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粵港澳大灣區

大灣區可作為粵港澳年輕人的文化矽谷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7-05
最終還是要靠年輕人,特別是港澳本地的大量的年輕人,如果他們不理解這種大灣區的這些機會,能做什麼事情?
資訊樞紐、普通法與大灣區發展規劃
作者:王于漸2017-07-05
大灣區發展規劃更將帶動有關城市,成為國家「一帶一路」基建投資外展戰略的先鋒。
粵港澳大灣區與制度創新
作者:鄭永年2017-06-29
自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先行一步」,一直在引領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量的貢獻。
經濟學家周其仁:打造世界級大灣區 關鍵在於濃度和密度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6-24
創新就像熬一鍋湯,你看煲湯第一要好材料,優質材料不完全在鍋裏產生,要在全世界找。
馬化騰:搬大樹 引鳳凰 讓人才有用武之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6-21
「只有政府搭台出政策,我們企業才能更好地在台上演戲。」
金融灣區 海絲規劃
作者:陳鳳翔2017-06-07
欲成好事,多採納民間的有建設性建議,強化民心相通。
大灣區是黃粱一夢嗎?
作者:邱國光2017-06-06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可為香港帶來無數機遇,如彌補香港市場小、租金貴、人力成本高等問題。
小身材大能量——澳門凝聚的葡語國家
作者:零傳媒2017-06-05
國家提出要積極打造開放平台,把澳門建設成中國與葡語國家全方位「合作之橋」。
香港還有多少優勢
作者:劉迺強2017-05-23
大家細想想,今天有什麼香港做得到的好事,在大陸是做不到的?
香港可能淪為區內二線城市
作者:劉迺強2017-05-08
怕也無用,融合的浪潮來了!
要了解大灣區,不妨先看看雄安新區
作者:零傳媒2017-05-02
春末夏初,日暖花繁,還常有種種憧憬踏夢而來。4月,香港新熱是大灣區,從北京國務院總理的出言點撥,到香港特首的率隊考察,再到香港市場一度熱炒「灣區概念」,如何認識這個大灣區,成了香港人的新課題。 所謂大灣區,全名是「粵港澳大灣區」,在廣東那邊也叫做「九加二」,即由廣東的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的珠三角九市,加上香港、澳門兩個特區,要建造成全球一流的灣區和世界級一流城市群。 從地面上來看這「九加二」,只可視之為早前「大珠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的濃縮版,既然珠三角概念的推展經歷了十多年風風兩雨還未收割,這以大為冠的灣區不過是珠三角概念的富裕城市版罷了,有何特別之處? 實際上要看明白廣東建言的大灣區,既不可低估,也不能盲目高看。既然之前廣東有人曾放言大灣區獲中央同意後,下一步中國是「北有雄安,南有大灣」,那不妨先看看同在4月熱起的雄安新區,可能更清楚廣東的心思、更明白中央的意圖。   三層意思 來看看雄安。自4月1日以中央名義推出「雄安新區」以來,一時大熱,各種各樣的解讀多了。在宣布雄安新區時,官方開首有這麼特別的一段,說建新區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這段話有三層意思,一是這新區是中共中央定的,不像其他新區只由國務院批准;二是這新區地區等同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是全國的不是河北的;三是這新區乃國家大事、千年大計。 中國經濟特區有五個,即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五個經濟特區之中,深圳是首個同時也是唯一成功的一個。 中國國家級新區有18個,第一個是1992年成立的上海浦東新區,兩年後批准了天津濱海新區。其後多年未動,要到2010年有了重慶兩江新區後,開始一個接一個出現,直到最新的吉林長春新區、江西贛江新區。 新設雄安新區最特別之處,在於將其與深圳特區和浦東新區並列。而大家都知道,深圳特區於珠江三角洲乃至整個中國開放的帶動,以及浦東新區對上海乃至整個長江三角洲的影響。而深圳和浦東,都是鄧小平當年「劃的圈」,其後跨過25年,到現在的雄安新區,是習近平「劃的圈」。 然而雄安新區的特別之處,還不在於其等同深圳、浦東,也不只因其功能定的是承載北京首都功能疏解而有北京副中心地位,還在那「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八個字。 更進一步看,習近平為雄安新區定位五區,即「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加上一個「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 回看大灣區,那是廣東省提出來,在3月總理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中終於得以確認,但李克強已證實,中央政府還沒有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是以大灣區與雄安新區在政治地位上不能匹敵,還要接受雄安的示範。 更深入地看,北京領導層正在思索新的國家治理之道,還要將之演化為中國發展的新空間布局。這一布局一體兩面,一面是以「一帶一路」願景,來建立全方位、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一面則是國內的區域空間重組,以地區一體化的重組、新的城市群建設,來培育新的增長極、創造出發展的新動能。這一思路,將改變原有的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的老格局。 如果說雄安是都市圈的重組,則大灣區是城市群的重建。大灣區城市群將與目前中國內地規劃的十多個城市群截然不同,因其不僅有三個中國經濟特區,還有香港和澳門兩大特別行政區。是以這一城市群擔負著更多層次的任務,不僅其開放度將一枝獨秀,還深蘊著香港回歸20年後的「二次回歸」任務。   原刊於零傳媒獨家微訊平台,本社獲授權發表。
大灣區所為何事?
作者:陳景祥2017-04-26
在選民眼中,融合的弊病似比好處要多。
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OPP
作者:王緝憲2017-04-25
粵港澳大灣區對於廣東、香港和澳門而言,意義遠遠大於一帶一路。
泡湯不只在遠近
作者:胡孟青2017-04-25
與其說「唔使去到日本咁遠」,倒不如將之改作「唔使去到日本咁貴」吧!
在一帶一路上 以色列比香港走得更前
作者:零傳媒2017-04-25
在以色列,年青人對投身初創企業的熱誠高漲,因此以色列也以「初創之國」聞名。
大灣區將是陸港矛盾觸發點
作者:劉迺強2017-04-24
中央如不大力主導,香港就必然會被既得利益主導,無可避免。
有權無責的政務官員系統
作者:劉迺強2017-04-18
特首和他的治港班子,一共只有不到30人,是完全沒有實權的空心老倌。政策的成敗,端賴掌握人權和財權的政務官員系統是否合作,而對於政策的成敗,政務官員毋須負責,問責的是無權無勇的特首和他那一小撮政治任命官員。他們的主要作用,是制訂政策,然後對外被問責,當靶子。 不單如此,自回歸過渡開始,香港政府便不斷把它的一些功能分出去,成立由政府資助的專責獨立組織,主動分權。 以香港機場管理局為例,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全資擁有的法定機構,以商業方式獨立營運,並不隸屬民航處。你大概也猜得到,這些獨立王國,幾乎清一色是由前官員管理。特區政府被削出去的權力,同樣操在政務官員手中,他們之上通常有來自各界的管理委員會,但這些人都是聽政務官員的話,走程序的。 治港班子有責無權,政務官員有權無責,這政制設計完全是政務官員的天堂。有趣的是,這明顯荒謬絕倫的安排,卻像皇帝新衣那樣,政務官員能長期封住悠悠眾口,回歸二十年都沒有人指出,還讓大家覺得理所當然。 這樣的一個系統,因為缺乏中央領導,沒有方向感,各部門碎片化,按以往的慣性運作,因循保守。只要影響各部門的日常運作,官僚系統會自發的抗拒,抵消。特首和班子能做的,只是通過財政司司長,於預算中各部門支出增長作不同的微調,很難作任何大的政策改變。如西九故宮博物館類,「好打得」如林鄭,也要繞過這個系統才能成事。 特首左右做人難 香港的最基本問題,是各持份者都只盯住己一畝三分地,不顧大局;就算中央,對香港也只顧其整體短期經濟利益,不惜犧牲這隻生金蛋的鵝的健康,把產業抽空,同時讓利益集團壯大,自己不作為,並容許特區政府不作為,弄到它快要因長期營養不良和失醫病死了。 就算從「長遠打算,充分利用」出發,中央也要下大決心,帶領香港各界,把香港帶出困境。現在看來,中央決心已下,大灣區規劃是一盤大棋。 但是這盤大棋一旦成功起動,首先便一定會把香港目前的利益格局全面打破,會碰到重重障礙,而第一重,將會是政務官。可以想像,他們的共同口號將是維持政治中立,程序公義,保障本土利益,抗拒大陸化。 政務官不用跟你談政治(他們是「中立」的),根據往例,香港公帑不能在境外花,人家怎麼搞一回事,我要走程序,光是這兩條就能把香港自絕於大灣區之外。 到時候,陳方安生的幽靈又會重現:香港要做一個很有特色的國際都會,還是又一個中國城市?並簡單地把兩者對立起來。 不管誰當特首,在這環境中,都會左右做人難。所以最近才有像內地年青學者田飛龍倡議的,中央就根據《基本法》第48條,索性給特首下指令算了。 這是年少氣盛的書生之見,但中央如不大力主導,香港就必然會被既得利益主導,無可避免。 大灣區發展規劃只是一個頂層設計,魔鬼在執行的細節中。中央在香港的同盟軍在哪裡?民建聯嗎?工聯會嗎?它們都是既得利益的一部份。
陳鳳翔:金融作為核心 灣區今年定稿
作者:陳鳳翔2017-04-03
內地城市與港澳全面合作並不容易,優缺點都是一國兩制。
粵港澳大灣區會為香港帶來另一個繁榮期嗎?
作者:陳景祥2017-03-15
粵港澳大灣區會否為香港帶來另一次繁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