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11 2025 06:53:4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黃錦輝

1987年在英國愛丁堡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現為選舉委員會界別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及創新科技中心主任,並擔任高可信軟件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分實驗室)主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特聘教授以及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客座教授、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他同時為香港資訊科技聯會、香港工程師學會、英國工程技術學會及英國電腦學會會員。黃教授活躍資訊科技界,曾任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現時是香港童軍總會資訊科技委員會主席、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委員、香港國際機場科技諮詢委員會成員、香港電台顧問委員會成員、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資訊及通訊科技顧問委員會委員等。2011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榮譽勳章,以表揚其對香港資訊科技界發展的貢獻。

中國藉創新添夥伴 應對特朗普風暴
作者:黃錦輝2025-04-07
美中經濟角力加劇,中國以新質生產力和多元國際合作應對美國市場收縮和科技封鎖。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能降低對美元的依賴,以應對金融風險。
俄烏停火一波三折 揭美背後布局
作者:黃錦輝2025-04-01
筆者估計烏克蘭會很快舉行總統大選,澤連斯基會落敗,從此在世界政治舞台消聲匿跡;歐洲會藉此機會放棄支持烏克蘭,俄烏戰爭便會停火。
因時制宜立法保障AI應用安全
作者:黃錦輝2025-03-25
人工智能發展一日千里,唯現時特區政府仍沒有特定的規管法例,香港應參考內地相關法規,制訂本地適用的規章法度,為網絡、人工智能,以至國家安全做好防護工作。
狂人強搶台積電 台灣「老本」難保
作者:黃錦輝2025-03-18
台積電赴美投資千億美元,引發台灣社會擔憂技術及人才流失,美國藉此鞏固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未來情況並不明朗,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將面臨嚴重挑戰,未來的競爭力將受到影響。
美親俄棄烏 「特澤會」鬧劇續發酵
作者:黃錦輝2025-03-11
澤連斯基訪美與特朗普會談破裂。美國提議以聯合開採烏克蘭礦產交換軍援及促成停火,但澤連斯基不滿特朗普與普京友好及將其排除在停火談判外,憤而離席。國際社會反應不一,歐洲多國同情澤連斯基,但作者認為澤連斯基缺乏籌碼,難扭轉敗局。
「懂王」顛覆國際政治 外界人重重心惶惶
作者:黃錦輝2025-03-04
特朗普總統上任滿月,勤政簽署百餘項行政命令,褒貶不一。美國內多數民眾支持其「美國優先」政策,但國際社會對其霸凌行徑多有批評。特朗普聯手魯比奧、馬斯克大力推行其理念,顛覆國際秩序,引發市場恐慌。
特「老闆」獨斷專行 內政亂局累全球
作者:黃錦輝2025-02-25
特朗普商人性格治國引發爭議。他無視批評,魯莽決策,以關稅施壓他國,圖謀併吞格陵蘭、改造加沙,甚至干預美國內政。此舉不僅危害美國經濟民生,更波及全球穩定。
DeepSeek開源普惠  美禁科技輸出徒勞
作者:黃錦輝2025-02-18
DeepSeek-R1 LLM 於達沃斯論壇亮相,效能媲美 GPT-4,成本卻大幅降低。同時,DeepSeek的開源做法獲得全球推崇,一致認為此舉對達至全民通用人工智能非常關鍵。
用DeepSeek開發AI大平台助港科研創新
作者:黃錦輝2025-02-04
DeepSeek開源大型語言模型DS-R1,效能超越ChatGPT,價格更具優勢。其潛在注意力機制及混合專家系統提升效率,開源策略促進社群協作。香港政府可藉此契機,利用公開數據建立開源AI平台,擺脫對OpenAI依賴,提升本地科研水平。
特朗普逆其道而行 與地球作對
作者:黃錦輝2025-01-28
特朗普就職美國第47任總統,誓言推動常識革命,以美國優先,對外徵收關稅,退出巴黎協定,重振石油和汽車產業,並發展航天科技,目標殖民火星。此舉引發爭議,卻也反映其MAGA理念。
美欲吞格陵蘭  阻華拓「冰上絲路」
作者:黃錦輝2025-01-21
特朗普二度執政,其獨斷風格及去全球化傾向令人憂慮。他用人唯親,阻撓中國冰上絲綢之路計劃,意圖收購格陵蘭,加劇國際局勢緊張。此舉不僅威脅全球穩定,更突顯中美角力日趨白熱化。
2024年政府創科投資增加  產業發展蓄勢待發
作者:黃錦輝2025-01-13
創科局2024年取得豐碩成果,提升香港國際排名,奠定創科發展基礎。資金、人才、基建和政策到位,河套綱要明確方向,將於2025年助力香港實現新質生產力及國際創科中心的目標。
2025年去全球化  AI大有用武之地
作者:黃錦輝2025-01-07
在複雜地緣政治因素之下,筆者認為2025年全球對人工智能的需求將更加殷切。同時,人工智能耗電量高不容忽視,瑞銀報告因此亦提出去碳化的重要性。
敘利亞組新政府  內外勢力謀瓜分
作者:黃錦輝2024-12-31
敘利亞變天,反對派掌權。然內有派系鬥爭,什葉派遜尼派矛盾難解,庫德族獨立訴求未絕。外有美土角力,以色列虎視眈眈。新政府挑戰重重,和平之路漫漫。
創科商務流程亟待檢視改良
作者:黃錦輝2024-12-24
適逢政府正在為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進行諮詢,就上述問題,筆者建議政府重新審視創科資助及投資活動的管理結構,有必要時擴充管理專才團隊,提升政府對推動創科產業的新質生產力。
善用低軌衞星 打造智慧北都
作者:黃錦輝2024-12-17
北部都會區發展必須將建設通訊設施視為重中之重,以支援區內創科、商貿、教育,以及康樂和現代漁業的發展。而特區政府必須具備前瞻性眼光,將低軌衛星通訊普及化納入發展規劃,提升5G和未來6G的覆蓋率。
美政府效率部 《1984》現實版?
作者:黃錦輝2024-12-10
參考中國歷史,政府效率部功能似乎與明朝的東廠如出一轍。東廠(政府效率部)是一個皇帝(特朗普)任命的特權監察、情報機構,目的是偵查異見人士,以鎮壓反對力量。
發展高性能計算 助港建國際創科中心
作者:黃錦輝2024-12-03
超算中心的主要價值在於能夠將眾多不同規模的科研項目整合起來,以最有效方式分配組合使用計算資源。中國內地近年來建設了多個大型超算中心,深圳市亦不甘後人,它們的經驗和技術的確很值得香港借鑑。
魯比奧倘當美卿 勢面對重重挑戰
作者:黃錦輝2024-11-26
特朗普當選後迅速着手組建下屆政府的領導班子,首選忠於他的候選人,國務卿一職提名了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魯比奧。魯比奧以極端反華立場著稱,與特朗普的抗華理念不謀而合,但缺乏國際外交經驗。
馬斯克成美中橋樑 香港如何受益
作者:黃錦輝2024-11-20
不少經濟學者都預測,特朗普政府將一如既往持續打壓中國,甚至乎變本加厲。但特朗普的強力支持者馬斯克被外界視為立場親中,近幾年擴充其中國的生意。
趁美大選謀停火 以國宜借坡下驢
作者:黃錦輝2024-11-05
以色列於10月26日不顧美國的勸告,對伊朗德黑蘭的軍備基地發動空襲,這一行動造成至少4名士兵死亡,並被視為對伊朗此前發射導彈的報復。
以罔顧維和部隊 襲黎圖掌控中東
作者:黃錦輝2024-10-29
以色列軍隊襲擊黎巴嫩時不顧及聯合國維和部隊之安全的實際原因,筆者認為是內塔尼亞胡覺得聯合國敵視他,行為偏袒哈馬斯。
速建「AI+」生態系統 全面改革谷創新
作者:黃錦輝2024-10-22
筆者認為,特區政府應盡快制定「人工智能+」策略,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定位,整合現有的人工智能研發資源,確立發展目標。這將推動在香港建立一個整全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美以關係千絲萬縷 以押注特勝選?
作者:黃錦輝2024-10-15
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唇亡齒寒」,內塔尼亞胡在美國大選之前一個月關鍵時候在中東大動干戈,其目的顯然是要幫助特朗普當選,讓他當選後反過來幫助自己控制中東戰局。
善用模擬技術 預估啟德園盛事容量
作者:黃錦輝2024-10-07
香港推動盛事經濟,啟德體育園將是舉行盛事項目的一個新地標,希望政府善用新科技打造智能園區,在人流管理上也為市民和訪客帶來流暢、嶄新的體驗。
開拓應用環境 藉需求促創科產業化
作者:黃錦輝2024-09-24
政府是促進創科產業的催化劑,它的主要任務是打通創科生態鏈中各持份者之間的任督二脈,暢順「產、學、研」協作。除了財務資助,政府亦要積極地創造需求。
賀錦麗辯論佔上風 鹿死誰手難測
作者:黃錦輝2024-09-17
儘管賀錦麗贏了此一場辯論,但她絕對不能沾沾自喜,過分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已穩操勝券。且看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特朗普對希拉莉的結果,究竟鹿死誰手,仍難以預測。
「產學研」合拓創科 5難題如何解決
作者:黃錦輝2024-09-03
產學研1+計劃花費的是公帑,政府官員有責任做好把關工作,但申請者面對的實際困難,亦請當局深入了解,在可行的範圍內幫忙解決。
烏軍突襲俄領土 順得哥情「得」嫂意?
作者:黃錦輝2024-08-27
若然烏軍優勢能持續至11月美國大選的話,澤連斯基這局通買策略,既可「順得哥情」(共和黨特朗普),亦沒有「失嫂意」(民主黨賀錦麗),兩邊都討好。
巴奧彰文化之都 港辦「全運」怎部署
作者:黃錦輝2024-08-20
大會策略性地利用奧運品牌,向全世界弘揚法國文化之都,值得香港借鑑,例如在計劃明年的全運會及其他國際盛事時,有關組織可以多加入香港文化元素,推動「全運+盛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