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聯儲局

林行止:股在美為何不歸國?國安法重創港經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6-11
美國看淡實施國安法後香港的前景,要拍賣其在港最大的一筆不動產。林行止同意「香港的處勢的確不妙」,但匯價、股市(和樓市?)的走勢卻逆流上行,他認為有兩個原因。
債息曲線操控模式
作者:胡孟青2020-05-28
觀乎美國聯儲局官員的言論,更多政策可以出台,再對照最近一次的會議紀錄,有關前瞻指引的表述,似乎美國傾向的是一個債息曲線的控制操作模式,即類似日本做法。
美國赤字和國債的去路
作者:張建雄2020-05-11
美國人數學差,一般只愛吹牛,而不看實際。看特朗普業績,不妨用他的4年,比較奧巴馬的前4年(2009至2012)和後4年(2013至2016)。
美無限量寬 資金勢湧港
作者:關焯照2020-04-24
由於資金持續流入香港是會維持一段較長時間,對港股投資者來說,美國的「無限量寬」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江湖上的最後買家
作者:胡孟青2020-04-14
當權者正值大選臨近,明顯借疫情來推經濟,推高市況,本末倒置之餘,更弊是將整個聯儲局亦騎劫起來,成為了遷就政客的工具了。
十年一覺加息夢 空餘樓價未跌情
作者:陸觀豪2020-04-10
10年以來,特區3屆政府着力解決房屋問題,卻徒勞無功。癥結是以壓抑需求為本,寄望美元掉頭及加息解困。如今十年一覺,美息打回原形,疫症肆虐,環球經濟陷衰退邊緣,倘不知變通,讓監管從寬,香港不易跨過難關。
非常時期需要非常決策
作者:胡孟青2020-03-24
非常時期做非常規決策,央行以往僅依靠其他商業銀行辦事,但商業銀行本身有其風險衡量。
量化遺禍一朝報
作者:張建雄2020-03-21
2020年衰退已不可免,萬億美元大招救不了大局,徒增國債。全球央行都在減持美債,只能由聯儲局自購,不能再優先了。遺禍一朝報,算來得慢了。
債市曝露市場敗象
作者:胡孟青2020-03-19
上周初,10年美債債息連0.4厘也不保,持續跌至歷史新低,但到周末前卻又重返0.9厘樓上,本周初更重上1厘之上,波動之大其實可能已經超出避險,或增加風險胃納這麼簡單。
犧牲經濟以換取時間
作者:曾國平2020-03-19
聯儲局非萬能,招數盡出都不能避免因控疫出現的經濟損失。能力範圍內做到的,是維持金融市場穩定,保持流動性暢通。
林行止:大幅減息疑慮未消 濫發鈔票必成常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3-17
《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在該報「林行止專欄」中指出,聯儲局本來對減息反應遲鈍,但是,這次反應迅速且手筆甚大,反映了「武肺」橫掃全球,不僅「死人無數」,且對經濟帶來重挫。
美儲局大幅減息重啟量寬 經濟恐面臨嚴峻形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3-16
美國聯邦儲備局不足在兩星期內,再度緊急大幅減息1厘,同時重啟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措施,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金管局下調基本利率0.5厘至1.5厘 滙豐維持利率5厘不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3-04
香港金管局將貼現窗基本利率下調50基點,降至1.5%,主要是因應美國聯儲局減息。滙豐公布,港元最優惠利率維持5厘不變,對上一次調整是2019年11月1日,當時減息0.125厘。
疫情如何左右貨幣政策
作者:曾國平2020-03-04
愈多國家中招,出入口尋找替代者難度愈高,破壞力是層層上升的。根據現時數據,聯儲局其實沒有充分減息理由,敢於打破常規在此時先發制人,可以推想疫情的威脅有幾嚴重。
尷尬的貨幣
作者:胡孟青2019-06-18
本港仍有龐大貨幣基礎,而過萬億元外匯基金票據,稍作額外處理,資金就會釋放,市場利率就自然回落。可是,對於樓價仍處於歷史新高之際,當局或需作更多考慮。
聯儲局減息?如何判斷樓價走勢
作者:曾國平2019-06-09
樓價變化跟未來租金走勢無甚關係,反映的其實主要是預期回報的變化。簡單一點講,就是樓價比租金愈升得快,未來買樓回報就會下調,由去年年尾開始,租金樓價比率跌得厲害,預測的是樓價升幅將會下降。
中國可怎樣反制美國
作者:施永青2019-05-20
中國拋售美債,美國可以由聯儲局出手吸納,減低對金融市場可能造成的即時衝擊。但中國若減持美債後,就不一定可以找到更穩妥的儲存財富的方式,甚至可能自招損失。
莊志雄:量縮自動導航  股債泡沫爆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4-23
股市漁夫創辦人莊志雄提醒,貿易戰難有轉機,兩國角力最終對市場不利,即使特朗普願意鬆手,最多只是製造機會作短線交易,但大方向仍然要看央行何時放水。
政策帶動股市上升的威力
作者:關焯照2019-04-12
中國已推出「新四萬億投資計劃」來挽救內地經濟,加上美國白宮已控制聯儲局的加息步伐,令投資氣氛持續回暖,所以大家是不需要過分憂慮全球經濟會出現急速惡化。
買債不止為對沖
作者:胡孟青2019-04-09
觀乎目前有力挑戰特朗普的民主黨人選,似乎未成氣候,部分在貨幣政策寬鬆立場上,就更加之激。純粹一個陰謀論的話,市場已有一批投資者,買債不是對沖衰退那麼簡單。
從今年零機會加息說起
作者:曾國平2019-03-24
人口老化持續增加資金供應。臨近退休年齡的人口儲蓄率較高,其比例上升的話會拖低實質利率。
美國無法靠貿戰減貿赤
作者:雷鼎鳴2019-03-19
以貿易戰去削減貿赤現已證明是蠢招,美國的政客後知後覺,但在事實面前亦已改口說現在主打的是科技戰。
央行遲早再來一鋪
作者:胡孟青2019-02-14
財金決策人在未走出象牙塔之前,小市民唯有是盡快鎖定利息回報,觀乎各類生息資產表現,市場已經下定賭注,央行遲早會再來一鋪吧。
聯儲局投降 港股仍不明朗
作者:關焯照2019-02-01
實質經濟表現是涉及周期因素和基本因素,不會如股票價格的大幅波動。始終經濟觸及產業、勞動力、科技水平和政治等不同環節,一旦出現持續放緩或增速,是極難將這種趨勢即時改變的。
加息潮下的香港經濟前景
作者:編輯精選2019-01-30
踏入2019年,美國經濟呈放緩迹象,美國的加息步伐將會如何?對香港經濟又有何影響?
經濟周期的局限
作者:胡孟青2019-01-10
中國的整體債務佔GDP已升至250%以上水平,過去好幾年,地方政府、企業及家庭負債均全數向上。美林美銀問得好,如果寬鬆代表債務向上的話,今次又由哪一個環節負上槓桿責任?
美股:危機暗藏
回頭看上半年,美聯儲也有兩次加息,但得益於特朗普減稅刺激,經濟表現強勁,二季度經濟增速創四年來新高。轉折點始於三季度,經修正後三季度經濟增速為3.4%,雖然表現仍不錯,但下行通道已經打開。
逼聯儲局不加息 是特朗普的陰謀?
作者:湯文亮2018-12-24
聯儲局加了8次息,一般投資者已經開始對加息產生恐懼,既然利息距中性只是一步之遙,鮑威爾可以選擇不加息,從而減低投資者對加息恐懼,怎樣說都是有利投資市場。
美經濟失速 道指或暴跌
作者:關焯照2018-12-21
究竟香港的銀行幾時會全面增加貸款利率?筆者的答案是在聯匯制度下,要發生的始終會發生,這只是時間問題!
最懂轉嫁風險的人辦
作者:胡孟青2018-12-06
鮑威爾上任未幾,不斷被老闆罵,亦未學會央行主管要有的模稜兩可發言技巧,令人同情。基於特朗普的負面形象,鮑威爾更易討好市場,但由於正值經濟周期轉角,其工作比耶倫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