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失語 經絡療耳鳴

日本醫生重視學習中華醫學的理論,同時注重中華醫術之應用,這種探求知識的態度,體現了學者之風範。

中華醫學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中華醫藥,驅瘟疫,療瘡癤,醫疾病,治損傷,保健婦孺,強壯童叟,傳養生之道,授益壽之法,效驗昭著於數千載之漫長歲月,經驗積累於極浩瀚之古書典籍。炎黃子孫,繁衍萬代,春秋史詩,流傳至今,中華醫學不僅青春長在,中華醫藥巍巍世界杏林,其彪炳之功績,無不閃爍古今。

日本醫生的好學精神

日本,歷經二戰後49年,躍居世界列強之前茅,其重要因素之一,在於尊重知識、珍惜人才、渴求進步、精於學習。我次次赴日講學,次次感受到:日本醫生在教學上,「學而不厭」,「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的好學、善學的謙虚精神,「人貴有自知之明」的態度,的確令人欽佩。

孔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從日本學者身上,觀察到了言談素質,「德修之,學講之」,則覺察之,故,科學的昌明,社會的進步,油然可見。

1988年4月19日在日本東京福田醫院與渡邊醫生(左)合照。
1988年4月19日在日本東京福田醫院與渡邊醫生(左)合照。

重視理論的學習,講求知識的實踐,乃是學以致用的有益方法。日本醫生重視學習中華醫學的理論,同時注重中華醫術之應用,這種探求知識的態度,體現了學者之風範。

中日「一衣帶水」,歷史深有源淵,故,中華醫藥學,日本學者素有研究,且頗為精通。在針灸、中藥、推拿、點穴、氣功、食療諸方面,確有較深的造詣。上述學術領域裡的專著,其論述及經驗,亦有獨到之處。

1988年春,應邀赴日本名古屋講授中醫學、針灸學和經絡學。結合課堂上的理論講授,在醫院進行臨床實踐,醫生邊聽課、邊提問、邊學習、邊應用;令理論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有一個深刻的體會是:不怕講,就怕問;不怕問,就怕指導;不怕指導,就怕應用;不怕應用,就怕求其效益。固然,「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但,好學者,往往「打破砂鍋問到底」;善學者,常常要求「知其所以然」,所以,理論教學,要聯繫實踐;聯繫實踐,再要求其效驗。這工作,確有難言之處。但在這一過程中,也同時學到了日本醫生的不耻下問、精益求精、凡事求甚解的精神。

作者為日本患者小塚芳秀子用针灸治療糖尿病。
作者為日本患者小塚芳秀子用针灸治療糖尿病。

醫案:鈴木秀一,患失語症。經服藥無效,遂要求施以針灸治療。經同醫院院長及醫師會診後,提出針灸方案,會同醫院院長共同治療。取穴:百會、啞門、廉泉、合谷、頰車、地倉、支溝諸穴。手法:補五瀉三,提二插一。經治療後,可發音及講單音詞、雙音詞。

醫案:石秀惠化子,患耳鳴達兩年,經服藥無效,予以經絡治療。取膽經穴、肝經穴、腎經穴,任脈、督脈穴等。一日二次,每次十分鐘。

經治療後,耳鳴蟬音基本消失。下午時間,偶爾尚有一至二次耳鳴音。按:中華醫學認為,耳鳴(通常指蟬鳴或潮鳴音),或因肝火、痰火上逆而產生;或因腎氣虚虧、中氣下陷而形成。凡耳鳴音粗壯者,多屬實症;凡耳鳴音細弱者,多屬虚症,治宜辨證論治。

偏癱,又稱「偏枯」、「偏風」、「半身不遂」等,多屬中風後遺症。多表現一側的上、下肢麻木不仁,偏侧癱瘓。半身不遂症,是一種常見病,中醫認為,氣虚血虧,風痰壅滞脈絡,營衛氣機失和,常係致病之因素。

治宜:理氣和血,通經活絡,消滯化鬱,活動關節,強化機能等。

日本西醫師對中華醫學之點穴法,頗有研究興趣,並對點穴法之療效,尤感讚許。面對治療效果,日本西醫師對中華醫術深為信服。

朱鶴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