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04 2025 23:40:0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梁天卓

美國維克森林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經濟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前助理教授、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經濟3.0」作者。Facebook 專頁: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磁能線的創科政策
作者:梁天卓2017-03-05
貨不對辦或偷呃拐騙時有發生。
財政預算案短評
作者:梁天卓2017-02-25
估錯數非波叔之罪,但多出來的盈餘怎樣使?
做到瞓街的共享經濟
作者:梁天卓2017-02-18
Uber 這類共享經濟的出現對消費者而言無疑是天大喜訊,不過,對供應者來說又是否如此呢?
入境禁令 與科研發展
作者:梁天卓2017-02-09
話說二次大戰時,德國除了將大量猶太人關進集中營外,亦把不少猶太人趕離歐洲並移居美國,當中不少更是在各領域頂尖的科學家,其後更有不少人獲諾貝爾獎
為前財爺政績算算帳
作者:梁天卓2016-12-17
到底前財爺是無能力,是hea做,還是對政府運作十分重要?
中國創新 世界第一?
作者:梁天卓2016-12-10
面對全球經濟不明朗因素,香港這個鎖匙人不可再「不作為、食老本」,要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發展成為中國以至世界的知識產權服務中心。
邊際上的愛國主義
作者:梁天卓2016-11-26
用同一把尺,我們亦不會要求口頭上十分愛國的人士,需要對國家對忠誠,不過,一面拿着外國護照,一面聲討一班沒有多少中國歷史訓練的本土年輕人不愛國,卻似乎是有點欠缺說服力了。
綠置居治標不治本
作者:梁天卓2016-09-17
與其花資源研究和推行「綠置居」和「白居二」等損一類人而益另一類人的零碎政策,倒不如花更多人力物力揾地,令香港有穩定的土地和房屋供應吧。
老seafood的前途
作者:梁天卓2016-09-09
不要誤會,我絕不認為老seafood全部都是阻住後生仔上位的老而不。
以學術態度看新移民政治
作者:梁天卓2016-08-27
一方面我們都相信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一方面不同人的偏好要比較並不容易。
共享經濟合法未?
作者:梁天卓2016-08-20
共享經濟會否在所有行業都變得合法?除了楊局長的取態之外,這要視乎各界的反對力量吧。
OpenRice 如何扭轉困局
作者:梁天卓2016-08-06
情人眼裏出西施,人人的喜好口味各有不同,網上評台的食評當然不能照單全收,不過,一個沒有造假的食評網站,總可以解決部分市場裏訊息不對稱的問題。
博雅教育的前途
作者:梁天卓2016-07-23
既然博雅教育咁好,為何香港的博雅教育似乎不甚成功?是因為我們過分注重如醫生、律師或金融般的有形技術專才?又或是因為我們和主要貿易市場內的客戶及其有錢人都不再重視跟對方暢談古今中外的能力?
為何中原的地舖這麼多?
作者:梁天卓2016-07-16
近年「真.共享」經濟大行其道,這個不斷開地舖的策略會否變得不合時宜?
共享的錢途
作者:梁天卓2016-05-21
免費午餐人人都想食,不過,現實是共享平台都需要揾食。
眾籌能否取代版權?
作者:梁天卓2016-05-07
歌手或樂隊利用眾籌來籌集錄製唱片的資金已不是新鮮事。外國出名的眾籌平台如 Kickstarter.com 裏有不少項目都與音樂有關,另外,不同的地方亦有一些專為音樂眾籌而設的平台。
年輕政治新星的供與求
作者:梁天卓2016-04-30
究竟是一代不如一代呢,還是江山代有人才出?   這是歷久不衰的爭論。尤其潮流興世代之爭,出來加一把咀的大不乏人。近兩年,青年政治新星不斷湧現,繼學民思潮的黃之鋒後,又有學聯的幾位大學生,近來則有立法會補選得到6萬多票的本土派梁天琦(按:他和我沒有血緣關係)——於是,不少人走出來意圖解釋這現象。   誰說年輕人為薪酬參政?   經濟學界前輩說部分鼓吹港獨的「廢青」有人格障礙,我身邊沒有這方面的專業朋友,所以不能予以評論;亦有專為年輕人「起機」的行政會議成員兼立法會議員說年輕人是為區議員和立法會議員薪酬吸引而參政,更舉例指:「區議員薪酬是大學畢業生起薪點的兩、三倍。年輕人爭相從政,享受在鎂光燈下且合法成為民選議員,我能理解他們的興奮。」   年輕人真的為了薪酬而參政嗎?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這是個供應的問題。我們要看的是,議席相對其他職業是否愈來愈吸引。   2008年至2012年間,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點中位數幾乎沒有變過,相反立法會議員卻愈來愈尊貴,月薪由7萬元左右,升至8萬多元,升幅超過10%。另外,青少年(15至24歲)的失業率,在這幾年間都維持在10%以上。   雖然議席看似變得更吸引,但亞太研究所的研究助理替我翻查立法會資料,發現2008年和2012年當選的立法會議員平均年齡幾乎一樣(都是55歲),最年輕的議員都是32歲。而且,印象中這兩屆參選人士的平均年齡不是特別年輕(2012年的參選人士平均年齡約43歲,2008年的數據因時效問題已不能在政府網上找到,但從各政黨名單的組成來看,其平均年齡應不會與2012年有太大差別)——更吸引的薪酬並沒有令更多年輕人在2012年參政。在對年輕政治新星的需求沒有大變化的情況下,從供應的角度解釋年輕政治新星的湧現似乎有點牽強。   既然不是供應,那便是需求的問題。為什麼年輕的政治新星愈來愈受歡迎?是因為大家對舊有政黨固步自封十分不滿?還是如該雙料議員所言「社會流動性低、樓價卻持續高企」令年輕人不滿日增?這些問題我還是留給她的智庫努力研究吧。   原刊於《am730》,作者授權發表。   (圖片:亞新社)
怎令全民退保不「破產」?
作者:梁天卓2015-12-23
在香港人愈來愈長壽的情況下,把獲發全民退休金的歲數與平均壽命掛鈎即是把獲發全民退休金的歲數慢慢推高。這有助提升整個全民退休金計劃的可持續性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