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兩岸關係

劉兆佳:弱勢台灣地區領導人的危險政治伎倆
作者:劉兆佳2024-05-24
在未來一段時間,兩岸關係會頗為緊張和動蕩,台灣居民固然會因為賴清德的魯莽行為而要付出代價,但賴清德這個弱勢政府所要付出的代價恐怕會更大。
對話鄭永年:牢牢掌握國家統一的主動權
作者:鄭永年2024-05-23
台灣和平「獨立」是美國最大的利益,台灣和平統一是中國最大的利益。但是我們要尋找更好的保護台灣人民利益的路徑。針對菲律賓近期在南海的「發難」也是如此,對中國而言是意願問題,而非能力問題。
「不為而成」的台灣天機
作者:張建雄2024-05-23
《老子》第40章:「聖人不知而行,不見而名,不為而成」,台灣就是天道中的「不為而成」,美國人再讀一萬年《老子》也不懂,當年的導師都歸西了。
葉振東:賴清德給新生代的「新台灣」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2
民進黨經過多年民主選舉的洗禮,已經明白到統獨議題不能果腹;為了永續執政,賴清德的演說,明顯針對新生代的所得所享,並把他們的眼光帶離中國語境,走向世界。
台灣賴清德今就職 演說稱維持現狀、兩岸互不隸屬 籲中國停止散布恐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20
台灣於5月20日(周一)舉行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的「文攻武嚇」,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他認為,中國要和台灣政府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
紀念黃埔百年 期盼民族復興
作者:郭一鳴2024-05-17
當年國共合作,中華民族抗擊外敵入侵取得偉大勝利,改變了民族的命運,亦為人類正義事業寫下光輝一頁,這段歷史值得銘記,啟迪後人。
為什麼馬英九愛哭?
作者:廖書蘭2024-05-02
台灣民進黨執政,在有所選擇的新聞報道下,刻意宣傳對大陸的醜化和敵視,使台灣青年並不能認識真實的大陸,而今大陸之行能讓他們親眼看到大陸的各項設施,如高鐵、橋樑等基建的宏偉完善,市區大廈的輝煌氣派。
第二次習馬會在政治及文化上的影響
作者:盧兆興2024-04-22
馬英九4月份訪問大陸預示着兩岸在可能的對話和談判的逐步過程中實現文化聯盟的前景,並有可能充當兩岸之間的橋樑。儘管如此,大陸與台灣之間建立更友好關係的政治障礙仍然存在。
我來自北兮,回北方
作者:沈言2024-04-18
返鄉期間,筆者無意中發現所住居所與中學舊址相去不遠,難掩興奮,即刻按圖索驥尋訪學校蹤跡,紅磚白柱的三層高教學樓舊址在晨光微熹下映入眼簾,為《巨流河》書裏書外的故鄉重逢,寫下新鮮熱辣的現實註腳。
廣東33年的威力
作者:張建雄2024-04-18
台灣由於政治取向,多年來既不敢爭大陸人才,亦不進口大陸科技,只羨美國,要想成為「綠色寶島」,但各類資源都缺乏,由人到水都缺乏,甚至嬰兒出生率也是全球最低之一。
許楨:西方介入俄烏戰爭,為何理據不適用於台海?中東烽煙四起,禍根早種於奧巴馬當政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12
西方介入俄烏戰爭,為何理據不適用於台海?中東烽煙四起,禍根早種於奧巴馬當政時? 一起聽聽許楨的分析。
反對「台獨」最有效的方法 是讓台灣民眾認識真實的大陸
作者:關品方2024-04-12
民進黨當局不論怎樣逆潮流而動,估計阻擋不了台灣民眾到大陸觀光旅遊、交流互動的熱潮。民進黨當局最害怕的就是讓兩岸民眾互相接觸,留學、工作、做生意、交朋結友,甚至成就姻緣。
馬英九結束訪大陸返台 「習馬二會」期盼兩岸和平 攜手發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11
10日(周三)下午,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馬英九一行。習近平指出,兩岸都是中國人,「沒有什麼問題不能商量」,馬英九則數度強調兩岸曾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一個中國的共識。
領導人不可「MAD」,選民要求找到「MAP」──期盼賴習會奇蹟出現
作者:高希均2024-03-28
化敵為友是領導人最重要責任。當有一天「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賴清德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習近平會晤(可在金門與廈門),會產生什麼後果?不論什麼結果,都不會比兩邊發生戰爭更可怕。
分析王毅訪問紐西蘭與澳洲之行
作者:盧兆興2024-03-25
顯然,王毅此訪可以達到加強兩國對話、溝通與合作的目的,但由於深刻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分歧,這種成功似乎遇到了進一步突破的巨大障礙。
陳文鴻:一國兩制要適時革新 配合中國復興大業? 為什麼北京對台灣統戰仍不成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23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內地革命的初心與復興的方向應緊密結合,港澳台發展可以不同,但總方向與內地有根本衝突。
陳文鴻教授:美國如何以烏克蘭模式引發北京與台獨勢力開戰? 中國沿海防務有什麼最大隱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21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美國會沿用烏克蘭模式,發動台海戰爭,讓軍工業獲利,而民進黨政權將會密切配合去中國化行動。
國民黨的內部改革與外部政治
作者:盧兆興2024-03-18
國民黨在2024年台灣立法院選舉中表現亮眼後不久,其內部改革就成為黨內部分少壯派關注的焦點;其立法院政治在立法院中日益突出,民眾黨將成為決定法案和動議命運的「造王者」。
陳文鴻教授:中美大戰若開打 南海是唯一戰場? 菲律賓親美勢力大 會成為當地代理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1
中美角力局勢日益嚴峻,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若兩國最終開戰只會在南海,因為中國在台海有所顧忌,美國也未必可全取支持。一起聽聽他的看法。原文刊於《東方日報》。
王毅的訓示:勿以惡小而為之
作者:彭泓基2024-03-04
人與人、國與國間的交往亦然,沒有信用,言行不一的,如何能被人信賴?如何能成為可靠的夥伴?君不見這些年來,美國如何脅迫與利用盟友?所以美國的外交,如何能贏?
海峽兩岸就金門水域大陸翻船事故溝通的政治
作者:盧兆興2024-02-26
2月14日大陸船隻在金門海域發生的悲劇,最重要的非故意和政治後果,是引發了兩岸在務實和操作層面上,為了大陸生還者和遇難者家屬的利益而進行的討論。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以巴熱戰之後 白宮會繼續支持以色列嗎? 新加坡遊走於華府、北京之間 如何應對台海危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0
中國會繼續支持被削弱後的俄羅斯嗎?美國會繼續支持被削弱後的以色列嗎?新加坡如何應對潛在的台海衝突?團結統一的歐洲能完全成熟至一個獨立的極嗎?讓我們一起聽聽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的看法。
台遊艇載客「越界」觀光 福建海警登船「臨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0
金門藍色公路遊艇「初日號」19日(周一)下午搭載23名遊客出海遊覽,行經金門大二膽與五通水道附近海域時,遭福建海警局人員強制登船臨檢約30分鐘,遊客表示嚇到了。
金門驅離福建漁船釀2死慘劇對兩岸關係影響
作者:盧兆興2024-02-19
最近發生在金門海域涉及一艘無船名大陸漁船兩名漁民死亡的慘劇,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因為事件的關注點在於台灣和大陸方面如何善後,將對未來幾年的兩岸關係產生影響。
關品方:美國大選年 戰略模糊的對台政策無法再掩飾?兩黨拉票激烈 台海局勢升溫危機四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17
隨着中美軍事和科技力量差距收窄,時事評論員關品方認為,美國對台政策已到臨界點,不得不說清楚,令人憂慮當前地緣政治局勢將進一步惡化。
雷鼎鳴:民進黨繼續執政 北京如何加快統一台灣部署?與中國終極一戰 美國有多大勝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02
台灣大選結束,國民黨和民眾黨搶奪民進黨不少票源。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台商可能因經濟誘因投民進黨一票,令台人優惠政策路線可能改變。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潘樂德:青龍守財年香港經濟能否復甦? 哪三個行業最旺? 《推背圖》預測台海今年將統一有何玄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9
甲辰年的天干是青龍,又坐財星,因此是青龍守財之年。術數名家潘樂德指出,香港在2024年仍處於緩慢復甦的階段,難有報復性增長。台海則有可能統一,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王毅在曼谷晤沙利文 指台獨是中美關係最大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8
中國外長王毅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台灣地區選舉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 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風險是台獨,中美關係的最大挑戰也是台獨。
台灣政黨輪替未果 兩岸洶湧止步於戰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23
大陸理性務實以全方面制裁圍堵台灣,代替實際軍事行動,務求緊縮台灣咽喉,以溫水煮蛙取代輕率躁進,統一的天秤似乎沒有改變方向,只是改變速度。
陳文鴻教授:美國將把台灣納入東北亞美軍指揮體制內?北京怎樣應對台獨勢力進一步抗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2
台灣大選中,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當選。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未來4年民進黨當局會與美國合作,加強推行台獨,北京需要有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