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新冠患者如何恢復呼吸能力?

很多重症新冠患者需要進入加護或負壓病房,並使用氧氣機協助呼吸,這個時候,提供物理治療便要非常小心。當病人身體狀況改善,我們仍可以做一些措施,幫助病者盡快恢復自行呼吸的能力。

承接前文:〈物理治療師如何協助長新冠患者?〉

疫情初期,曾流傳有人在街上或商場突然暈倒的影片,筆者不清楚影片的來龍去脈,但肺炎病人的確有機會因缺氧而頓時間失去知覺。人在靜態下其實沒有使用肺部最大功率,換句話說,只用一邊肺,人也能存活。即使肺部功能出現問題,肺炎患者早期也不會立刻出現呼吸困難的徵狀。

「快樂缺氧」是什麼?

當血液中的氧氣濃度逐漸下降至臨界點時,整個人便會缺氧倒下,這種情況被稱為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或 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快樂」當然不是指缺氧時心情愉快,而是要突出這種慢性低血氧症狀在發生前沒有明顯先兆,直至後期才出現呼吸急促等反應,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一旦病發時獨自一人進入昏迷狀態,便很容易失救致死。

受病毒感染下出現水腫或纖維化,會使到肺部喪失交換氣體的主要功能。現在大家都知道要使用非入侵性的血氧儀監測血氧含量的變化,一旦出現急劇下降至低水平便要小心,假如血氧低於90%是危險警號,建議到急症室求醫。

如何幫助患者恢復呼吸能力?

很多重症新冠患者需要進入加護或負壓病房,並使用氧氣機協助呼吸,這個時候,提供物理治療便要非常小心。當病人身體狀況改善,我們仍可以做一些措施,幫助病者盡快恢復自行呼吸的能力。

例如,協助意識清醒的病人以俯卧(phroning)的姿勢呼吸一段時間,使到肺部更有效地擴張,增加肺氣量,同時讓病人紓緩不適。情況就像田徑選手完成賽跑後,很自然地彎着腰深呼吸,因為臉朝下時可以減低胸腔壓力,同時左邊肺下葉不需要承受心臟的重量,改善肺擴張功能。更重要的是增加橫隔膜向下(腹腔)和向後(背部)的移動幅度,從而使更多空氣進入肺部,想起來金庸小說中歐陽鋒那種俯在地上吐納的蛤蟆功,其實也有點根據!

面對有些不能夠作完整俯卧姿勢的病人,也可嘗試用類似急救中常見的復原卧式的3/4俯卧方法。但無論是否有特別需要,應該盡量減少俯卧姿勢可帶來的風險,例如用多條毛巾或軟枕來支撐病人的上身、肩膀和腳部,避免壓向耳朵、臉頰、胸骨、手肘、臀部和膝蓋位置;也要檢查壓力是否分散,避免集中在鎖骨、膝蓋等受力點。

呼吸運動好處多

當病情轉趨平穩,病人的意識清醒可配合治療師的指示,就可以幫助他們進行簡單的胸肺物理治療。其實任何年齡的人士都應該多進行呼吸運動和呼吸肌肉群的強化訓練,提高身體吸收氧氣的能力,促進新陣代謝率。以下是幾項老少咸宜的呼吸練習:

胸廓擴張運動:胸廓即由胸椎、肋骨、胸骨組合成的骨架結構統稱,功能好比為心肺等器官提供一個「保護罩」。病人長期卧牀不動,使到肌肉緊張收縮,便會阻礙胸廓的活動能力,影響肺功能。胸廓擴張運動集中鍛鍊上身肌肉(大胸肌、斜方肌和提肩胛肌等),從而改善胸廓活動和肺泡擴張能力。

腹式呼吸法/橫膈膜呼吸法:這種呼吸法與普通的深呼吸相似,能改善橫隔膜功能,首先放鬆身體、頸部和膊頭,可選擇在梳化或飯桌椅子自然地坐着,腰微微用力挺直,雙手放在腹部,用鼻子深吸入空氣至胃和腹部明顯擴張,以口呼氣。平常呼吸很多時間不會等到腹部澎漲便呼氣,深呼吸的分別便是要專注自己保持吸氣至肚皮隆起,確保有充足的空氣進入肺葉。腹式呼吸加上肩膀上下擺動,便能同時訓練呼吸肌肉。

長者或肺部受到感染的患者,其負責呼吸的肌肉會開始衰退,呼吸也會變得淺促。很多人以為肺葉下方的橫膈膜是呼吸的主要肌肉,其實肋間肌才是主導呼吸的運作。肋間外肌負責擴張胸部吸氣,內肌控制胸腔呼氣。要訓練肌肉可選擇站立,慢而深地吸氣同時抬高肩膀拉後旋轉,呼氣時放鬆雙肩回復完位。你會發覺胸腔壓力變細,可輕鬆地吸入更多空氣,不信你可以試一下膊頭放鬆相手垂低,跟膊頭向後拉高,後者的呼吸深度明顯有改善。

噘唇呼氣法:緩解呼吸困難和氣促,增加氧氣攝取量和暢通氣道。坐姿跟深呼吸相若,用鼻子深吸入空氣至腹部鼓漲,呼氣時嘴唇像吹洋燭或口哨, 緩慢地盡可能地將空氣排呼出至腹凹下,使到呼氣的時間比吸氣長兩倍以上,目的是把肺部小支氣管的二氧化碳排清。

打瞌睡式呼吸法:結合運動和深呼吸,吸氣時高舉雙手張開,好像伸懶腰,配合張開口吸入大量空氣;雙手放下時呼氣及微笑。這個連環動作有助增強手臂和肩膀的協調和增強力量,同時還可以使到胸部肌肉得到伸展,並使下腹橫隔膜有擴張的空間。

瑜伽呼吸法:很多人參加瑜伽班都會學到盤膝打坐,再以手指放在一邊鼻孔左右交替方式吸氣,據說有助清除肺內積聚的毒素和分泌液增加血含氧等功效。

投書者簡介:

彭俊耀,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聖公會福利局轄下診所高級物理治療師、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永久會員;曾於威爾斯親王醫院工作20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學士、手法物理治療理學碩士、物理治療健康科學博士。曾於多份國際期刊出版文章,議題包括超聲導航幹針、老年膝關節退化和三維立體動作分析,以及多次受邀於醫院管理局大會、澳洲睡眠質素會議及亞太復康會議中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