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傳統智慧,每當大陸受美國封殺,香港的窗口位置就會乘勢而上,發揮補充和替代作用。
百威今次揀於6、7月淡季搞極大規模上市,承銷團也要負上責任。
華為被封殺固然令中國的全球5G布局遭到重大挫敗。目前以深圳為基地的華為遭封殺、廣東省的工廠大舉撤離,香港因《逃犯條例》修例而令其特殊國際地位岌岌可危,亦令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蒙上厚厚陰影。
正當中美貿易磨擦升級至科技戰,隨時有更多領域成角力對象,任由一家極具影響力內地巨企在彼邦上市,實在有更大安全考慮。所以,說要在港上市跟中美關係無關、只為擴大投資者,是客套外交說法而已。
中國要力谷5G發展,推得要快,用得夠廣泛,最初當然由華為、中興(00763)及相關設備製造商打頭陣,之後可能要靠阿里及騰訊的互聯網服務商,推出配合5G高速及使用範疇的創新服務。
筆者在中大執教25年,培育數以千計修讀電腦科學的年輕人,當中不少從事互聯網專業相關工作。這群專業人士無不喜歡彈性工作時間,「996工作制」對他們而言並不適用。
發財然後立品,中國已有一批能晉升國際舞台企業,無奈在社會可持續發展、或企業形象上表現,仍非常落後。
由巨無霸公司進駐而帶來的人力市場大流動,足以令一個城市的基因得到重新排列,令城市的生命力大增。阿里巴巴在杭州設立總部後,就令杭州由一個旅遊城市,轉變成一個科技含量倍增的城市,予人耳目一新。
大眾對事情成反響,由始至終是基於中間牽涉了騰訊,內地冀減低社會對遊戲的溺愛,卻觸動了一直溺愛騰訊的股民或分析員的神經。
新科技令銷售渠道更多元化,至今還未至於完全改變傳統銷售渠道,企業因應自身情況可以沿用傳統銷售渠道。但新科技可以幫助銷售更有效率,令顧客更便利。
馬雲2017年體驗過吉隆坡的塞車之苦,這次他宣布把「城市大腦」帶給吉隆坡,這是阿里巴巴在中國境外都市,第一個實施阿里雲「城市大腦」。
中興事件即使「把大家打醒了」,中國醒後面對着更大的考驗是走哪條路。若中國以為科技就是一切,便陷入了一個「芯片陷阱」,踏進了唯我唯科技論誤區。
在獨角獸熱潮下,今年以來約平均每3日就有一宗涉公司的私人融資。
筆者認為,AI發展於中國而言,它除了是經濟與科技力量的互相結合,其實也牽涉民族使命感。
大型科技股發中國預託證券(CDR)回A,若每家發行佔股本5%至10%股份於內地上市,無論集資額多少,到底內地資金市場能否承受得住?
更多具備實力的企業,最終要被指令參與分餅仔遊戲,但企業的股東利益,受惠抑或受損,反而更值得關注。
從金融角度看,第三方支付模式勢必影響傳統銀行的穩定性,以及帶來取代性的威脅。
在最高峰的時候,雅虎一度持有阿里巴巴40%的股權,而馬雲及管理層則要合起來才接近三成,雅虎極有機會聯同其他股東轟馬雲出局。
午夜夢迴常想到的是:哪一天我出生的大陸與我成長的台灣,會像美國社會一樣地開放與進步?
由於中國企業成長於現代,沒有像西方企業在早期成長時所背負的傳統包袱,因此中國企業的經營模式,可能更合適於新的全球秩序。在未來,中國模式的影響力將愈來愈大。
在60年後的今日,互聯網的盛行加上處理大數據的配套日漸成熟,現在要監察消費者的方法亦愈來愈直接。
中國軍備科技快速突圍,西方國家真的需要調整心態了。近15年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研究經費停滯不前了。聽了真讓我們中國人出口氣。
從我國利益出發,我不想見到美國轟然塌下去,情感上我也不喜歡這情況出現。
馬雲的意願是「死在沙灘上」,若非遇到沉船意外,我想他死在辦公室的機會可能更大。
不要放棄B2B的本業,憑着公司的優勢,亦應能在龐大的市場分一杯羹。
與其打阿里巴巴,不如對它施壓,要它自理門戶。
近期科網概念公司的步步進逼下,一哥地位已經不保。
不是彎道超車,而是換道超車。
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創立的團結香港基金昨晚舉辦青年論壇,邀得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基金顧問馬雲出席演講,並與本港青年交流創業心得。他認為,要成功,「只有改變自己才可以」,更直言,「香港過去是靠地產業發展,未來20年還是地產,麻煩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