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04 2025 23:40:0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梁天卓

美國維克森林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經濟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前助理教授、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經濟3.0」作者。Facebook 專頁: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中小企資金鏈的問題
作者:梁天卓2020-02-17
從上年的反送中運動開始,不少零售和餐飲相關的中小企(佔全港中小企數目和就業人數約17%和21%)已是生意大減,到現在的「武漢肺炎」肆虐, 它們更是叫苦連天。
肺炎肆虐 淘寶救國?
作者:梁天卓2020-02-05
在「武漢肺炎」 肆虐的今天,雖然大家被迫留在家中,但這些滯留家中的人將原本打算在實體店的消費,轉而在網上消費不難理解。
娥們那位不着邊際的特首
作者:梁天卓2020-02-03
全面封關的確不能保證可以百分百防控,但對比起局部封關卻能夠在邊際上把香港變成疫埠的機會大大降低,以及在邊際上大大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
反對派糖也不能自打嘴巴
作者:梁天卓2020-01-19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是知易行難,你看不少財演和時事評論員經常自打嘴巴便知一二。
林鄭是台灣年金改革之母
作者:梁天卓2020-01-11
其實,蔡英文的民望自上台以來就一直往下跌,沒有所謂的蜜月期,其中一個原因是她提出的年金改革。
香港長遠樓市展望
作者:梁天卓2020-01-05
從走資謠言滿天飛,到經濟數據向下調,短期內樓市需求下降是不難理解。不過,長遠而言,樓市前景還看基本供求。經濟周期和資金進出是需求的一部分,但新移民的湧入和年輕人結婚組織新家庭是樓市剛性需求的重要部分。
如何解釋建制派在區選慘敗
作者:梁天卓2019-12-01
到底今次建制派的誤判,是統戰系統出現道德風險的問題,還是大數據分析的局限令他們在「黑天鵝」出現時措手不及?
希望香港不要重演《切爾諾貝爾》
作者:梁天卓2019-11-24
這5個多月來警察在前線放了數以千計的催淚彈,到底這個公共衛生問題有多嚴重?吸入或接觸這麽大量類二噁英對示威者、警察及普通市民的長遠影響有多大?
政府為何對旅遊業青眼有加?
作者:梁天卓2019-11-03
我不是說這次反送中運動對旅遊業沒有影響,更不是說旅遊業對香港經濟沒有貢獻,我只是不認為旅遊業的衰退對香港經濟有很大的影響,更不明白為何政府對旅遊業總是青眼有加。
杯葛無罪 停播無理
作者:梁天卓2019-10-27
假如大陸民眾因為火箭隊經理在網上一句說話而對整個NBA的觀感變差,假如火箭隊經理一句「支持香港」便令NBA球員的球技在大陸NBA紛絲眼中變得一文不值,那大陸觀眾自願杯葛NBA同樣是無可厚非。
《禁蒙面法》的成本效益計算
作者:梁天卓2019-10-13
一次或兩次的強硬手段平亂不成,正常思維的政府應想到再加大鎮壓力度的邊際效益不會高,但民意的反彈卻使平亂的邊際成本再創新高。
政府辣招助長「地產霸權」
作者:梁天卓2019-09-29
退一萬步假如「地產霸權」是年輕人不滿的其中一個因素,我要問的是多年來助長了「地產霸權」的責任又是誰應該來負呢?鬥地主又是否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的良方?
貧富懸殊是社會撕裂的深層遠因嗎?
作者:梁天卓2019-09-22
環顧全球各地,貧富懸殊惡化不是香港獨有,樓價高昂亦是不少大城市的寫照,我們卻不見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社會有如此嚴重的撕裂。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貧富懸殊和樓價高昂理應是香港政府自身的問題。
失去互信才是對經濟最大的破壞
作者:梁天卓2019-08-25
我認為示威中的暴力對經濟的破壞有限,警民以至政府與市民之間互相不信任,才是對香港長遠經濟有更大破壞力。
反送中示威到底損害誰的經濟?
作者:梁天卓2019-08-18
香港經濟(包括零售業)下滑不會只是因為反送中示威,以及往後的警民衝突而引起,前景仍然不明朗的中美貿易戰,或許是一個更重要的因素。
7月1日的故事
作者:梁天卓2019-07-14
人際關係面面俱圓的林肯總統知道直接指出對方犯錯只是情緒上的宣洩,「我沒有做錯」是被人批評時人性的基本反應,所以只懂得指出別人錯處而對方又會欣然接受的機會是微乎其微。
反修例過後的樓市
作者:梁天卓2019-07-07
樓市本身卻沒有淡靜下來,早前抽居屋的難度仍然與中六合彩無異,而到最近《逃犯條例》修訂無限期「暫緩」後,有地產商旗下新樓盤開售,仍獲得超額認購逾15倍。
科學解釋不科學的遊行人數估算
作者:梁天卓2019-06-30
香港(甚或至)其他地方一直都沒有以科學方法計算遊行人數的傳統,對於遊行人數大家都是「印象派」,你有你噏,我有我吹。
特首林鄭月娥的「母親論」
作者:梁天卓2019-06-16
一個正真愛民如子的政府,是要藤條與蘿蔔並用。
大陸醫生來港又如何?
作者:梁天卓2019-04-28
退一萬步,即使經過重重篩選還是有一些可能「素質存疑」的大陸醫生來港執業,只要沒有眼疾,我想香港人還是有眼睇懂得如何選擇吧?
如何吸引讀者訂閱報紙?
作者:梁天卓2019-04-21
在供求下「五毛」讀者願意付費的應該還是少數,有公信力分析獨到的報章應該有價有市。
國泰收購香港快運後會獨大嗎?
作者:梁天卓2019-04-14
國泰收購香港快運對市場競爭的程度應該影響不大。事實上,兩間航空公司在香港來往日本的航線有不少競爭對手,其中之一的日本航空公司似乎對國泰的收購行動沒有太大的反應。
影圈裏的性別歧視
作者:梁天卓2019-03-10
「男女不均」的情況在近年有好轉的趨勢,可能是影迷對女性抬頭的電影有更大需求,又可能是荷李活行內的女性真的開始抬頭。要從這數據分開這需求和供應兩者的影響並不容易。
紐約應否拒絕亞馬遜進駐?
作者:梁天卓2019-02-24
大企業進駐對城市的就業、稅收以及經濟增長都有一定的幫助,不過城市之間的競爭會否「過度」,送出大量優惠後最終令城市本身得不償失?
政府朝令夕改的背後原因
作者:梁天卓2019-02-17
政府並沒有做到特首就任前就已提倡的實證為本的施政思維。假如你向老闆sell橋時只用一些隨口噏的原因來支持,被老闆質詢後被逼撤回或修正該方案是常識吧。
懷緬小店是中產的奢侈夢
作者:梁天卓2019-01-13
有錢的中上產階層,對食物素質有要求(即係特別腌尖),加上每人的喜好不同,他們對毫無特色的連鎖餐廳因而都嗤之以鼻。
集體回憶是上一代的產物
作者:梁天卓2018-12-09
同樣道理,政治評論在互聯網時代百家爭鳴,政治KOL當道同時亦導致新一代政客走向小眾,缺乏最大公因數下泛民出選亦只能從「集體回憶」中尋找。
金庸可能拯救了Stan Lee
作者:梁天卓2018-11-25
金庸小說在更早之前已被拍成電視和電影令大家(尤其是大中華地區)早已學會欣賞有超人能力的大俠英雄如何拯救世界。
我們還會有下一個金庸嗎?
作者:梁天卓2018-11-11
作為讀者,我感興趣的問題是:還會有下一個金庸嗎?有人認為他也許只是剛好出現在一個武俠小說的高峰期,時勢將他打造成英雄。
增土地供應遏樓價不是隔山打牛
作者:梁天卓2018-11-04
無論支持或反對明日大嶼都好,增加供應對遏抑樓價升幅都不會是隔山打牛。我們還是討論哪一個土地選項合乎成本效益的計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