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Mar 29 2025 15:56:3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淺談AI:中國以人為本的理念

在全球AI模型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中國堅持以「以人為本」的原則發展AI產業,期望在未來,成為全球AI創新中心,向世界展示「智能向善」的中國實踐。

在如今數字浪潮洶湧的時代,人工智能(AI)成了改變全球競爭局面的關鍵因素。中國在發展AI的過程中,一直堅持「以人為本」,不僅努力在技術上尋求突破,2025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到讓AI造福老百姓,推動社會進步,書寫智能時代的人文故事。

AI的發展歷程:從萌芽到爆發

AI(定義)就是通過電腦或機器來模擬人類智能的技術。它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1、萌芽期(20世紀開始):神話故事裏的機械人,為AI的誕生提供了最初的靈感;
2、概念確立(自1956年):1956年「人工智能」這個概念正式確定,標誌這門學科誕生了;
3、首次低谷(1970年往後十年):那時候硬件太貴,限制了AI的發展,讓它進入了一段低迷期;
4、復甦應用(1980年之後):象棋AI走出實驗室開始應用,AI也由此踏上了實際應用的探索之路;
5、數據驅動(2000年起):互聯網帶來了海量數據,為AI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6、爆發增長(2010年至今):圖形處理器(GPU)算力變強,再加上「大模型訓練」,讓AI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

DeepSeek的技術進步大,成本低,在處理多種信息和解決複雜問題上表現不錯。(Shutterstock)
 

AI的技術與應用

從技術角度,AI可以分成「反應式機器AI」、「有限記憶體AI」,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心智理論AI」和「自我識別AI」。從應用方面分類,有「識別型AI」(比如語音轉文字、人臉識別解鎖)、「分析型AI」(像預測金融市場、評估電商銷售)、「生成式AI」(例如創作繪畫、製作視頻)。這些不同類型的AI,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應用體系,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全球AI模型競爭很激烈,主要的模型仍以美國比較多:

  1. ChatGPT(美)的功能全面,應用範圍廣,在聊天、創作內容方面用得很多;

  2. DeepSeek(中)的技術進步大,成本低,在處理多種訊息和解決複雜問題上表現不錯;

  3. Claude(美)的處理文本能力強,擅長數據分析和生成文檔;

  4. Midjourney(美)在圖像生成方面很厲害,對設計和藝術創作幫助很大;

  5. Runway(美)能把視頻生成和編輯合在一起,方便製作創意視頻。

這些模型體現了AI技術的多樣化發展,也顯示出全球AI競爭有多激烈。

中國AI發展的戰略規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加快發展AI等新的生產力,推動「AI +」行動,讓AI和各個產業更好地融合。這和中國AI的整體發展規劃是一致的,既用AI推動產業升級,又堅持「以人為本」,為AI助力經濟、改善民生指明了方向。

戰略目標:2020年,在技術和應用上和世界水準相當;2025年,在理論上有突破,部分領域領先,成為經濟轉型的推動力;2030年,建成全球AI創新中心。

發展路徑:重點關注「大模型技術運算、智能經濟轉型、增進民生福祉、安全可靠治理、塑造國際規則」,推進「技術攻關、場景應用、生態建設」一起發展。比如在智慧城市建設中,AI可以在交通、醫療和教育等領域改善民生。

治理倡議:中國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註),宣導AI發展要以人類共同利益為重。用隱私計算、區塊鏈等技術來保證數據安全,防止AI被亂用,在創新技術的同時,也注重倫理規範,讓AI發展得安全可靠。

中國AI發展會一直把「人」放在中心。在技術上,不斷攻克大模型等關鍵領域;在應用上,讓AI和民生、經濟、治理結合得更緊密,讓城市更智能便捷,醫療和教育更公平;在全球治理方面,踐行「智能向善」,打造一個公平安全的AI發展環境。當AI的理性和「以人為本」的溫暖融合在一起,中國一定能在AI的浪潮中,創造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新局面。未來,技術和人文共同發展的中國,會借着AI的力量,走向更智能美好的明天,向世界展示「智能向善」的中國實踐。

註:2023.10.20,《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倡議發展人工智能應堅持「 以人為本」理念,以增進人類共同福祉為目標。

原刊於《文匯網》,本報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