蔡的「模糊」對上了洪的「清楚」, 也有具體的操作性。
獨家評論
泛民也有怕的時候
作者:
零傳媒
2015-06-03
必須指出的是,擺上桌面的都是給人看的。政治人物「華麗轉身」的情況比比皆是,中英談判期間,英方放棄堅持三個條約有效論之後,香港的議員紛紛改變態度,接受中方提出收回香港的條件。23條立法,田北俊在行政會議上都沒有表示反對,但下午就宣布辭去行政會議成員,表示反對立法。這些突然轉變立場的議員,都沒有給出合理的理由。
獨家評論
一地兩檢都難產,高鐵到底何時能通香港?
作者:
零傳媒
2015-05-27
一地兩檢不是新發明,美國和加拿大早就有這種安排,旅客在多倫多機場登機前往美國,就要受到美國派駐當地的移民局人員檢查證件。兩個主權國家之間,尚且可以讓美國在加拿大執法,一個國家之內,為何就不能有這種靈活的安排呢?
獨家評論
香港遙看「大崩潰」與「大繁榮」
作者:
零傳媒
2015-04-20
智者無意大悲大喜,企業不願大起大落,國運更忌大風大浪。正像香港回歸前後,有過反反覆覆的「唱衰香港」一樣,最近關於中國,有「大崩潰」和「大繁榮」一起現身,倒成了極富爭議性的話題。
獨家評論
時至今日,香港跟新加坡還能比嗎?
作者:
零傳媒
2015-04-14
李光耀直到臨終前一刻,直接與間接管治新加坡幾十年,為這個年輕的國家留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經驗與模式,繼任人即使是蕭規曹隨也有政黨、社會精英和富可敵國的國企龐大資金支持,如果拿新加坡這些條件跟香港比較,或許是一個偽命題,但不妨礙我們看看,新加坡究竟有沒有任何經驗值得香港借鑒。
獨家評論
李光耀留下怎樣的反腐啟示錄?
作者:
零傳媒
2015-03-29
李光耀的逝世,即使並不突然,也足以震動世界。世界各大媒體都發表了相關的文章報道,也有不少紀念回顧的專題。 各國各地區的政要們也紛紛發來吊唁信。一如奧巴馬的文中所述,李光耀是一個歷史上真正的巨人,作為新加坡開國之父和亞洲事務上偉大的戰略家,他將會被世世代代記住。
獨家評論
一小撮人挑起的仇恨 卻要你我付賬!
作者:
零傳媒
2015-03-18
相比美國主流社會在處理敏感問題的做法與態度,香港的泛民實在有值得檢討的地方……人家在處理奧克拉荷馬大學種族主義事件的例子,值得參考。泛民總不能左手爭取民主、右手鼓勵反民主。
獨家評論
習近平「四個全面」的強烈暗示
作者:
零傳媒
2015-03-08
毫無疑問,「四個全面」是習近平任總書記兩年多來,經醞釀、深思熟慮形成的。這「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獨家評論
當這批學者成為了新任高官……
作者:
零傳媒
2015-03-05
學者從政呈現的新現象是本輪人事調整最大亮點,正是「為師自需技高一籌,為官更需博學富勇」。中國政壇目前呈現的學者從政有望成為高官輪崗新常態。
獨家評論
光喊口號沒有出路,香港如何打破「死局」
作者:
零傳媒
2015-03-04
當佔中亦無法令北京讓步時,泛民若繼續口號式地指責北京無理及強硬,其實於事無補,不如反思及檢討自身對國情及北京領導層有多深入的認識,以調整下一步策略。
獨家評論
誰讓香港問題成為兩會焦點?
作者:
零傳媒
2015-03-01
跨入羊年,已近3月。將臨的人大、政協3月兩會,是中國一年一度的政治大事。兩會期中,除了中國的舉國大事,港澳台經常輪值焦點。香港角色不僅吃重,分量稍後還要加碼。
獨家評論
香港水貨客問題,深圳該管不該管?
作者:
零傳媒
2015-02-22
屯門又起亂事,矛頭直指內地來港水貨客,當中有鼓吹港獨分子趁虛而入的因素,而特區政府多個部門聯手打擊而未見奏效,真正要探討的是,為什麽從中央到廣東省都強調要加強粵港合作,為何偏偏深圳就不施以援手?
獨家評論
香港難道真要退為中國二線城市?
作者:
零傳媒
2015-02-08
香港雖獲政治授權,經濟卻停滯不前,只能艷羨深圳成就;港人要摒棄排外文化,利用腹地的作用,開拓發展空間。香港特首梁振英到深圳訪問,公開表示艶羨深圳發展速度。其實,香港完全可以按照深圳的發展模式再創輝煌,只不過是陰差陽錯可能自毀長城而已……
獨家評論
香港地位不「寶」,如何夢醒翻身?
作者:
零傳媒
2015-02-01
如果死抱所謂本土文化是不可逾越的障礙,不願意摒棄成見,回歸文化母體,不要說今後整體發展會被進一步邊緣化,就連政治中立的市場也會被摒棄。
獨家評論
習近平軍隊反腐:「我看天塌不下來」
作者:
零傳媒
2015-01-25
查處敏感軍事領域的重量級「軍老虎」,正表明當局要從嚴治軍的決心:反腐無禁區,彰顯打虎自信。前不久結束的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值得注意的是公報的一個細節:此次中紀委會議的出席人數中,列席人數首創新高,較之前最高人數多66人……與以往不同的是,進出會場京西賓館的,多了身着戎裝的軍人,特別顯眼。據悉,這是當局首次邀請軍紀委成員參會,說明對於軍隊反腐重視。
上一頁
4
5
6
7
8
下一頁
熱門文章
長和賣港口風波──做足功課 理智應對
黃賢
一身傲骨 三千詞作夜點睛 76歲詞聖盧國沾告別戲劇人生
本社編輯部
關品方:長和一筆交易牽動國際棋局 中方如何突圍免受美箝制?港口布局只求經濟利益 還是攸關國安戰略?
本社編輯部
冷戰與國際秩序的變化:美式霸權的動態演化
鄭永年
「可以選,我選自由自在」──專訪黃修平導演
馮珍今
長和繼續爭取出售港口 學者籲交易雙方須顧及中方商業利益
本社編輯部
國際生愛香港國際化、港大英語教學、大灣區多工作機遇
本社編輯部
邵志堯博士:長和賣港口餘波未了 事前未深思政治風險?商業物業市場未回暖 可引導內地平錢來港?港交所換女CEO後 港股有運行?
本社編輯部
杜寶玉貼地氣的水墨情
益行
香港《財政預算案》是一盤帳還是兩盤帳?
羅祥國
科大入學處處長:科大着重創造知識 而不只是傳授知識
本社編輯部
葉秀亮教授:美國步步進逼 巴拿馬運河會花落誰家? 長和不配合北京 將有什麼嚴重後果?
本社編輯部
律師夢見特朗普 引粵劇名師龍貫天:做人「三要」和「三不要」
李偉民
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
張灼祥
感懷「新」世:兒時‧光陰
李偉民
何志平:特朗普為何急須霸佔巴拿馬運河? 中國怎樣透過多元運輸戰略 不受美國牽制?
本社編輯部
幸福和報告無關?
張建雄
如何做一個愛國企業家?
陳景祥
AI是跨學科研究催化劑 卸任後專注AI for Science──專訪科技大學副校長汪揚教授
本社編輯部
特朗普向全球汽車業宣戰 進口車徵25%關稅 習近平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
本社編輯部
提示訊息
您已成功加入電子報名單.
Launch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