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存在的問題主要不是什麼「高風險投資」,而是與攤薄(dilution)有關政策的風險。這結構性攤薄,卻始終不為本地監管機構所重視。
站在舉全國之力發展綠色經濟的歷史新階段,大灣區基於特殊的區位及產業優勢,具備綠色金融的優良基礎,理應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對接各地區的綠色金融需求。
近日成為全城熱話的SPAC(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到底是什麼?投資人有何益處?能投資嗎?
去年第三季至今,港股大旺,成交破過3000億元,財爺加印花稅是對後市暢旺保持信心,抑或是根本未有考慮?
過去兩年,香港和地球都經歷了巨變。洪流中,剝花生評論員對大局是零影響的,但個人身處亂世,多一點明澄,少一點失望。
為了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地位,當局委任洋人擔當某些要職,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今次港交所委任歐冠昇這名美資投行人士,是否有更深層的戰略考慮?
歐冠昇名字一出,有意見認為由非華人或內地背景人士出任並不合適,但筆者卻另有想法。
港交所周二(9日)宣布委任歐冠昇(Alejandro Nicolas Aguzin)為港交所行政總裁,任期由2021年5月24日起,為期三年。有關委任待取得證監會批准後生效。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日前回應記者提問,肯定香港的發展前途不受中美博弈影響,寄語港人「勿停留在過去視覺」才能走出困境。
過去幾年,太多上市的新股是盈利素質相當一般,新股市場有數量,而無素質。因此,與其說是新股市場改革,倒不如理解為是港交所對幾年前濫批新股的一個自我修正行為吧!
有理由懷疑,螞蟻集團在數星期前,可能已經改為短時間內暫緩上市工作,直到不明朗的因素變得明朗為止。
港交所公布,行政總裁李小加通知董事會,有意提早退任。李小加將擔任集團行政總裁及董事會當然成員直至12月31日,明年1月1日起將轉任為董事會高級顧問,為期6個月。
到現時為止,內地已擁有相關近2萬多個專利的近九成專利數目,成為電子煙製造及出口大國。
順得哥情失嫂意,筆者仍然覺得由50隻成分股數目加大,是權衡目前環境下及平均利益的最佳舉動。
內地重點發展科創板,某程度上是在中概股在美國退市的問題上,美國及香港都是雙輸。
美國撤銷香港特殊待遇,香港不幸淪為中美角力的棋子,美國希望藉貶低香港地位來傷害中共;北京則加強控制來宣示主權。有人擔心美國再下重手破壞香港的聯繫匯率,這未免杞人憂天。
香港交易所衝進世界盃的元年始於2000年。像世界其他主要交易所一樣,香港交易所在這一時代開始了歷史性的改制與突破。
近期各大投資銀行對港股大片淡風之聲下,既預期恒指要跌多2000點,卻矛盾而有趣地看好港交所(388)表現,甚至如摩根士丹利所指,有助隨時推動交易所盈利倍增,與300蚊只一步之遙。
港交所(00388)總裁李小加曾說過:過往任職投行,出差頻密,很少機會長時間留在香港,倒是加入港交所後,留港時間長了,開始認識中環以外的香港,有次走入九龍探秘,感覺新奇。他應該也算是一個香港人。
香港交易所在市場動盪期不僅不能停市,反而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應該維持市場公平、有序和高效的運作,因為愈是這種時候,金融市場對於穩定經濟的作用就愈是重要。
阿里去年在香港動盪之際來港上市,明眼人也略知一二,就是內地精心盤算,為的是令中國科技巨企盡量減低受美國監管的不確定因素,這問題肯定比中港市場競爭來得更重要。
作為生意人,第一個素養是服膺環境,能隨之而變化。作為投資者,應先學會避凶後趨吉,次序不能顛倒,在這兩個大因素下,我們不妨將香港的經濟層次如世博中國館般規劃,由地面說到七樓。
今日香港最重要的經濟活動,是一個樓上經濟/離地經濟,金融活動幾乎完全不沾地平線,所以示威行動延續,只會將香港變成一個像科幻小說般的天空之城。
對於每一個香港人而言,無論你屬於何種政治光譜,都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只有取得中國的信任,香港才有可能制勝;對內地而言,只有讓世界認可香港獨特的國際地位,香港才有可能繼續幫助中國成功。
美股以標普500指數為首去年累積升幅近30%。被動投資成主導,ETF普及導致負責編制指數的公司,很大程度操生殺大權。原因相當簡單易明,指數表現好,就會有更多ETF推出及新增資金流入。
筆者不是同情被DQ或面臨除牌的上市公司,但潛在有問題的上市公司豈止十幾家,當日引起監管當局高調行動的一批細價股行為,又是否全部都有被成功跟進呢?
筆者一直認為,除非股市有新資金入市,否則的話,阿里的消費及科技兩者俱備概念,很大程度會令不少機構投資者買中國,就只會買阿里,而忽略甚至減磅其他中資股。
為成分股的多元化,更主要作用是起鼓勵示範作用。希望恒指公司能成功走出僵化的框框吧!
短線而言,一旦阿里確認啟動來港第二上市,港元頭寸將會緊張、拆息高企,部分中小型銀行受制於較高的港元貸存比率,唯有要以更高息爭取存款資金了。
港交所收購倫交所大計其志可嘉,但時機拿揑不準,消息突如其來,收購方案則明顯思慮不周,令一個好意念很快就出現反高潮。倫交所的回應更間接貶低了港交所和香港的地位,無形中令香港在低迷時期再吃多一記悶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