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新冠疫情專題

曾鈺成:清零政策面對嚴峻考驗 特區抗疫路在何方?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12
香港疫情迅速惡化,港府態度表現得非常強硬,沿用中國內地動態清零的方向,訂立多個極端措施。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分析,香港的清零政策還可以維持多久?全香港人付出的沈重代價是否現實可行?一起聽聽曾主席分析。
黃錦輝教授:歐美採取與病毒共存政策不負責任 香港須效法內地做全民檢測及全民追蹤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12
新冠疫情反覆再來,確診宗數不斷升高。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與病毒共存政策不負責任,只有動態清零才能真正維護市民的生命,但目前成效仍不及內地高,為什麼?
戰勝新冠病毒七原則 倘及時採納為時未晚
作者:關品方2022-02-11
與病毒共存,和病毒為伍,等同與敵人共舞。那是認同「部分人可被淘汰,容許放棄部分人」的叢林法則,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思維。中西抗疫模式的本質分別在此。
新增1325宗確診 創疫情以來新高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11
本港新增1325宗確診,再創疫情以來單日新高。確診個案中,2宗是輸入個案,其餘都是本地病例。初步陽性個案超過1500宗。張竹君認為,疫情仍未見頂。
港府抗疫離地,中央伸出援手
作者:郭一鳴2022-02-11
特區政府左右搖擺的心態和唔湯唔水的做法,這是導致香港疫情停不了的根源。要走出疫境,特區政府必須丟掉幻想,借鏡內地成功經驗,堅持以動態清零為目標
陳肇始:聯防聯控始終暢通 支援重在檢測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11
陳肇始透露,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及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正研究向中央提出,要求協助在香港增設抗疫設施,包括但不限於以「方艙醫院」的形式提升本地可接收病人的數量。
抗逆不宜矯枉過正
作者:劉銳紹2022-02-11
新一輪限制社交距離措施中,最引起爭議和混淆不清的一點,就是在私人處所限制多於兩個家庭的聚會。怎樣發現、界定和證明有沒有違法?發現和舉報的責任只屬於執法部門?
香港的抗疫問題,不是有人反對「動態清零」
作者:陳婉瑩2022-02-11
去年5月底,第4波疫情結束,袁國勇建議政府準備第5波的到來,向市民推廣疫苗接種。但是,政府浪費了寶貴的7個月,打疫苗進展緩慢,欠缺推廣。高官口口聲聲「以風險為先」,請問之前做了多少風險評估?
新增986宗確診 800宗初陽 安老院舍連環爆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10
本港新增986宗確診,其中1宗是輸入個案,其餘985宗都是本地病例。另外有約800宗初步陽性個案。醫管局呼籲市民尤其是長者盡快接種疫苗;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則建議政府實行「封城」之類嚴厲措施。
香港政府正積極提升抗疫能力
作者:林鄭月娥2022-02-10
此時此刻,我們最需要的是廣大市民的配合和支持,懇請大家盡量避免外出、留在家中,也不要有跨家庭探訪或聚會,做好個人衞生和家居環境清潔,並留意政府發放的資訊。
增1161宗確診疫情以來新高 學者料最快月底達高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09
本港新增1161宗確診,再創疫情新高。其中8宗是輸入個案,其餘都是本地病例。另外,目前有約800宗初步陽性個案。
疫情下的淨土
作者:孫明揚2022-02-09
我早已全力響應政府呼籲減少外出。但為了保持自己的身體狀況,挑選兩處空矌、平坦、廣種遮蔭大樹、面對大自然的大草坪,每天前往其中一處,步行大約45分鐘。
實質上與病毒共存 林鄭曲線抗疫「成功」
作者:阮紀宏2022-02-09
種種莫名的堅持,往輕的說是個人固執,往重的說是視內地的做法是禁區,不能學也不能做。現在再說全民檢測可能已經為時已晚,特區政府應該立即啟動研究,感染者超過100萬之後,社會如何運作。
港府宣布2人限聚令 增6表列處所 包括超市及理髮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08
特首林鄭月娥形容第5波疫情凌厲,決定將社交距離措施收至最緊,並於2月24日起推行「疫苗通行證」,任何人進入表列23種處所必須接種至少一針的疫苗。
新增607宗本地感染 張竹君:多在春節前後聚會感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07
本港新增614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本地感染佔607宗,輸入個案有7宗。另外,初步確診個案逾600宗。新增個案中,有150宗與其他個案相關,當局仍在調查其餘457宗個案感染源頭。
疫苗專家黃利寶博士:第五波疫情為何比之前更難控制?機場採樣出了哪些問題?香港為什麼承受不了放寬政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07
第5波疫情一發不可收拾,新年過後馬上出現團舞群組。疫苗專家黃利寶博士認為,香港無法承受放寬政策,與病毒共存。他又分析為何疫情比之前更難控制,以及機場採樣出了哪些問題,萬勿錯過!
新增342宗本地確診 衛生署:疫情危急 醫管局:急症室勢飽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06
本港新增342宗確診,全部是本地個案,當中約100宗個案與其他病例相關,其餘個案仍在追查感染源頭。另外有超過300宗初步確診。
新增351宗確診再創新高 陳肇始籲留家抗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05
本港新增351宗新冠病毒確診,創香港出現疫情兩年以來單日新高。新增343宗本地個案,大部分涉及Omicron變種病毒,24宗懷疑涉及Delta個案,部分個案仍在分析中。
檢測專家黃利寶博士:防疫策略有缺口 機場檢疫宜優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04
第5波新冠疫情嚴峻,源頭不明個案遍布港九新界,近日每天新增過百宗確診個案。灼見名家專訪香港分子病理檢驗中心(HKMPDC)董事黃利寶博士,探討抗疫對策。
曾鈺成:第五波疫情政府束手無策?不能全學外國 不能照搬內地 香港要走出自己的抗疫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04
第5波疫情海嘯式來襲,無論政府還是民間都措手不及。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處理今次疫情需要有智慧,不能全學外國,不能照搬內地,要因地制宜走最適合本地的抗疫路。
新增142宗確診 31宗源頭未明創新高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03
本港新增142宗新冠病毒確診,121宗是本地個案,31宗未知源頭。另外,暫時有160宗初步陽性個案。
周永新:「畀面文化」捲土重來? 公平法治必須堅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01
市民不明白,高官為什麼要出席人來人往、只為打個招呼的洪為民派對?官員不出席就是不「畀面」嗎?周永新教授希望今次生日派對引起的關注,能夠令似乎有復甦迹象的「畀面」和「奉承」文化,從此銷聲匿迹。
新增80宗本地確診 13宗源頭未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31
本港新增92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其中12宗是輸入個案,80宗是本地個案,包括13宗源頭未明個案,以及67宗相關個案;另有95初步陽性個案。
徐英偉向特首請辭 今日離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31
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周一(1月31日)發表聲明,表示已經在向行政長官提出請辭,同日離任。
認識疫情
作者:陳文鴻2022-01-31
若Omicron病毒證明病徵不如預期的弱,或有新變種病毒出現,政府應即時推出應急方案,避免這幾波疫情中政府臨急徬徨張羅之弊。
呂大樂:政府抗疫措施須具一致性 市民厭倦 「彈弓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31
特區政府宣布推行「疫苗通行證」,要求更多地方使用。教大香港社會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認為,其實這並不符合特首一直所講的「動態清零」,但政府或繼續採取這種「彈弓手」的處理方式,令市民感到無所適從。
新增81宗確診 源頭不明個案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30
本港新增81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4宗輸入,77宗是本地個案,其中15宗源頭不明,62宗與其他個案相關,初步確診為數約70宗。
新增120宗確診 金鐘商廈食肆員工染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29
本港新增120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86宗為本地個案,11宗源頭不明,75宗與之前個案相關。另有70宗初步確診個案。
源頭不明確診累增 隱形傳播鏈威脅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28
本港新增115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80多宗初步陽性個案。新增本地病例中,有6宗源頭不明,源頭不明個案累計至30多宗,反映社區仍有很多隱形傳播鏈。
逸葵樓風水
作者:蔣匡文2022-01-28
天星顯示,2月4日立春後天星有吉象,疫情會緩和一段小時間,但「攔截」未斷,大家還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