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己?為人?

儒家的三綱(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人生追求的階梯,修身連結「窮則獨善其身」的內修與「達則兼濟天下」的外治。今天的學人,卻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封面圖片:中國人故有的民間思想是「三歲定八十」,所以年輕時的學習是重要的。但學些什麼?怎樣學?是箇中要素。(Pixabay)
 
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脩身以求進也。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脩身利行,秋實也。 (《勉學》顏氏家訓·顏之推)
 
顏之推是南梁、北齊和隋三朝為官,袁衷認為「六朝顏之推家法最正,相傳最遠。」(袁衷·《庭帷雜錄》)「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中國人故有的民間思想是「三歲定八十」,所以年輕時的學習是重要的。但學些什麼?怎樣學?是箇中要素。
 

香港的「德智體群美」

 
香港在殖民時從未有就教育訂下目標,1999年教育統籌委員會修訂教育署1993年的教育目標訂下了整體教育目標,要「讓每個人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個性的發展, 使其一生能不斷自學、思考、探索、創新和應變,有充分的自信,合群的精神,願意為社會的繁榮、進步、自由和民主不斷努力,為國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貢獻。」而「教育目標首要達致的重點是培養學生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1999《建議的教育目標》)
 
香港回歸快20年了,回歸後的香港教育培訓了不少人才,但也培訓了不少引起動盪的忿怒青年。20世紀末推出的教育目標要青年人進求卓越,要比別人強,但「人比人,比死人」,每人都會有自己的強項,也有自己的弱項。學校教育要比較的總是那些科目,筆者在學時,理科學生總是男的多,語文能力高的多是女生;到如今,情況相差不多。教育目標訂下了,但在運作上卻未有配合的科目政策:「德」是潛移默化的工作,家長、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但家長營營役役,為口奔馳;教師「服務」學生,完成課程,要留意學生喜惡,若是太多制肘,則會換來不少投訴;政府推出的德育教學政策是「洗腦」,在政治不合作的社會推動不了,個別學校能透過宗教教育來宣示應有的價值觀,沒宗教信仰的則不太容易,只能靠校方的堅持。
 
中學階段,學生要追的是 DSE,「智」就只有中、英、數和通識,在五科最佳成績的局限下,學生們最多多選一至兩科,在時間及愛逸惡勞的促使下,所選的科目都會是較易學習及處理的,如: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地理⋯⋯等,傳統的生、化、物有一定的學生選讀作為入大學的目標學科。「體」、「美」是爭議較少的,香港學校普遍推行的一生一體藝也見功效,體育項目在國際比賽中常見成積,美術和音樂也常有喜悅,但要出世界級的體、藝名家則仍需政府或有心人士的支援。香港的體、美教育着重於技能層面的培訓,對體、美人格品性形塑、人文素質涵養的高階目標,仍在企望。
 
「群」育的目標是使人們能夠透過生活的體驗,建立健康、積極的人生價值觀,明白人際與自然關係及處事之道,進而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服務社會,達到立己立人的理想。(維基百科)在「贏在起跑線」、「3322」、「五星星」的競爭壓力下,青少年人不容易找到自己應走和能走的路向,加上家庭成員的疏離、生活節奏的急促、朋輩的影響、在一些異化的社會衝擊中,青年人容易受到感染。「佔中」與「旺角騷亂」 多少看到青年人有着歌德與席勒般對社會的不滿與反專制思想,但香港的青年人卻未能這腔熱情轉化為動力,發揮自己的「小宇宙」,成就自己。
 
儒家的三綱(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人生追求的階梯,修身連結「窮則獨善其身」的內修與「達則兼濟天下」的外治。今天的學人,卻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鄧兆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