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香港是我家嗎?」,這可能是很多人的疑問?(Pixabay)
無「豕」不成「家」
本欄在上文(2016年12月19日)以「香港,仍是我家嗎?」為題,帶出了移民海外再次成為港人的新興話題,提出了「香港是/不是我家」的論述。問題既然帶出了,自然有責任提供答案。唯「香港是/不是我家」端視我們如何理解「家」這個概念。
「家」,甲骨文是從<從。「家」,一般看法是「會意」字,亦有以為是「形聲」字。本文從俗,採「會意」義。,「宀」,房屋也,此《説文解字》以為家,居住的意思。據文字學家考證形態像一口胖胖的豬。再看較甲骨文後出的金文,這隻動物多了一條尾巴,就更像豬了。
豬很早以前已為人類所飼養。按人類的發展,蓄養豬隻標誌著人類從遊牧田獵生活發展至農業定居文化。要定居,食物一定要有保證才行,養豬就能為人類提供食物、間接為人類帶來安全感。於此而言,「家」除了是居住之處所外,似乎還可為居住者提供心理安全的慰藉。心裏有所依,這個「家」自然有一種溫暖的感覺,無「豕」不成「家」的道理就在這。這是「家」的傳統義,隨著全球化的極速發展,「家」意義似乎有了新的元素。
何處是吾家
21世紀,第二個十年倏忽已過一半,全球化這架穿梭機愈開愈快,覆蓋率已從歐美貿易強國延伸至地球大部份角落。國與國的實體距離好像愈來愈接近,當然,人心的疏離是另一回事。近十數年地球子民在不同地區或國家間的流動與交往可能較千百年的總和還要多。不同國家、地區人民往他國唸書、工作及生活的數字不斷增加。曾幾何時「安居落業」是祖父輩乃至我輩追求的夢想,現在已為年青人棄之如敝履;以往「離鄉別井」總帶着生離死別之愁緒,現在嘻嘻哈哈,只是「瀟洒走一回」。
所以,在全球化發展的話語下,家的功能既有傳統義,亦有嶄新義。家既是一個有安全感的居所、亦是一個能提供有發展機會的地方。在一己現實的層面,何處有升學、工作的機會,何處就是一己的家。家的功能轉變了,界址也變得含糊,奉「地球村」口號為圭臬的更以為地球就是我的家。按此邏輯推論,香港是地球村一部份,香港當然是我家,也是無數地球村村民的家。
本土價值、全球視野
以上論述是理論,實際上香港人又怎樣看香港這個家?
「將來會在那裏生活?我家在那裏?」近來每與年青人閒談,總愛與他們談論這些問題。答案除了香港、中國、外國某一個特定國家外,更多的是選擇不知道⋯⋯
「為甚麼不知道?」
「很想出外闖闖,很想親眼看看世界⋯⋯」
「不想念家嗎?」
「沒怎麼想過。」
「不念掛親人嗎?」
「當然不掛念,每天也和家人『見面啊』!而且交通這麼便捷,有事隨時也可回來!」
對於乘載着全球化航班的香港年青人來說,升學、工作、旅遊的地方散落在地球不同界域。有些一去不返,有些只作短暫停留;亦有為數不少的選擇去去返返。每年往返台灣、南韓、日本的次數竟較往天水圍、西貢、離島的為多!不全然是旅行,可以是長達一兩年的工作假期;更可以是進修再進修。
青年人是這樣,成年人又如何?因工作關係,半年來已有幾位接近退休年齡朋友詢問往台灣居住的可行性。
「移民嗎?」
「可以是,也可是這邊住幾個月,那邊住幾個月。」
「不遠嗎?」
「較去鴨脷洲還近!」港島地鐵南區線通車前,住在元朗的朋友如是說。
個人經驗有限,但見微知著,在全球化的雨傘下,家的論述主調已由本土(Local)轉向為全球(Global)。本土與全球的微妙關係,社會學家早已察覺並另立新詞稱為 Glocal,中文譯名還沒統一,有譯作「在地全球化」、「本土全球化」等。新詞新義新現象,身為教育工作者又應怎樣為孩子們建構這種「在地全球」文化?
Glocal 這個新詞是由本土及全球構成,若以數學公式表達,即如下:
Local + Global = Glocal
所以「本土全球」教育模式實離不開「本土」及「全球」。何謂「本土」?這個詞語在現今香港常被扭曲,有謂「本土」即「港獨」只屬捕風捉影的炒作。本土可簡單概括為根源地,這個根源地不是單一的,可指祖籍、出生地、常居地,乃至工作範圍等。教育的昇華是價值的培育,「本土價值」教育應是培育孩子對生命交流的每一個處所含有感激之心。要愛你的家、愛你的學校、愛你的社區;推而廣之,以至愛你的國家、愛你的民族、愛我們的地球。但這種愛不可只從狹隘、單一的角度出發,而是要透過「全球視野」才可完全實現。「全球視野」是一多維的角度,國與國的關係是多邊的,人與人的交往是多元的。在全球視野下,議題需具全球性,如環保、可持續發展,文化融合等。今後教育,「本土全球」價值是不可或缺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