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於世者,多喜自放於山巔水涯之外……而寫人情之難啟,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歐陽修)
在漫長的雙程路上,古先生不懈的尋路、反思和自我調整,始終將人類命運和文化傳承作爲終極關懷,將之放在自我之前;他的眼光,總是關注遠大問題,對自己腳底下的那片小地盤,他既不留意,也不介懷,更勿論汲汲經營。
離別也許是漸漸淡忘,但對於愛玲和古先生,他們的離去反而加深了我的記憶。我很想用文字,凝聚我和他們的點滴回憶,與這兩位後無來者的故人作如此真實不虛的對話。
上世紀、五四以來的中國藝術家、作家都已成為傳奇人物,有關他們的人生軌跡引起我們的好奇。100年前,他們來到法國是怎樣過日子的呢?
學問是精神的食糧,它使我們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一個人在學問上如果有濃厚的興趣,精深的造詣,他會發見萬事萬物各有一個妙理在內,他會發見自己的心涵蘊萬象,澄明通達,時時有寄託,時時在生展。(朱光潛語)
期望下屆特區政府負責文化、教育和輿論界的領導能夠跳出巢臼,以廣闊的視野,深刻的思維,引導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不要忘記美育修養和嶺南文化的重要。
由灼見名家傳媒主辦,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支持及語文基金撥款的「攝・寫・文人」推廣中文的實地考察二︰香港大學與文人足跡由陳天權先生導賞,第一集會走過香港大學歷史最悠久的本部大樓及孔慶熒樓。
一部機器,如果沒使用過,就容易損壞;一個人,如果沒鍛煉勞動,就容易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