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外評ESR

學校不久之前做了ESR,即大多數人口中的「外評」(External School Review,校外核實)。兩個稱呼顯示不同的價值取向,前者是評核,外來人員駐校評核學校表現;後者則是核實,到校檢視學校自評(SSE)結果。前者惹來被審核者的不安,後者可視之為某種服務!不過ESR視學人員掛著的是教育局委任証,總令人有某種權力的介入感,就在所難免。   近年教育事務不少都被政治化,而且往往都是專業化一方有敗陣之勢;談政治總是令頭腦昏熱,所以振臂一呼叫句響亮口號,集結人頭就是力量!但專業取向也非一無是處,如前所述ESR有不同的理解,或者真正的位置就是介乎兩個極端之間。換言之,ESR也有其專業的位置,並非過去多年來坊間文宣所渲染的那樣。   筆者曾經歷過舊制的科目視學的日子,曾借調參與質素保証視學(QAI),除了現在的「學校發展與問責」(SDA)政策底下之ESR外,也有報名參加過評核性意味較重的特別視學(SR);加上自己學校參加了ISO認証十多年,每年都要經歷一次認証公司派員到校做認証過程,所以被評的經驗不可謂不多。其實,外來人員站在一個稍為離開學校、但又有少許介入的位置,透過檢視文件、觀察和專業對談等過程搜証,有時亦會提供一些發現可供學校人員作為改進的參考。事實更多時是會有,局中人不容易感知到有所不足的發現。   教育界前線過份忙碌 現時實施的SDA政策細節可以從EDB網頁找到,簡言之因為公營學校用的是公帑,所以政府要監管及問責於學校;這個政策就是監管及問責的一種手段。據其描述,仍是以學校自評SSE為主,外評來訪只是確認核實學校的SSE結果。   SDA前奉行的是QAI。據教統局第七號報告書:「⋯⋯應通過校本管理、學校體系內各主要成員的合作,以及學校自我評估來保證學校本身的質素⋯⋯對教育署計劃引入總體視學模式,進行質素保證視學,表示歡迎」。(註) 由此可見,最初建議的機制是以自評為主,不過教育署引入昂貴的QAI並成為既有現實;後來又從成本角度再出發,回歸報告書建議的質素保証機制。但QAI的經驗已令前線人員從感覺上理解ESR就是QAI的延續,而QAI予人的感覺就是評核主導的視學!   當年QAI駐校視學隊伍人數眾多,駐校時間長達一星期,兩三個月前又要付運文件上教育署;加上受訪者除校內師生,更遍及校董校監和家長,確是來勢洶洶。結果惹來很大迴響。當年已留意到上繳文件往往比署方要求為多,因學校擔心有所不夠而影響評估結果所致。此外校內人員受壓甚大之說,部份也是來自校方管理層。當然最重要者,還是官威因素,以及教育界不慣被人評頭品足!十多年來的變化所見,文件要求大幅減少、多番強調外評的發展性功能、不時提著「如常運作」;這些正好反映當年的過猶不及。   學校使用公帑而要透明和交代,是應該的;外評人員與學校老師專業交流,藉此找出可供改善之處和互相學習,也是應該的。不過如前所述的「官威」卻因殺校陰影而揮之不去,若視學隊伍能夠如ISO認証機構那般以獨立機構執業,是否可以相對地減輕呢?   再者,交流需時而當前教育界前線卻過份忙碌,也是難以奏效的主因。奈何這又是涉及資源運用的循環思維!最難以處理的,莫過於社會充滿互信不足的氣氛,當雙方存有太多猜疑時,好事也變成壞事。   註:《優質學校教育》,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七號報告書。一九九七年九月。

學校不久之前做了ESR,即大多數人口中的「外評」(External School Review,校外核實)。兩個稱呼顯示不同的價值取向,前者是評核,外來人員駐校評核學校表現;後者則是核實,到校檢視學校自評(SSE)結果。前者惹來被審核者的不安,後者可視之為某種服務!不過ESR視學人員掛著的是教育局委任証,總令人有某種權力的介入感,就在所難免。

 

近年教育事務不少都被政治化,而且往往都是專業化一方有敗陣之勢;談政治總是令頭腦昏熱,所以振臂一呼叫句響亮口號,集結人頭就是力量!但專業取向也非一無是處,如前所述ESR有不同的理解,或者真正的位置就是介乎兩個極端之間。換言之,ESR也有其專業的位置,並非過去多年來坊間文宣所渲染的那樣。

 

筆者曾經歷過舊制的科目視學的日子,曾借調參與質素保証視學(QAI),除了現在的「學校發展與問責」(SDA)政策底下之ESR外,也有報名參加過評核性意味較重的特別視學(SR);加上自己學校參加了ISO認証十多年,每年都要經歷一次認証公司派員到校做認証過程,所以被評的經驗不可謂不多。其實,外來人員站在一個稍為離開學校、但又有少許介入的位置,透過檢視文件、觀察和專業對談等過程搜証,有時亦會提供一些發現可供學校人員作為改進的參考。事實更多時是會有,局中人不容易感知到有所不足的發現。

 

教育界前線過份忙碌

現時實施的SDA政策細節可以從EDB網頁找到,簡言之因為公營學校用的是公帑,所以政府要監管及問責於學校;這個政策就是監管及問責的一種手段。據其描述,仍是以學校自評SSE為主,外評來訪只是確認核實學校的SSE結果。

 

SDA前奉行的是QAI。據教統局第七號報告書:「⋯⋯應通過校本管理、學校體系內各主要成員的合作,以及學校自我評估來保證學校本身的質素⋯⋯對教育署計劃引入總體視學模式,進行質素保證視學,表示歡迎」。(註) 由此可見,最初建議的機制是以自評為主,不過教育署引入昂貴的QAI並成為既有現實;後來又從成本角度再出發,回歸報告書建議的質素保証機制。但QAI的經驗已令前線人員從感覺上理解ESR就是QAI的延續,而QAI予人的感覺就是評核主導的視學!

 

當年QAI駐校視學隊伍人數眾多,駐校時間長達一星期,兩三個月前又要付運文件上教育署;加上受訪者除校內師生,更遍及校董校監和家長,確是來勢洶洶。結果惹來很大迴響。當年已留意到上繳文件往往比署方要求為多,因學校擔心有所不夠而影響評估結果所致。此外校內人員受壓甚大之說,部份也是來自校方管理層。當然最重要者,還是官威因素,以及教育界不慣被人評頭品足!十多年來的變化所見,文件要求大幅減少、多番強調外評的發展性功能、不時提著「如常運作」;這些正好反映當年的過猶不及。

 

學校使用公帑而要透明和交代,是應該的;外評人員與學校老師專業交流,藉此找出可供改善之處和互相學習,也是應該的。不過如前所述的「官威」卻因殺校陰影而揮之不去,若視學隊伍能夠如ISO認証機構那般以獨立機構執業,是否可以相對地減輕呢?

 

再者,交流需時而當前教育界前線卻過份忙碌,也是難以奏效的主因。奈何這又是涉及資源運用的循環思維!最難以處理的,莫過於社會充滿互信不足的氣氛,當雙方存有太多猜疑時,好事也變成壞事。

 

註:《優質學校教育》,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七號報告書。一九九七年九月。

黃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