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10:52:1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梁榮輝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博士、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及特許市務師、香港市務學會會員。現任珠海學院商學院工商管理學系副教授、企業道德和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總監。曾任教香港城市大學、出任香港專業進修學校高等教育學院總監。主要研究社交媒體營銷、跨文化廣告和跨國企業投資。

HTC正步Nokia後塵嗎?
作者:梁榮輝2019-07-12
HTC曾經風光一時,現在的情況令人想起諾基亞(Nokia) 。現在還未很清楚HTC失敗的原因,有觀察認為主要是市場策略失敗。
世界會否出現兩個對立的經濟貿易區?
作者:梁榮輝2019-06-14
形成相對獨立的貿易區,對世界來說是好是壞呢?正常來說,世界分開兩個貿易區,各自花費資源建立自己的標準,也限制選用最優質、最廉價、或最適合自己的産品,當然比整世界各國自由貿易較差。
是否積極推廣宣傳就可以成功銷售?
作者:梁榮輝2019-05-17
若果廣告宣傳引導顧客購買自己本來不需要的貨品,銷售就容易了,任何產品都不愁賣出了,事實當然不是如此容易。
危機管理的反應是否要快?
作者:梁榮輝2019-04-12
Burger King筷子廣告比較簡單,公司聯絡人(未知姓名)向公眾道歉,並且說明立場,迅速收回廣告,可以說快速、一致和公開這三面都做到了,相信事件不會對Burger King造成嚴重後果。
蘋果iPhone減價促銷是否合理決定?
作者:梁榮輝2019-03-08
蘋果手機銷情不佳,很多人都認為是iPhone新手機定價過高所致,以供求定律而言,似乎減價是合理的決定。
虛擬實境是否開始暗淡?
作者:梁榮輝2019-02-08
虛擬實境現時的技術水平遠未成熟,對虛擬實境的發展過份樂觀或悲觀都未能反映現況。此技術器具要像手機一般易學易用,並方便携帶,恐怕還需要長時間的研發。
從中美貿易談判看「中國製造2025」
作者:梁榮輝2019-01-11
現在絕大多數政府都贊成補貼研發,美國政府也例外。以資助研究方式支援「中國製造2025」,爭議應該少得多。修訂「中國製造2025」可以減少了美國制裁的理據,也未必降低原本目標。
由D&G「起筷吃飯」廣告談跨文化廣告
作者:梁榮輝2018-12-14
對其他企業來說,今次D&G「起筷吃飯」是十分重要的教訓:用文化分歧作為宣傳手法,是要冒很大風險的。
從港鐵 《她和他的第一句話》 廣告談轉借趣味
作者:梁榮輝2018-11-02
廣告借用電影情節並不罕有,是轉借趣味其中一種方法。轉借趣味意指廣告套用受到普遍關注的事件、人物、話題等等,作為商品、概念、品牌等等的推廣手法。
美國是否勝出美中貿易戰?
作者:梁榮輝2018-09-07
若果美國落實徵收額外2,000億美元中國出口產品,短期內美國比中國損失要少,以得失多寡而言,可說美國會勝出。但時間愈長,美國損失會愈來愈多,長期難說勝負。
新科技是否顛覆銷售渠道?
作者:梁榮輝2018-07-27
新科技令銷售渠道更多元化,至今還未至於完全改變傳統銷售渠道,企業因應自身情況可以沿用傳統銷售渠道。但新科技可以幫助銷售更有效率,令顧客更便利。
由OnePlus 6熱賣談產品的性價比定位策略
作者:梁榮輝2018-06-29
一加1手機成功銷售150萬部。差不多每年推出新產品,保持手機高配置的特色,而且採取類似iPhone的手法,每半年推出一個新款。一加科技另一手法是限量供應,售完即止,最高配置的手機往往很快沽清。
從美國解禁中興談美中貿易戰
作者:梁榮輝2018-06-15
本文以經濟學角度,看看特朗普要徵收中國商品關税,對美國貿易赤字和資金流入的影響,本文會應用相關理論分析。
品牌難以維持嗎?
作者:梁榮輝2017-12-15
品牌通常包含名稱和商標,成功的品牌不僅有高質素的產品,更使人聯繫起一些無形的特性,和對名稱和商標產生正面感覺。
月餅的價格是否合理?
作者:梁榮輝2017-10-20
月餅券用較低價格吸引顧客預早購買;但是月餅與機票最大的不同是機票不能轉讓,月餅可以轉讓,月餅店難以用靈活運用變價模式。
顧客是否多多益善?
作者:梁榮輝2017-06-23
麥當奴新特性與對手較接受,如何建立獨特定位要拭目以待。
廣告是否關鍵?
作者:梁榮輝2017-06-02
採用敏感題材如宗教、種族、政治等等的廣告,如「踩網線」一般,很容易受指責。
變幻原是永恒?
作者:梁榮輝2017-03-17
「一蚊雞」、「全場最平一折!」,的確吸引;但超低價的出現其實反映經濟並不理想。   2008年美國突然出現金融危機,股市大跌,很多大型金融公司出現財政困難,有百多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在當年9月更要倒閉,引致全球也出現經濟危機,很多企業倒閉、失業人數大增,當時稱為「金融海嘯」。金融海嘯波及香港,也是股市大跌、銀行信貸困難、企業倒閉、失業增加、入息減少,以至市民普遍減少開支,零售業首當其衝,經營困難,各商店爭相減價。沙田一田百貨公司減價最出位,在2008年11月推出最低兩折,吸引大批市民輪候搶購。有此成功經驗,在2009年更減至最低一折,引致全城哄動,接著每年都有一年一度一折大減價,到2015年為止。   早至1996年﹐稻香酒樓推出「一蚊雞」(一元一隻雞)。1997年由泰國開始股市下跌、資金外流以致泰銖大幅貶值,連鎖反應波及多個亞洲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稱之為亞洲金融風暴。香港股市大跌,銀行信貸困難,利率上升,引致整體經濟衰退,大量企業倒閉、失業上升,零售業也面對甚大壓力。稻香大力推廣「一蚊雞」,大受歡迎,反映顧客普遍消費力下降,轉為購買較平物品,而稻香「一蚊雞」成為該企業的標誌。化解當時危機。   井底蛙最終會被淘汰   一間企業儘管初時成功吸引顧客,不代表可以用同樣方式經營下去,面對不斷轉變的環境,企業也要適應轉變,才可以長期經營。要能夠適應轉變,第一步是定時搜集各種環境資訊,隨時準備應變。環境可分為微觀環境和宏觀環境,微觀環境是指與企業有密切關係的環境,未必影響整個社會,例如一間茶餐廳,發現對面街將會有一間快餐店開張,雖然對整個社會或茶餐廳所在的社區,影響甚微,對茶餐廳則是一個重大的環境轉變。而宏觀環境則是與企業未必直接相關,但影響整個社會,連帶企業也受影響,例如人口老化,雖然對餐廳沒有直接影響,但一間食肆要面對顧客群需求的可能改變,要考慮相關應變,大快活晚餐推出由員工送餐到顧客座位,一改快餐店的全自助模式,可說是應對了人口老化。   環境轉變對企業可以帶來商機或威脅,成功應對環境轉變,可以掌握商機,幫助企業進一步發展。一田百貨和稻香酒樓,就在經濟不景,市民面對收入下降,甚至失業的陰影之下,適時推出超低價,成功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聲譽。而未能掌握環境轉變而失敗的個案,可說數不勝數,其中一個經典的例子是美國伊士曼柯達公司。柯達公司有百多年歷史,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柯達菲林暢銷全球,也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成份股之一。柯達公司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已開始成功發展數碼相機,但是為了避免影響公司的招牌產品(菲林)的銷售,柯達公司停止發展數碼技術。問題是你不做,別人可做,多間日本公司在本世紀初紛紛推出數碼相機,菲林迅速式微。柯達公司才急起直追,也匆忙重新發展數碼相機,可是市場已被眾多日本相機佔據,柯達公司業績一蹶不振,股價插水,2004年被除去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成份股行列,2012年更要申請破產保護!   所以,變幻才是永恒,執著自己以往的成功經驗,拒絕更新;或只看到自己附近的小範圍,不理會世界發展,甘願做井底蛙,最終會被淘汰。一間企業除了要了解自己的業務,也要留意世界環境發展,隨時作出應變,不斷求新,才能持久發展。
唯利是圖是否有錯?
作者:梁榮輝2017-01-26
一間企業沒有商業道德,會很快被市民知悉,迅即被顧客唾棄,到最後是無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