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別人、尊重自己

學問,學「問」,學懂如何發問是學習的主要策略,但現時的學生多的是不會發問,身為教師只有授業,解惑談不上,傳道更不是升學業的鑰匙,學生沒興趣,教師又能怎樣?真的看重了傳道,教師面對的可能是學生及家長的投訴了。
封面圖片:議會中常見肢體衝撞的畫面。(亞新社)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春秋時代,孔子身為有教無類的老師,從論語孔子回答學生提問來看,孔子的教導會因應學生的能力和需要而有所不同,基本是培育學生的正確價值觀,雖然部份學生不為孔子所愛,但各人都因着孔子的教導而各有所成。孔子的學生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都能貫徹儒家思想核心的體仁、修禮、行道的重點,孔子是以傳道為教學重心,因人施教是策略,有教無類是實踐傳道的落地工作。
 

香港的傳道、授業、解感

 
殖民地時代的香港,在緊絀的物質條件下,人與人的接觸是頻繁的,左鄰右里大多互相認識,互相幫助。家庭中每一份子對家都負有一定的責任,那個時候,兄姊要負責照顧弟妹,「三斤孭二斤」、買餸煮飯、洗衣服、「樓下閂水喉」時到街喉輪水⋯⋯是當時的日常工作。頻繁的與人交往,讓當時的青少年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對長輩、平輩應有的基本禮貌,對陌生人應如何對答,對有需要的人要如何相助,各人心中都有一個相若的標準。
 
當下的科技一日千里,人與人的關係則愈來愈疏離,住在同一幢大廈的固然不大相識,住在同一層樓的左鄰右里,相識的也不多。夫妻一天相對的時間有多少?一家人每天能有多少時間相聚、互相關懷?又有多少能在家中一同吃飯,飯後互道一天的經歷、悲喜憂樂、共敘天倫?人與人的疏離限制了人與人的交往,缺乏了人與人相處的機會,減少了人與人間互相尊重的練習,人與人間的磨擦便容易產生。
 
以孝著名的曾參,他的妻子有天要離家,兒子拉扯着不肯讓她出門,她哄着孩子說回家給他豬肉吃。當她回家時,見曾參磨刀要殺豬,便出言阻止,說只是哄孩子,不是當真。曾參對她說:「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見韓非子)曾參於是殺豬。
 
從前,年青人的學習多是通過模仿父母長輩、師友,多少總有些人的元素。今天的年青人,學習與知識很多可從互聯網上擷取,娛樂交友亦在虛擬世界中進行,青年人缺乏了人與人的接觸,沒法建構人與人的相互尊重,網上所見多是譁眾取寵、非禮出位的行徑,青少年人在沒有成年人面對面的提點下便爭相仿傚,以為這些行為可以達致他們的訴求。何況在常見的新聞報道中,香港至高的立法機構會議時,青少年們見到的多是議員的衝擊行為,對政府官員的不禮貌及醜化,對敵對黨派的惡言相向、謾罵。雖然報道新聞無可厚非,但報道的模式多少有了些傾向,年青人便以為可以如是發洩個人的見解,對人對事的處理便如此而行,人與人的相互尊重便蕩然無存。
 
立法會的會議,議員的發言對象應為會議的主席,議員對官員發言若有不滿,應向主席提出,要求政府官員完滿解釋,但議員卻以搶奪官員的發言資料來發洩不滿,議員於是被要求離開了會議場地。身為議員的職責,應是設法協議解決會議議題,而不是一言不合,胡鬧發洩,衝擊他人,離場不議。議員沒有尊重自己議員的身份,沒有尊重議會的規則,沒有尊重他人的發言權利,更遑論尊重他們敵對的與會人士。當一個議員扯下了他個人的尊嚴,以發洩為議論策略,他又如何為市民喉舌,為人民爭應得的福祉呢!
 
學問,學「問」,學懂如何發問是學習的主要策略,但現時的學生多的是不會發問,身為教師只有授業,解惑談不上,傳道更不是升學業的鑰匙,學生沒興趣,教師又能怎樣?真的看重了傳道,教師面對的可能是學生及家長的投訴了。
 
人要自重,行事為人要注重自己的言語、態度、行為、方法,身為教師的更應以身作則,要維護孩子的尊嚴,建立孩子的自信與自尊,古語有云:「貌輕則招辱。」身為教師工作者,對未來教育的路向要多思量。

鄧兆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