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17 2025 10:39:2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李立中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校長,香港大學理學士,香港科技大學理學碩士,現任香港中文中學聯會外務秘書,多年積極推動自主學習、生命及創新教育。

2025年祝願世界和平
作者:李立中2025-01-16
如果我們眾人也努力在學生成長時期讓學生學習認識及尊重不同的文化,一點一滴地化解民族之間的誤解,會對世界和平有一點點的貢獻。
嘉許堅強喜樂、持之以恆的學子
作者:李立中2024-10-03
學校相信得獎人所呈現的素質,對日後的發展非常重要,絕不下於學業成績。因此學校認真嘉許,希望其他學生也明白,一同努力追求優質的做人態度。
垃圾徵費對學校並不只是行政問題
作者:李立中2024-04-18
香港學校一直支持環保,我們相信環保成效的關鍵在於教育,我們定必繼續努力推動環保及減廢的教育。但在實施垃圾徵費後,為免學校用於學生的教育資源被削減,政府實有需要為學校提供垃圾徵費額外津貼。
處理學童精神健康的加與減
作者:李立中2024-01-25
一出問題我們思考「加」什麼?但對學童精神健康這課題,如果一味採用「加」的措施,長遠可能適得其反。我認為各方應更以「減」的方式思考,思考需要「減」什麼,才是長遠的辦法!
改變生命的初中職場實習
作者:李立中2023-09-21
一般中學生職場實習以觀察及體驗為主,一般只能負責接待、行政支援、文書處理等支援性角色,這次實習學生有機會參與創作項目,甚至可以負責小項目,參與智慧型的生產項目,滿足感很大。
集科技及企業家精神的F1 in Schools比賽
作者:李立中2023-04-13
香港的主辦機構正計劃將F1 in Schools活動在學界恆常化,讓更多學校可以參與,更希望可以與學校常規課程結合。期待!
如何善用宗教教育 守護學生情緒健康?
作者:李立中2023-01-12
本港不少學校有宗教背境,宗教教育觸及學生的心靈,很多時也會涉及學生的情緒、感受等範疇。學校可以如何在宗教教育中加入情緒健康教育活動呢?
努力守護教師的初心
作者:李立中2022-10-13
過去20多年,學校引進不同的行政管理概念,推動學校持續發展,效果算明顯。但教育界要小心,因為愈走行政管理的路線,老師的心思也會慢慢轉移,將焦點放在行政事務多於學生。
從教學模式、課堂時間及課室空間看每班的理想人數
作者:李立中2022-01-13
今天學校的教學模式已經改變了,當我們討論每班人數時,不可以再用舊思維,只看成本開支,停留於工廠化的年代。我們必須要問:我們期望怎樣的教育?我們願意為所期望的教育方式、為社會的未來投放資源嗎?
需要為學生的精神健康締造空間
作者:李立中2021-09-02
疫情過後大家又會增加上課時間,課後補課不斷,課外活動彼此拉扯,要在擠壓的空間與學生談精神健康,恐怕只是空談。
突破疫情的自主學習動力
作者:李立中2021-05-27
在課堂受限制持續一段日子後,我留意到學校有部分學生成績不但沒有退步,反而突飛猛進。我很好奇,約了幾位成績躍進的中三學生面談了解,結果令我非常驚喜!
疫情下的課堂變革
作者:李立中2021-04-22
疫情下,老師的面授課時大幅減少,學生在學習上要有突破,不能再以傳統課堂的思維,過分倚賴老師課堂教授的知識,必須要成為自主學習者。
突破文化界限的學習
作者:李立中2020-12-17
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透過體驗式學習,讓學生離開自己的圈子,走進陌生的群體,親身體驗其他文化,成為近年教育界的新趨勢。但是,學校應如何設計交流活動呢?
疫情「新常態」下的教育創新:師生自主自發成契機
作者:李立中2020-09-17
究竟學校如何到位並有效協助學生學習?教育創新如何能在這「新常態」中落實呢?筆者以本學年特殊的開學經驗出發,與大家分享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