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至於梁特首,功成身退,出任國家領導如全國政協副主席,也屬一個合適安排。(亞新社)
在立法會選舉的結果出爐後,「選委會組成」及「特首選舉」自然成為近日最熱門的話題。我翻看近日報導,下列人士受注目的較多,包括:曾俊華、曾鈺成、林鄭月娥、梁錦松、葉劉淑儀。有人說,下屆特首不出上述各人,我個人則會加入張炳良在考慮之列。
若細心分析,上述人士除曾鈺成外,都曾經或是現任政府司局長,政治歷練豐富,而曾主席是本港最大政黨的創黨主席,也在立法會內工作多年,政治智慧亦眾所皆知,可以說,以上不論誰人出任特首,我個人都表歡迎。我希望除出任特首的以外,其餘各人若能出任行政會議成員,或成為下屆政府司局長,港人定會拍爛手掌,至於梁特首,功成身退,出任國家領導如全國政協副主席,也屬一個合適安排。
「查一查、比一比」
今天看到明報一篇專欄文章,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先生寫的,題曰:「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對其中一些內容,我有一些意見。(首先我聲明並不認識張先生,引用文章句子未經其同意,但此文亦只屬抛磚引玉, 引起討論之作而矣)
(一) 張先生談及特首選舉,說:我們應對傳言中某些人,「踏實地聽其言,觀其行;查一查,比一比。」(文章最末語),對此,我是同意的。
我個人希望也相信,最後入閘的候選人最多是2-3人,好處是營造了競爭,也不致太分化,勝出的能以較高票當選,對形象及日後管治也有好處。當然,主觀願望與客觀事實是否相符,有待驗證。在之前,大家(包括擬出選者)能用查一查,比一比的態度,多思量,練習一下如何抉擇也是好的。事關將來政改後或有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機會,如何運用手中一票,是需要學習的;查一查,比一比,運用思考,比服從長官意志好,也是民主的體驗。
「聽其言、觀其行」
(二) 文中張先生也談及「聽其言,觀其行」,他說「……那過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言論都有案可稽,大家都可以翻看資料。看看他們過去對所有政治和政策的立場如何,是吾道一以貫之,還是「忽然乜乜,忽然物物」。
對這點,小弟卻不敢苟同,首先,我聲明,我對所有熱門人選都認識不深,也沒有深究誰人有「忽然乜乜,忽然物物」之舉。但我是一個基督徒,在學習過程中了解人會變,十二門徒中出了一個出賣耶穌的猶大,追殺基督徒的羅馬長官,掃羅,可以變成殉道者保羅。就算佛家也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語,襌宗「頓悟」,也覺今是而昨非,拿十幾年前甚至幾十年的言論,判斷其「忽然乜乜,忽然物物」,會否有點兒鼓勵大家尋找黑材料之嫌?對此我有些擔心。
當然,人民的眼晴是雪亮的,一切挑戰也可以是我們的考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