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pr 02 2025 06:31:5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廖書蘭

文學博士,祖籍江蘇武進,出生台北,定居香港。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新界鄉議局增選執行委員、香港珠海學院亞洲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世界華文作家協會亞洲區總會長、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筆會會長。曾獲廣興文教基金會獎學金、中華僑聯文教基金會華文著述獎冠軍、新聞寫作獎項專欄評論類第一名、亞洲華文作家基金會文藝獎最佳散文獎等。新詩《海戀》、《春天來了》、《山旅》、《和著水聲一起輕歌》、《星月夜》、《生命的恩典》獲入選香港學校朗誦節誦材。散文《不一樣的母子情》、《母愛成就了他》獲入選中國青少年(香港)才藝比賽朗誦組誦材。著作:《香港文學回眸》、《黃花崗外》簡體字增訂版、《被忽略的主角》、《黃花崗外》繁體版、《煙雨十八伴》、《書蘭中英短詩選》、《放飛月亮》等,於2011年、2019年分別被納入大英國家圖書館館藏,2020年《黃花崗外》繁體版、《被忽略的主角》被納入台灣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藏,新界鄉議局旗袍制服於2017年被納入香港歷史博物館典藏,2019年於中華僑聯成立廖書蘭獎學金。詩集被翻譯為英文、藏文、馬來文、印度文、阿拉伯文、韓文、日文。

鍾逸傑的香港心
作者:廖書蘭2019-11-26
鍾逸傑爵士(Sir David Akers-Jones)於1957年來到香港,在殖民地時期擔任過舉足輕重的要職。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以後,很多人以為他回「國」了,但直到他離世前,仍然居住於香港。
周南的一顆香港心
作者:廖書蘭2019-10-25
著名的周詩人當年經常以古詩詞來回答香港記者的尖銳提問,他那不慍不火,笑談中,不覺唐詩宋詞元曲輕輕出口,讓當時在場的記者心服口服;「周詩人」之美名不脛而走,普遍的香港人十分受落周南的作風。
她的幸福不在第一次
作者:廖書蘭2019-10-14
時隔30年小鎮的海鷗依然聒噪,只是你我都不一樣了。
《被忽略的主角》出書後迴響
作者:廖書蘭2019-10-02
新界原居民無論是先天條件和後天環境所形成的團結力量是巨大的。
香港,你是一隻浴火鳳凰
作者:廖書蘭2019-09-26
香港,會是一隻浴火鳳凰,祈願天祐香港!
阿爺!你在等什麼?
作者:廖書蘭2019-08-31
如今大部分的香港人夜不成眠,普遍患上了憂鬱症。阿爺你究竟打算怎麼樣?
2019香港的日與夜
作者:廖書蘭2019-08-20
我們面對的每一天,就好像跌入了一個無底的黑洞,恐懼、無助、傷心、絕望!
旅行中,香港的日與夜
作者:廖書蘭2019-08-07
這一顆東方之珠,是不是被風暴捲進了海港?什麼時侯才能見「她」重新綻放光芒!會嗎?「她」會嗎?
藝海流金,詩畫浙江行
作者:廖書蘭2019-07-20
中國自1840年以來所受的苦難,如今這塊神州大地平地一聲雷,拔地而起,到處都是工程建設,鐵路、工業、科技都在招商引資,積極開發,成為一股強大的國家生命力!
松花江上隨想
作者:廖書蘭2019-07-05
盼望我們的文學音樂電影多產生一些打動人心弦的作品,讓年輕人愛自己的國家民族,遵守社會秩序尊重民主法治。
我們的東方之珠
作者:廖書蘭2019-06-21
香港一直是守法守秩序、自由多元的國際城市,怎麽成為一個「示威之城」?
心湖裏的四月
作者:廖書蘭2019-06-11
人生如白雲蒼狗,我們所認識的人就像走馬燈一樣,有的人,緣深,有的人,緣淺,有的人,可能只是擦肩而過;某一些人即使是浮光掠影,記憶裏卻無法忘記,他可能潛藏在心底裏最深層。
對丁權的思考——被忽略的主角
作者:廖書蘭2019-05-22
香港由一個小漁村走向國際大都會,新界原居民做了最核心的貢獻,為什麽大家都看不到?新界的歷史是由愛鄉愛土開始書寫,留下愛國愛家血跡斑斑的一頁。
從百年五四看現代中國
作者:廖書蘭2019-05-14
這40年一路走來,中國從一窮二白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上世紀有預言指,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現在是21世紀初葉,中國已在世界舞台大國崛起。
空有丁權無丁地 原居民土地漸失
作者:廖書蘭2019-05-08
以免費建屋牌照形式建屋,屬合法傳統權益,以私人協約方式和換地批出的丁地權,屬於違憲,意即丁屋權本身合法,如用公家地就不合法。對原居民來說,這裁判的影響相當大。
五四運動帶來的文化啟蒙
作者:廖書蘭2019-05-04
五四運動對於古老的中國而言,具有非比尋常的啟蒙意義。與五四運動相表裏的新文化運動,把近代西方文明總括為「民主」與「科學」,其中包括國家的主權、民主、法治、自由、人權、憲政、工業、科學、礦冶、水利等。
為台灣世新大學發聲
作者:廖書蘭2019-04-17
世新大學校訓「德智兼修、手腦並用」,作為新聞從業人員必須要有道德與機智,腦筋要轉得快!手要寫得快!所謂「神仙老虎狗」的工作態度。
不再普通的普通話
作者:廖書蘭2019-03-04
香港人講普通話的能力愈來愈高,我從幼稚園的兒童開始學習普通話即可看出,家長如何重視普通話。
懷念吟誦學會掌舵人
作者:廖書蘭2019-02-03
他,自海上來,又從海上去,他一手創辦的吟誦學會叫「海燕」。原來他的一條命與江、河、海有這麼大的因緣。
朗誦的教育意義
作者:廖書蘭2019-01-14
朗誦與敎育兩者聯繫的好處是相輔相成,說之不盡,取之不竭,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化,對莘莘學子來說,絕對是有必要的寶貴經驗!
新界是原居民祖籍地
作者:廖書蘭2019-01-09
丁屋政策不是法律,是原居民固有的合法傳統權益,新界原居民的土地本來就是祖傳的。
陳明銶的一支蠟燭
作者:廖書蘭2018-12-06
陳明銶一生無兒無女,感念他像一枝蠟燭,燃燒自己的生命,照亮後學,不遣餘力!堪稱香港之子!
赴印度開國際筆會拾掇
作者:廖書蘭2018-11-27
國際筆會年會安排朗誦各國詩人的代表作品,我的詩作由大會主席印度著名敎授Prof. Prabha Ganorkar在台上以印度語朗誦,獲得全場如雷的掌聲。
2018秋回台偶拾
作者:廖書蘭2018-11-19
如果韓國瑜當選,意味着民進黨全面翻盤,可能出現骨牌效應,民進黨當今領導人要鞠躬下台。
國之棟樑在青年
作者:廖書蘭2018-10-17
「兒童是未來的主人翁」、「青年是國家的棟樑」! 優秀青年應有獨立的思考,需要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 不可以人云亦云,跟着偏頗的風潮偏離正軌。
從萬家燈火到一盞孤燈
作者:廖書蘭2018-09-20
我的生活曾經非常的忙碌,忙着照顧孩子忙着服侍丈夫, 我的家就是我的全部世界。人生走到現在,原來就是自己一個人。
從傳統觀念看新界鄉議局
作者:廖書蘭2018-09-17
新界鄉議局是世界上少有的代議政制與血源共生的產物,是中國人以家為核心的典範。
為被忽略的主角正名
作者:廖書蘭2018-08-21
假設沒有新界,港九只是個彈丸之地,天然資源有限,發展空間受制,很難獨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