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破國際學校的迷思

多年來,國際學校備受本地中產階級、富商以及名人追捧,主因不外乎:它確實為一眾不滿本地教育的家庭,提供了另一種選擇;當然,其中也存在了一些人云亦云的因素。
封面圖片:國際學校是名符其實的西式教育。(Pixabay)
 
在國際學校工作十多年,對於相關的教學素質,筆者很希望可藉此專欄,發表一下個人見解。
 

國際學校備受追捧

 
多年來,國際學校備受本地中產階級、富商以及名人追捧,主因不外乎:它確實為一眾不滿本地教育的家庭,提供了另一種選擇;當然,其中也存在了一些人云亦云的因素。
 
筆者曾在前兩篇文章裡,分別提到過對於香港語言教育,以及本地教育制度的批評。我認為:儘管本港始終關注雙語教學,這裏的學校,歷經多年的反思改革,相比許多其他地區,也算是完整;可是,從近年累積爆發的民怨和一連串社會事件看來,本港教育正面臨「教不嚴、師之過」的道德難關;於是,禮失求諸野,有關其他國家的制度就被紛紛引進,不同體制的私立學校便應運而生,近日的焦點便放在芬蘭。
 
從上述的困局看來,具規模的國際學校在英語教學、個性塑造、創意培養等幾方面,的確彌補了本地學制的不足及漏洞。筆者有一位同事,今年把孩子送進我倆任教的國際學校;一天飯後閒聊,獲悉其千金在英語閱讀與理解能力方面大有進境。筆者根據自己平常觀察,也發現國際學校裡的大部分學生,要是認真對待某位老師/某項任務,其應變能力、創意表達以及英語水平等,確實比本地一般學生優勝。然而,是否達到這幾項要求後便可一勞永逸?
 
讓子女讀國際學校,同樣要付一定的代價。
 
首當其衝的,一定是中文(非華裔家庭可以不算)。目前為止,本港大部分的國際學校俱以英語為教學語言。口碑最好的,中一也得唸本地小六的中文課程,程度相差最起碼一年以上;當然,要是家長選讀雙語並重的學校,這方面可能不是問題。至於中文方面的落差對孩子日後的影響,已經有過太多的評論發表過,筆者就不再班門弄斧了。只想強調一點:如今中國內地與香港,不單在經濟方面已拉成均勢,就連港人往昔引以自豪的英語水平,目前跟大陸的名校相比,也不一定存在明顯優勢了。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未來要是只靠英語一門外語,幾乎是死路一條!這點對於許多香港家長來說,依然是一大盲點!
 

學生的求學態度

 
除了中文,數學也是另一個要準備犧牲的學科。本地數學比不上新加玻,即便是相對內地,以及一些鄰近國家如韓國、日本等,也存在一定的距離。國際學校的數學程度就更不用說了。近年有學校考慮到這點,結果採用了新加玻教材,算是明智之舉。數學方面的落差,主要怪制度:很多學校都讓班主任兼教數學,如果碰上一個數學好的老師,那是福氣;要是碰到只是以教英文為主的,數學便往往淪為「次等」科目。有空便教,沒空拉倒。
 
我個人認為:在補習社林立的香港,要是家長肯投資教育,孩子又肯學習的話,上述的學科問題都不是最重要的;最讓我擔憂的是:學生的求學態度。平心而論,在具口碑的國際學校裡,肯下苦功的學生,一點都不比本地的名校少。如果再配合他們本身已有的優勢,那簡直如虎添翼,前途一片光明!
 
但關鍵是:這樣的學生在比例上有多少?此提問並非吹毛求疵:青少年受朋輩的影響,絕對比家人的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國際學校本來就是名符其實的西式教育,老師的管教方式通常是把原則給說了,但是做不做、怎麼做的責任往往在學生自己身上。這種方式本身沒有問題,但是放在亞洲家庭長大的孩子身上,並不一定管用──這當中牽涉的並非對與錯,而是在文化相異的條件下,東施效顰,效果適得其反。
 
如此一來,讀者可能會問:那麼,國際學校裡的狀元是怎麼來的?依筆者觀察,天生具過人處者有,也有許多是家庭精心培養出來的成果,但最普遍的,往往是在本地英文小學讀完小六,七年級(本地學制裡的中一)才進來的。此種做法比較大膽,也比較新──有關家長的想法是,讓孩子先從本地學制中習得較強的學術基礎和逆境情商,在學童建立了自己一套世界觀以後,再讓她/他進相對自由的教育體制中,鞏固其語言、應變以及表達能力。百花齊放,每個孩子俱有個人長短,人生路漫漫,家長要做的,是先了解自家孩子的特質,跟他們訂好原則和大方向,在抉擇的過程中盡量聽取他們的心聲──如此作出的決定,就是明智、英明的決定。

張海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