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中國

內地的人口增長放緩原因何在?
作者:施永青2021-05-14
改革開放後,中國走向工業化。生活在城鎮裏,要把孩子培育成材才有用,孩子多反會成為包袱,沒法集中資源加以培養。所以新一代中國人多選擇少生精養的策略。
雲計算ETF生力軍
作者:胡孟青2021-05-13
雲計算已成為全球需求最大、增長最快的科技及投資領域之一。
中國市場的重要性要求跨國公司更具睿智和技巧
作者:謝祖墀2021-05-12
中國為跨國公司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但跨國公司希望昇華他們的中國戰略,也需要更多的睿智和技巧。
施永青:人禍、天災、移民潮港樓不跌之謎 中國備受打壓 香港在外循環發揮作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11
移民人士數字增加為何樓市不跌?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認為,香港政經壞消息多樓市一般人看跌 ,但部分商界及建制派人士有信心積極入市,美國不斷QE美元貶值不動產有吸引力。聽聽施生的分析。
術數名家文相濡:2021西方屬損卦 將出現大破敗 中國屬益卦 在世界舞台更上一層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05
2021年中國與美國的博弈仍是世界焦點。術數名家文相濡從術數角度分析,今年流年西方屬損卦將出現大破敗,而中國屬益卦,在世界舞台會更上一層樓,一起聽聽文相濡的分析。
印度疫情失控的教訓
作者:施永青2021-04-30
在正常的情況下,政府當然不應干預人民的宗教活動與生活上的選擇。但在面對疫情擴散的威脅時,政府就得以科學的態度當機立斷,有所取捨。
周永新:從王賡武自傳看家國、歷史與身份認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29
哪裏才是王校長的「家」呢?王校長的答案是:「我們住在什麼地方,那裏就是我們的家。」
未來看年輕人的看法
作者:張建雄2021-04-22
中國年輕人如今出國如常事,足跡遍布西方國家,見多識廣, 早已看破西方的偽善和破落的基建。
習近平: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 鄭永年:盼中國深度開放 可改變亞洲格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20
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國將同各方繼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踐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弘揚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
美前副總統蒙代爾高齡93逝世 曾聯署公開信〈中國不是敵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20
蒙代爾等人認為,如果美國迫使盟友將中國視為經濟和政治上的敵人,勢將削弱美國與盟友的關係,而最終被孤立的或將是美國,而非中國。
天下去得的中國市場
作者:張建雄2021-04-19
香港近日好談粵港澳大灣區,那只是粵語世界, 但從香港看世界的日子已過去了。
大哉!孔子
作者:陳家偉2021-04-14
孔子的偉大之處,實在多不勝數,中國歷朝歷代,多少人前赴後繼,以傳燈火。
陶傑:「紅海行動」的幕後是非
作者:編輯精選2021-04-13
隨著香港成為「一國一制」一部分,特區政府的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聲稱,香港仍然會是所謂的「國際仲裁中心」,若吉布提港口股權問題提交到香港訴諸司法,你猜哪一方會贏?
巴西應向東亞學習 遏制新冠病毒蔓延
作者:盧兆興2021-04-09
應對病毒大流行的短期經濟下滑是必要之痛,如此,疫情才有望在民眾自律和非政治化但有決斷力的政府領導下逐漸消失。
早並不知有今日 才會如此定當初
作者:施永青2021-04-09
美國的金融處境已外強中乾。自金融海嘯後,美國在貨幣供應上,能放不能收;現在還得為疫情蔓延倍增QE,嚴重影響國際社會對美元的信任度,更何況美國政府。
黃錦輝教授:後疫情中國未來五年發展布局 香港再工業化如何善用內地資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02
中國在新冠疫情後的未來發展如何?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早前出席全國人大會議,指出中國疫後的恢復將會很快速、香港應要善用內地資源。一起聽聽黃教授的分析。
我心安處是吾家
作者:張建雄2021-04-01
華人如何表忠,一樣受懷疑, 這和「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沒有分別,如何自處, 我心安處是吾家,汝安則為之!
中國創新的影響將持續蔓延
作者:謝祖墀2021-03-31
大型的跨國企業現在已經意識到,在世界不同地區開展業務需要因地制宜,尤其在中國與西方之間既存在不少相同之處亦同時存在諸多差異的前提下。企業經營的方式沒有客觀的對與錯,只是不同的場景具有截然不同的條件。
北京已準備與美國攤牌
作者:施永青2021-03-30
北京相信,只要給中國十餘年的和平發展,中國應當可以全面復興。這是北京的歷史使命,誰也沒法叫中國人民放棄自己的夢想。
為香港把脈
作者:馮文正2021-03-29
香港在得道多助下,會繼續發展得好,我們要感謝前人,在今天也要努力去做我們下一代會感謝我們的工作。
從混亂到有序:是彌補「兩個香港」之間鴻溝的時候
作者:謝祖墀2021-03-23
中國大陸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速度驚人,顯示出其政府和企業(無論是大企業或小企業、國營或私營企業)間複雜和有技巧的協同發展機制。
亡羊補牢
作者:陳文鴻2021-03-23
中國需要一個不干預緬甸內政但可有效支援政權抵抗美國顛覆的策略,重心應是從旁協助。
美國精英眾生相
作者:張建雄2021-03-11
美國這些精英,永遠都是焦躁不安。要改變他們的觀感,是沒可能的。
美傳統基金會太快將港除名
作者:湯文亮2021-03-09
中國和香港合併來計算經濟自由度,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大家不妨用企業合併的思路來想想。
美國在港利益龐大 便不會重手打擊嗎?
作者:陳文鴻2021-03-01
大家明白美國對華對港政策的話,就要把香港的離岸金融中心與實體經濟分開考慮,更要把香港的政治與金融分開,才不會麻痹大意,失去防衞之心。
中國軟實力在通俗文化
作者:張建雄2021-02-25
2015年以來,西方主流媒體就眾志成城,開始「妖魔化」中國。中國要和西方文化融合是大難事,唯一希望是通俗文化可以通行,過年文化就是一個好開始。
身經百戰
作者:何漢權2021-02-24
近代「身經百戰」又幾乎亡種滅國的中華民族,是如何飽受侵略之痛,浴火重生?
鄭赤琰教授:緬甸軍事政變提防美國顏色革命? 中國、新加坡擔當關鍵角色《灼見政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2-24
緬甸突然發生軍事政變背後是否有什麼原因?東南亞政治專家的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前系主任鄭赤琰教授認為,很大可能與美國的顏色革命有關。
中國成為外資跨國企業的創新靈感泉源
作者:謝祖墀2021-02-24
外資跨國公司正逐漸意識到,中國不僅僅只是一個可以賺取利潤的市場而已,它也在逐漸成為企業獲取新知識與競爭力的新天地。
陶傑:人離鄉總是賤?
作者:編輯精選2021-02-23
剛抵步英國的所謂 KOL,席不暇暖,就已經展開對尚在香港或其他光譜雷同的香港人展開謾罵,令人對 BNO 的一批香港移民或難民在英國定居的前景充滿風浪,殊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