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的孝道──從福建小學推行「孝道」課程一事說起

有關孝道的論題,涉及兩個層面,一是現代社會是否需要推行孝道,二是應該如何執行,前者是價值原則,後者是具體細節。分清兩者之内容,辨清兩者之主次,有助我們對於該事件之深入了解。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福建附小)在9月1日開學日,推出「孝道」主題課程,包括為父母剪指甲、按摩及下跪奉茶,引來社會不同回應。該校校長專門撰寫公開信,稱該措施之目的,是希望學生「走出自我、關注父母」,也表示校方會不斷改進具體形式。唯此公開信未能釋疑,爭論依然,社會上也未達共識。

傳統社會的孝道,在本地社會居然引起軒然大波,爭議連連,某類反對者甚至將之稱爲「奴性教育」。以上諸般現象,倒值得深入探討。

探討的方法有兩條路向,一是辯論方式,根據那些思路有問題的觀點,予以一一分析,耐心/費力解釋;二是直奔主題,探討為何孝道在現代社會如此式微,如此淪落。在找出原因,認清現實後,再釐清某些思路頗有問題的觀點。

本文將採取第二種思路,因爲能夠深入探討孝道問題的核心,也更具建設性和現實意義。

孝道問題的本質

有關孝道的論題,涉及兩個層面,一是現代社會是否需要推行孝道,二是應該如何執行,前者是價值原則,後者是具體細節。分清兩者之内容,辨清兩者之主次,有助我們對於該事件之深入了解。

在第一個問題上,稍具社會常識的人,都很清楚答案何在;每一位現代父母,更清楚答案何在。在傳統社會視爲理所當然的孝道,在現代社會已經相當式微,跡近淪落;本來天經地義的價值觀和相處模式,在現代社會卻步步艱難,成為稀罕事。

例如在一個2019年的問卷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受訪初中生不懂得對父母感恩,不明白自己對父母的責任,更欠缺自重自愛的意識。

為什麼導致如此現象呢?一切得從孩子的心理本質說起。

2019年一項問卷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受訪初中生不懂得對父母感恩。(Shutterstock)
2019年一項問卷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受訪初中生不懂得對父母感恩。(Shutterstock)

孩子之心理本質

什麼是孝道?孝道包括了基本禮貌、待人禮節、尊重和感恩父母。當然更進一步的是,對父母作出相應的回報。

以上的諸般項目,均包含着一個極為重要的前提──「我們」。這個「我們」,包括了朋友、師長、長輩,當然也包括了父母。一個活在孤島上的人,根本不需要孝道,因爲這裏只有「我」。所以說,孝道的基本前提是承認他人的存在,將之視爲需要有禮、尊重及予以感恩的對象。

從「我」到「我們」,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成長過程,也是孝道產生的基本條件。

說到這裏,我們必須了解兒童的心理本質。西方近代最為重要的心理學家包括榮格(Carl Gustav Jung)、弗洛姆(Erich Fromm)、皮亞傑(Jean Piaget)和阿德勒(Alfred Adler)等均質疑兒童本質單純的前設,一致認爲兒童的心理發展是「生物性和社會性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前者比重極大,從而歸納出兒童具有「自我中心化」的心理本質。

簡單的說,就是自私。幼兒只懂得「我」這個概念,而「我們」是經過後天教育,才可形成。

故此,理想的教育就是將孩童從自我中心的狹小天地脫離出來,成爲一個有禮有節、尊重他人和心智成熟的人,這裏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父母。我們的古人很早就明白孝道的重要性,予以教育和熏陶,或者鼓勵人性光輝,或者予以社會約束,故此傳統社會並沒有孝道淪落的問題。

但是,我們現代社會的家庭性質和運作模式,卻與此理念背道而馳,且將兒童的自私面無限放大,鞏固了他們的自私本性,導致孝道日漸衰落。

現狀相當嚴重,我們必須了解那些導致孩子自私不孝的根源,予以正視,再想想我們該怎麼辦。

從家庭中心到兒女中心

首先是家庭模式的改變。

根據社會學家呂大樂教授的研究,現今香港社會的家庭模式,是一種從家庭為中心,轉變為兒女為中心的新模式。這種模式徹底改變了兩代人的相處方式。

過往家庭高於個人,而家庭教養的主要目標,是要求孩子的態度和行爲,符合父母和社會的期望。子女在作出決定時(由是否升學、到外出打工、何時結婚),均由家庭的需要和利益出發。這種以家庭為中心的模式是80年代前之常態。

但在近30年,隨着社會因素和家庭觀念的變化,以家庭為中心的模式,轉變為以孩子為中心。這個轉變令舊日的準則幾乎失靈,「以往養兒防老,期望他們早日出身,分擔家庭經濟負擔,現在兒女成了長期受照顧的對象,需要投放資源在他們身上」「以前是兒女考慮家庭的需要去做任何決定,現在則是由家庭去配合子女的選擇和決定。」

如此來説,傳統家庭的教育功能基本喪失。第一是父母身份降低,從決策者和被模仿者,成爲盡心盡力的服務者;第二是孩子地位的絕對化。一切考慮和計劃,均以孩子作為重心,孩子成了權衡利弊得失,決定家庭方向的中心人物。

這種家庭重心的乾坤大挪移,與過去的家庭價值和家教思路背道而馳,引起了兩代人關係的巨大變化,影響深遠。其中最為重要的後果,就是鞏固和強化了孩子自私的本質。

家庭重心轉移,鞏固和強化了孩子自私的本質。(Shutterstock)
家庭重心轉移,鞏固和強化了孩子自私的本質。(Shutterstock)

「假成熟」的網絡新一代

「屋漏更遭連夜雨」,一個更爲棘手的大問題,更深一步強化了孩子自私本性。

根據學者研究,因爲營養豐富、資訊泛濫、網絡影響和性早熟等因素,導致現在的孩子出現「假成熟」的特徵,即生理、資訊和聰明程度上的早熟,但在心理層面和價值判斷上,依然處於孩童狀態。如此在心理層面,很容易偏向「自以爲是」和「自我為中心」。

其中網絡對新時代孩童影響最烈。孩子們在網絡中找到刺激和認同,找到一切的「知識」和「權威」,更找到「自我」。對於「身外物」──父母、親人、長輩、師長,甚至整個社會,都處於程度不同的冷漠和無感,失去了尊重和模仿力。

一切權威,均來自網絡世界和Instagram,即所謂的「一機在手,唯我獨尊」。

故此,孩童本質已是先天自私,後天又是自以爲是的「假成熟」,再加上家庭模式的「孩子中心化」,3大因素完美結合,傳統價值觀和孝道之沒落,已成必然之事,而且還會愈演愈烈。

家長之責任何在?

如此情況下,輿論很容易將責任推向家長,認爲父母需要正視問題,予以解決。「子不教,父之過」,固然有其道理,但在現代複雜社會,將責任全部推給家庭,一來太過抬舉父母的能力,二來也忽略了現實之複雜與困難。

原因有三。

第一,現代教育競爭如此激烈,淘汰機制迫在眼前,作爲現代家長的,已經疲於奔命,分身乏術。不要說忙於謀生的勞工階層,即使是資源較爲豐富的中產階級,也難以全面兼顧。我們的家長到底還有多少時間和精力,甚至能力,來進行孝道教育,實在不容樂觀。

第二,如果批評家長自找苦吃,自作自受,如此論調,很可能是已經置身事外,站着説話腰不疼。在社會制度的運作邏輯下,個人之自由度和空間,其實相當狹小,充其量只能稍作微調。當然,也有更多的家長選擇了迎合及適應,或將溺愛代替教育,價值教育更是兵敗如山倒。

第三,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社會風氣的影響力更爲強大。我們的社會是否重視孝道或價值教育呢?本文認爲現狀相當不樂觀。在如此氛圍下,家長即使有意識地予以價值教育(包括孝道),也是事倍功半,困難重重,甚至被外界因素所抵消,因爲他們很可能面對著另一個教養障礙──我們的學校。

網絡對新時代孩童影響很大,但我們的社會是否重視向孩子灌輸孝道價值?(Shutterstock)
網絡對新時代孩童影響很大,但我們的社會是否重視向孩子灌輸孝道價值?(Shutterstock)

我們的學校重視價值教育嗎?

在價值教育上,學校的角色相當重要,本質上可以彌補家庭教育之乏力與不足,更可以優勢互補。但現實中我們的主流學校重視價值和孝道教育嗎?在此且舉出兩個例子。

在某些私立小學,早上有校工和老師在門口接待學生,但對於學生是否講句「早晨」,校方並無要求。如此就出現了一個矛盾現象,即家長不斷教導孩子跟老師打招呼,孩子最初主動照做,但是很快就會發現不妥,反問父母「為什麼其他同學不打招呼呢?」

父母所悉心安排的禮貌教育,就在如此根本不在乎禮貌教育的校風下,一切努力付諸東水。

此外,還有某類學校甚至標榜學生「駁嘴」和「頂嘴」為建校特色,如此可體現學生之獨立精神和自由個性。當然,這些「個性」之後果都由這些孩子的家長們承受。父母問道,爲何要頂嘴?孩子們就會回答,這是我們學校的特色,這是我們的精神。

香港的主流學校到底是否重視禮貌教育,培養孝道,雖然暫無數據,但根據常識分析,應該頗不樂觀。

如此環境下,香港的孝道風氣,呈現一面倒的頹勢。家庭模式和社會機制固然強化了孩子自私本質;學校亦不予重視,無法形成風氣;家長疲於奔命,也無力兼顧,有的甚至予以姑息縱容。即使偶有注重家教的家庭,也肯定敵不過外界影響,所付出的努力很容易事倍功半,甚至付諸東水。

以上就是我們的現實困境。

那麼,我們的出路又在哪裏呢?

孝道教育 2-1

施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