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期談到,傳統的養生學,不離導引術、按摩、點穴、針灸、中草藥、食療等,今期續談道家經常被誤解的「性命雙修」之說。
追求「長生不老」 只為活得更久
道家思想,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獨特的思想,而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嚮往長生不老,說起「長生不老」,其實它的本意並不是現在人們所說的不死不滅,而是相比於平常人來講,生命更長久地存活。基於這一思想,道家數千年來對養生有着極為深入的研究。道家傳播的養生法,也是中國古代養生史的重要源流,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中,道家養生學說和養生方法,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強健身心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它就像一個偉大的寶庫,至今這一寶貴的民族遺產仍然閃爍着奪目的光芒。
道家養生,提倡「性命雙修」。性,不是現代所說兩性關係的性,它有更高層次的內涵,性,乃天賦之性,表現着人的精神、心理、氣質、品性、意志、情趣,以及人性的本能特各個方面。命,乃客觀之命,表現着人的生、死、強、弱、智、愚、貧、富,以及人命的時運等各個方面。性與命渾然一體,相依相關密不可分;性依命而顯神,命以性而顯存。修性,就是要修養心、意、性而善養神;修命,則是要修養精、氣、神而善養形,從而達到陰陽調和,天人合一。
七情協和可益壽 過之則成害
通俗地講,就是既要養身,也要養心。為什麼這樣說呢?單養身,人就成了行屍走肉;單養心,沒有了生命,養心自然無從談起。
我每天都會接觸到各個崗位的、形形色色的人,有的白天在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中疲於奔命,有的尋求夜生活的刺激,有的因思想意識不健康,對生活消極悲觀甚至厭惡牴觸社會,有的因經受不住情愛事業的失意或疾病的折磨而自暴自棄,甚至輕生。
這些其實就是沒有性命雙修的意識,健康的精神,源於健康的體魄;健康的體魄,充足的氣血又可使精神更為強大,這兩者是相生相依的。所以,求精神之健康與體魄之康健者,須善於明達養生之理,方足以明養益生命之要,這時候也才明白少時勤奮好學,中年成家立室,老時益壽延年的道理。
所以,我們要神靜身動,要神靜,以求身心泰然而益健康,要身動,以求氣血協調而養臟腑。
我們要七情協和,人生之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過之則成害,調和則益壽。
我們要順應四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地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順天應時,方可長壽。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