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Apr 01 2025 09:43:3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梁天卓

美國維克森林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經濟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前助理教授、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經濟3.0」作者。Facebook 專頁: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奧斯卡獎還值錢嗎?
作者:梁天卓2023-03-16
與一般消費者經常接觸的產品不同,電影這體驗品是要消費者試過才知道是否喜歡,口碑尤其重要。由行內翹楚提名和投票選出的奧斯卡獎,還是保證中的保證嗎?
GPT醫生解決本地醫護不足問題
作者:梁天卓2023-03-10
在討論人工智能對勞工市場影響時,不少人擔心各行各業打工仔都會大受影響。不過,同一時間科技進步亦令這些行業生產成本大為降低。這在人手長期不足的醫護界尤為明顯。
學者信譽危機的背後
作者:梁天卓2023-03-04
你們當中有多少人在看到新聞標題「哈佛學者發現XX會致癌」時就信到十足?不過如果要我估,這個「學者信任比率」在近年正不斷下降,背後有幾個可能的原因。
在交友App裏揾First Love
作者:梁天卓2023-02-23
在職場裏,大量研究都指,數碼經濟能夠大幅降低這些配對的成本,換言之打工仔能夠揾到完美筍工的機會率在數碼經濟下能夠大大提升。那麼數碼經濟能夠幫助大家尋找完美情人嗎?
人工智能摧毀就業……嗎?
作者:梁天卓2023-02-16
新科技摧毀就業這類「爆炸性」預言歷來都有不少市場。然而,100多年過去了,人力工作仍未完全消失。而新技術往往帶來新行業、新工種和新就業。
啟德公屋的政治經濟學
作者:梁天卓2023-02-09
從私樓業主的角度,無論是20年前的西九「四小龍」,還是今日的啟德私樓業主,他們為了自身利益反對政府在附近興建公屋實在無可厚非。
兔年迎龍B的經濟學
作者:梁天卓2023-01-26
李嘉誠之所以是李超人,是因為他真的是能力見識超於常人,還是因為他是龍的傳人,於龍年出生?
莫因疫情再停課
作者:梁天卓2023-01-07
有不少研究同時指出這幾年各國停課對學童學習進度有莫大影響,直接令他們失去幾年累積人力資本的機會。
善意政策的意外後果
作者:梁天卓2022-12-29
即使主政者的原意是如何慈悲為懷,如果他沒有把人類只為自身利益出發的角度考慮在內,政策很多時都會有一定的反效果。
香港需要再工業化嗎?
作者:梁天卓2022-12-16
近些年香港經濟發展增速減緩,有學者認爲政府應主動出擊,透過土地優惠,補貼等政策帶領本地實行再工業化。但是,再工業化的影響力和具體實施計劃還有待考察和研究。
世界盃慢熱有着數?
作者:梁天卓2022-12-01
卡塔爾世界盃已開幕一周,多隊奪冠熱門球隊在分組比賽中失利,令球迷們跌破眼鏡。但分組賽的表現能否預測最終成績?
「跟人走」的科研資助
作者:梁天卓2022-11-24
特首李家超現在經常將「搶人才」掛在口邊,他會否考慮一下將本地大學的科研資助改革,令資助可以「跟人走」而不是「跟項目走」,從而吸引更多優質的科研人才,同時提高本地科研項目的素質?
移民潮下的損失規避
作者:梁天卓2022-10-05
香港樓市正在經歷另一次熊市。執筆之時,中原指數最新報169.35點,創241周新低,重返4年前的水平。同一時間,本地樓市的交易量亦大跌,據報各大藍籌屋苑交投量正在大幅下降。
DSE不是一試定終身
作者:梁天卓2022-07-19
兩日後DSE放榜,我只想對本屆的DSE學生說:DSE同樣並不是be-all and end-all。
疫情下生育率有跌無升
作者:梁天卓2022-07-12
疫情之前,本地以及內地的生育率已在不斷下降。在動態清零仍是至高無上的目標的情況下,作者相信本地以及內地的生育率只會繼續下跌。
同為控煙開新篇
作者:梁天卓2022-07-07
我希望新任特首能夠真正的以「實證為本」的態度,將成人煙草使用率列入政府的關鍵績效指標之一,與大家同為本地控煙開新篇。
誅心論的派錢成本
作者:梁天卓2022-06-16
本來,上年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又要與幾家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合作,某些又要分批發放,人均行政費已被拉高達84.7元。今年司長更多加了「意圖移民」這個審查關卡,又不知會令派錢的行政成本上拉高多少呢?
Mirror演唱會的捆綁銷售
作者:梁天卓2022-06-10
Mirror開演唱會,七成門票屬內部認購。從經濟學角度看,可能只是捆綁銷售的一個變奏。讓贊助商優先獲得門票,亦可能是主辦單位透過演唱會,賺取巨額贊助費這種另類收入的一個方法。
公屋提前上樓無助解決土地問題
作者:梁天卓2022-05-31
如何「強化政府治理能力」、「提升香港競爭力」以及「建立關愛社會」?候任特首似乎未有太多着墨。不過,他在土地及房屋供應方面如何「提速、提效、提量」就提出一些較具體的措施。
中國的封城指數
作者:梁天卓2022-05-26
嚴謹的封控措施是否合乎成本效益?大家對清零政策對經濟的打擊相信都心裏有數,我在這裏就不提了。清零措施的效益呢?這要視乎它能救多少人命。
醫療網上化的利與弊
作者:梁天卓2022-05-18
學生挑戰老師權威或許可以增強學生的獨立思考,網民取笑KOL亦可能增進前者的批判思維,但如果是病人在網上自己尋找資料,然後懷疑醫生的專業判斷呢?
常態化免費核酸檢測的成本效益
作者:梁天卓2022-05-13
內地一些城市正邁向對新冠疫情實施常態化免費核酸檢測。根據野村估計,如果這種做法普遍推開,中央政府可能會付出相當於國內GDP 1.8%的代價。是否物有所值?這裏有兩點值得留意。
左翼學者的學術誠信
作者:梁天卓2022-04-26
法國左翼經濟學者皮卡迪的《21世紀資本論》獲左翼朋友和政客捧為「聖經」,以此提出向富人徵收財產稅,實行以「二次分配」來解決愈益嚴重的貧富懸殊問題。背後有什麼理論?能否站得住腳?
兒童與老人接種疫苗的取捨
作者:梁天卓2022-03-21
如果本地的老人疫苗接種率,能更快在更早時間上升至更高水平,我們或許能夠減少數以千計的死亡個案。
保護私隱成本2300億美元
作者:梁天卓2022-03-15
蘋果最近宣布加入新的私隱措施。現在,超過八成的蘋果手機用戶都將手機以及手機內的Apps的追蹤功能關閉,這對依賴用戶私隱的Facebook簡直是晴天霹靂。
電子消費券有否刺激了本地消費?
作者:梁天卓2022-03-01
為了紓困,司長在今年將電子消費券加碼至1萬元。根據司長的演辭,政府認為上年的5000元電子消費券空前成功,新一年的計劃又能否延續過往的成功?
抗疫假新聞的影響
作者:梁天卓2022-02-24
大家在傳播有關訊息和分析有關數據時要小心求證,不能一句話「我講下咋喎」就輕輕帶過。
抗疫資訊應開誠布公
作者:梁天卓2022-02-16
對於部分對政府或疫苗不信任,或還在猶豫是否接種疫苗的市民,除非政府現在硬性規定接種來「谷針」,否則政府只能提供更多有關數據來說服他們自願接種。
政府發財 利是逗來
作者:梁天卓2022-02-08
既然政府仍然能透過地價收入、利得稅和印花稅錄得幾百億元的財政盈餘,陳茂波司長是否開倉濟民,再次派錢,向深受疫情困擾的香港人,每人派一封1萬元的大利是呢?
確診後有感
作者:梁天卓2022-01-26
新冠疫情兩年,從疫苗面世前在家工作,網上上課,出入戴口罩,到疫苗面世後立刻打疫苗,打完一針再一針,上個月我和太太更打了第三針,基本上我們要做的個人防疫措施都做足。不過,我的大仔還是在上星期三確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