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2016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日前完成點票。(亞新社)
教育界選委會委員選舉塵埃落定,30個席位全數由具泛民色彩的名單取得,所屬單位是全港至大的教師工會。排30位的比31位的多出12,000多張票。說是全面壟斷亦不為過,這反映了什麼問題?
予取予攜的背後
一如教育界立法會席位,一向由該教師工會代表勝出,實則反映在教師心中,其代表性牢不可破。姑勿論30人名單當中,半數是退休人士,小學界幾無在職校長、教師,有退休十多年的仍在名單之中;幼稚園界則只有一校長、一教師、一總監。更有甚者,名單也包括該單位的工作人員(幹事)。表面看,和對手比較,前線教工數目遠遜,再想深一層,為何偌大一個9萬名會員的組織,不能派出更多前線教工出選?且慢,即管如此,也能大幅度拋離對手取勝,可見教師同工投票的考慮,只是着重這個組織的標誌,而不是個人的質素,即所謂認會不認人也!
當然,其他隨其後排31至40席,有5,000多至8,000多票的參選者,他們的所屬組織並沒有鮮明地提出ABC(堅拒梁振英連任特首),亦沒有提及很多教師權益的爭取。比如筆者所屬的教評團隊,提出12項教育及社會議題,主要是針對教育施政的,真正兼及教師權益的只有一項(教師任教滿十年可獲有薪進修假期)。
當前教師群眾仍是恐共、反共居多,正如地方直選中非建制與建制票數比例為6比4,在教師當中也許為7比3吧了。再加上鮮明地維護他們權益的主張和往績,他們投票的傾向性也就極之明顯了。
不容忽視的棄選者
教育界選民近9萬,此次有3萬左右投了票,其他不論出於什麼原因不出來投票,都是應該重視的。即是說,工會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動員,當然作為其對手的組織也盡力拉票,結果也只是比去屆多了1萬票。是明知工會必勝所以不出來投票,抑或認為這是小圈子選舉,而不齒泛民派也要爭位,好像既反對功能組別立法會席位,但又派人參選一樣,其偽善面目難動員更多群眾投票?
另一群不容忽視的,是沒有選教師工會的教師,為數在近萬名,他們有些沒有全投工會名單,更多的是投予他們心儀的非工會代表。以往選委選舉,工會未有試圖壟斷全部席位,故這批教師心儀的代表也能當選選委,例如教評團隊中的何漢權及本人,便從首屆做起直至上一屆,這次何取8,000多,本人取近6,000票。把不同傾向的教育團體代表全然摒除在選委之列,把這些團體推向工會的對立面上,長遠而言,有什麼後果,這也是值得深思的。
過往非工會派的選委,在當選後一定會主辦選舉論壇,讓參選特首的候選人闡明政綱,接受教育界的諮詢,又把從調查得出的訴求向候選人提出,促使他們放進教育施政的政綱內。其後會視乎候選人的表現及政綱決定提名與否,及投予何人。就如去屆,教評團隊的三位選委,沒有綑綁式投票,有提名及投票予梁振英,也沒有提名及投票予他的。
這次30席全為工會所取得,教師群眾應關注一下究竟他們當選後有何行動,會和特首候選人互動嗎?有發動教師去表達意見嗎?抑或與其他當選的泛民代表那300人捆綁一齊,以政治掛帥,策略性地提名和投票?
群眾,至少是群眾的一部份,眼睛是雪亮的。跟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