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Jan 20 2025 00:42:3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學習:孩子與錢

筆者認為,孩子每一個年齡階段,並不純粹為了滿足升學的學業。他們的每一項經歷裏,都在影響着他們的一生。讓孩子經歷「錢」,也是重要的學習。

上周談及成人對嬰幼兒的介入問題。介入,筆者腦子裏是英文的intervention,可以譯作「干預」,但是中文「干預」帶有負面語義,彷彿孩子本來好好地自己發展,成人橫加干預;intervention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因此中文用「介入」,是中性的。介入的效果,正面還是負面,都會出現,要看具體情形。這也許是成人介入下一代學習的複雜之處。

嬰孩誕生下來,就需要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照顧。他們不能自立,但卻在不斷地、貪婪地學習,也就是與周圍的事物互動,不斷形成概念,也就是他們構建知識的過程。但是他們不會自己照顧自己,沒有媽媽(暫且把媽媽作為成人的代表)的哺乳、洗澡、護理、穿着……嬰孩就沒法生活下去。

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齡,孩子總有一天要獨立生活,要能照顧自己的生活,吃的穿的有自己的選擇,事事需要自己的決策……反正總有一天他們自己也會成年,也就是他們自己成為成人;獨立生活以外,進而建立自己的家庭,照顧自己的子女,照顧自己的父母。

幼兒、少年,父母是不會讓他們擁有錢的。年紀小的時候,孩子需要什麼,要買什麼,都是父母決定的。(Shutterstock)
幼兒、少年,父母是不會讓他們擁有錢的。年紀小的時候,孩子需要什麼,要買什麼,都是父母決定的。(Shutterstock)

孩子幼小:總有一天成年!

從出生而不能自立,到成為獨立的成人,這當中是怎樣走過來的?值得我們作為家長定下來想一想。也就是說,作為父母,從責無旁貸要照顧初生,到完全毋須我們的攙扶,這當中是怎樣的一個過程?或者說,怎樣才是最理想的過程,達到最優的效果?

說實在,這樣的問題,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但是每一位家長,應該有一個答案。起碼有一個模糊的想法,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裏無意要教誨人家怎樣做父母──實在是沒有這種能耐,也佩服有些書本可以有這種嘗試。

上面說定下來,想一想。想什麼?也許需要想的是:悉心照顧,把手扶持,如何逐漸放手,逐步放心?這也是沒有標準的答案。做父母的可以有不同的理念和做法,不同的孩子也會有不同的成長過程。但是,做父母的,總有一天要放手,不放心也要放心,那卻是必然的。

不妨看看自然界的動物。母親必然對出生的子女呵護備至。記得在南極,看到企鵝沿着歷久形成的、石塊崎嶇的「企鵝高速公路」(Penquin Highway),排隊走向不太近的海邊,跳進海裏洗澡;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海裏覓食,吃得肚皮脹鼓鼓的,回到「家裏」餵飼待哺的幼雛。那是感人的一幕。人類的母親,也有這種自然而然的心懷。

但是幼鳥稍為長大,母鳥就會驅趕子女「跳海」,就像很多鳥類的母親,驅趕幼鳥離巢學飛一樣。幼鳥開始是猶豫不定,勉強跳下,經過不斷的嘗試,逐漸熟練,終於學會自由地活動。母鳥的關懷,從無私的餵哺,逐漸轉為「狠心」的「培訓」,讓下一代可以自己覓食、活動、生存,正是一切動物對下一代真正的關懷和責任。令人嘆羨的是:母鳥對於子女的成長過程,竟然可以如此恰到好處,每一個階段,都會有適切的介入。

對人類來說,父母對子女的介入,要適切而恰到好處,談何容易?上周提到的幼兒學走路、學說話,效果還是比較看得到的。許多的成人介入,是表面看不到效果,而且不容易拿捏。這裏舉一個比較常見的例子──錢。

幼兒、少年,父母是不會讓他們擁有錢的。年紀小的時候,孩子需要什麼,要買什麼,都是父母決定的。到了一定的年紀,小學了,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需要,他們的需要並不一定符合父母的期望,或者是父母沒有想得到的。這時候,父母就要考慮是否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看到好吃的,好玩的,就要買。雖然要用錢買,孩子腦子裏面還沒有「錢」的觀念,他們口中的「買」,其實是要擁有的意思。

孩子成年之前,一個關鍵的時刻:什麼時候給孩子「零用錢」?(Shutterstock)
孩子成年之前,一個關鍵的時刻:什麼時候給孩子「零用錢」?(Shutterstock)

孩子要買:父母如何面對?

這時候,父母怎麼辦?假如孩子的要求也是自己認為合理的,例如在遊樂場遇上賣雪糕筒的,父母自己也想享受一下,那比較好辦。假如孩子的要求不合父母的意,就會出現幾種情況。一、不想逆孩子的意,就買吧。孩子就學會了,「只要開口,爸媽是會滿足我的」。二、乾脆不理他,就是不買。孩子就學會了,「要爸媽買東西,真難!」三、父母的臉色、說話都不願意,結果還是買了。孩子也學會了,「爸媽是心軟的,不管他們願意不願意,反正最後還是擁有了」。每個家庭不一樣,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也不一樣,這裏無意作任何判斷。只是想說,父母的一舉一動,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經歷,都是一種學習。

孩子假如不順從,或則不高興,甚至亂發脾氣、耍蠻、賴地,出盡輸打贏要的招數,那是與父母討價還價,要父母讓步;成功與否,都不會讓他們有什麼良性的學習。筆者覺得,關鍵不是「買」與「不買」,而是孩子有沒有參與決策。孩子年紀小,事事由父母決定,難免。但是總有一天,孩子成年會有自己的錢,要學會用錢,也就是在錢的問題上作決策。這兩者之間,如何過渡?

孩子成年之前,一個關鍵的時刻:什麼時候給孩子「零用錢」?這是需要慎重考慮的。零用錢,一般是餘錢,又或者是用來購買可有可無的零食的錢。零用錢一般不會太多,很多家長按孩子年齡遞增。就算是每星期10元小數目,但是孩子有使用的自由。這10元,可以是完全買零食吃光,也可以「知慳識儉」,積累起來,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孩子有這樣的考慮,其實是學了「機會成本」的道理──不犧牲一些東西,就不能獲得更好的另外一些東西。學會珍惜、節儉。這將是以後終生受用的道理。同樣重要的是,他們有了自己決策的機會。

給予零用:孩子學會決策!

兩個極端的家長都會有。有些遲遲不讓孩子擁有自己的錢,怕他們亂花。其實是延誤了他們作決策的經歷,也可以說是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機會。有些則讓孩子擁有比較大量的零用錢,錢得來太容易,孩子容易習慣於揮霍,不懂珍惜,那也不含決策的元素,也是失去了學習的機會。

曾經訪問過香港一家小學,5至6年級的學生,在校園裏開了一家商店。學生每天若準時返校,智能學生卡裏面就有虛擬的5元。學生若是參加了一些服務,或者得了獎項之類,就會有虛擬金錢的增長。累積下來,下課可以到商店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從幾塊錢的鉛筆、「擦紙膠」、小玩意,一直到大型幾十元的玩具,都有。也可以付款玩遊戲。看到低年級的學生在猶豫不決選擇貨品,就感到,他們是在做決策,是獨立在做決策。

而這家商店,有非常完整的10個經營部門,包括門市、會計、庫存、營銷、人事……等等(不及盡記,容有錯漏)。這些學生的學習經歷,超乎想像。總經理(六年級)教筆者做售貨員,除了交易用的軟件,還有軟規矩:低年級的學生若是不夠錢,如何安慰他們,又可以有多少彈性的空間等等。忘記了他是12歲的「孩子」。

筆者認為,孩子每一個年齡階段,並不純粹為了滿足升學的學業。他們的每一項經歷裏,都在影響着他們的一生。讓孩子經歷「錢」,也是重要的學習。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