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美洲諸國今天的關係與2013年一帶一路提出時,頗有變化。當時一帶一路國家主要集中在中亞的絲綢之路、東盟、中東、南亞、非洲等地。
在當前動盪不安的國際大環境下,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歐洲為日後中歐深化戰略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中國而言,當然不希望歐洲與美國一道遏制中國的崛起,為中國企業在歐洲的營運和發展施加不公平和不合理的限制。
為什麼有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部佔領區的出現?同時耶路撒冷怎樣分東西而東耶路撒冷又受到以色列的控制?為什麼有那麼多巴勒斯坦人住在擠迫難民營?一起來聽聽歷史學者郭少棠教授的分享。
全球南方對俄烏衝突不感興趣,因為那只是歐洲問題,而不是世界問題,這個歐洲問題卻引起全球通脹,能源、食品價格和利率高漲的困境。很明顯全球南方現在有了其他選擇,不必由西方主導。
西方過去500年,靠的是傳教士、軍人和商人三者並行,殖民全球;如今傳播的卻是新自由主義,已經發展到荼靡,中國並未受落,西方充滿了焦慮和恐懼。人類虎年不好過,只有1%得利,兔年能改嗎?
美國白宮發表國家安全戰略,強調有意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不過,近日美國國防部前副助理部長寇拜和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黎安友不約而同形容台灣像「礦坑裏的金絲雀」,值得注意。
中國人清楚明白, 美國人卻全被蒙蔽,所以彼此愈來愈看對方不順眼, 西方和偏信西方的人(如台灣綠營)亦如是,內容清晰,不妨紀錄和補充如下,免得日後說不知不明白。
做生意的人知道,只要成為Market Leader,就可以扮演Rules Setter的角色。自己set出來的rules,當然對自己最有利。在政治上,情況亦一樣。
紐約州長的醜聞,法國前總統的入獄,炒股之神的穿煲,台灣的疫情第二波,天災人禍、自命成功,都顯示賁卦的威力。
世界輪流轉,「東升西降」不可免,但G7拒絕承認。
這次安克雷奇會議中國的論述得到很大的效果,中國人民感到十分興奮,這對重新定義普世價值、鞏固習近平的地位甚有好處。
目前北京最需要擔心的是,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盟友會否在美國的持續鼓動下,出現像特朗普任內對華的「外交覺醒」,改變長久以來對中國的外交認知與態度,令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出現真正的結構性調整。
「美國有美國式的民主,中國有中國式的民主。美國的民主不僅由美國人來評價,而且要由世界人民來評價。美國的民主到底做得怎麼樣,不是美國一家說了算。」楊潔篪說。
在現實主義的秩序裏,列強間的優勝劣敗大多由經濟實力所決定,美蘇之間也是如此,與它們的意識形態沒有多大關係。
二戰之後,儘管有了以聯合國為中心的體系,但很多國際問題是通過西方體系得到解決,而非聯合國體系。中國早已開始為現存世界體系補充。如果全球化持續推進,人們甚至不要驚訝一些國家同時成為兩個體系的成員國。
美國在海洋上仍然是不可挑戰的霸權,在金融和互聯網上儘管美國保持領先,但也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壓力。在中美貿易戰中,美國竭力打壓中國的知識經濟和技術並不難理解。
從前這場會議,被外界視為歐美「曬恩愛」,但短短兩年,歐洲各國經歷一次次的特朗普震撼,這次,他們終於忍無可忍了……
美國特朗普主義不惜犧牲全球利益以強調美國優先的率性作為,其實正好給中國提供了一個絕佳機會。
世界經濟將要經歷一個巨大的變化,所有西方所主導的多邊體制都要進行調整,包括決策機制、責任分擔等等,將更大程度反應新興市場國家和更廣大國家的需求。
中美關係的變化反映了兩國各自在國際體系地位的變化,中美之間的競爭或者衝突也具有了國際性。中美關係的未來也基本上決定了世界體系的未來。
「人類共同體」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絕大部分內容都需要開發和注入,短期之內許多國家都未能完全適應,甚至無所適從。
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以來,主張美國優先,為國民利益服務,並將國家在國際上孤立。特朗普的政策,預示着美國在國際秩序的急劇變化。
全球情勢快速變動,中美角力的決勝點,不會是誰最能處理眼前的挑戰,而是誰最能駕馭新科技的風險與機會,創造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