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林鄭月娥

立法無期
作者:曾鈺成2019-04-25
香港應何時進行23條立法?有傳聞說中央政府完全放心由林鄭決定;但也有說中央政府認為立法不能再拖,甚至要求在本屆政府任內完成。
新民黨八周年黨慶 特首高官出席四點鐘許sir也捧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4-13
新民黨今晚舉行八周年黨慶,行政長官與一眾政府官員到場祝賀。久未露面的「四點鐘許sir」警務處前助理處長許鎮德親臨支持。
特區政府不再聆聽市民的聲音了嗎?
作者:褚簡寧2019-04-12
涉及與大陸簽訂引渡協議的民眾力量,並不僅在計算街頭示威的人數上,我們的政府也需要聆聽商界和國際社會的聲音,林鄭月娥會聆聽嗎?
何志平愛國落難值得同情
作者:王永平2019-04-10
何志平是獲董建華邀請出任首屆問責局長之一。他放棄收入豐厚的眼科醫務,服務政府,是「愛港」表現。離開政府後,他進行的「外交」活動,也是「愛國」表現。因此,何志平應該符合「愛國愛港」的資格。
強推移交逃犯安排損害國家利益
作者:王永平2019-04-03
今次《移交逃犯條例》修例,市民看到政府順應商意,不理民情。這個政府一手造成的矛盾,在立法過程中會繼續撕裂社會,激發街頭抗議。這個情況不利香港管治,也打擊國家鼓勵港人愛國愛港的政策。
林鄭樓控助長樓價瘋升
作者:關焯照2019-03-29
筆者作為小市民,看見樓市變到如此瘋狂,只能說:「天要你亡,必先令你瘋狂!」大家同意嗎?
香港恒生大學正名禮 成就不一樣私立大學
作者:編輯精選2019-03-18
香港恒生大學(恒大)3月16日假金鐘萬豪酒店舉行2019校慶日暨大學正名晚宴,逾500位來自各界的嘉賓到場參與,共同見證恒大發展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引渡修例陷困境 林鄭應先撤議案
作者:褚簡寧2019-03-15
如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有點自知之明,應該立即撤回與內地進行逃犯引渡安排這一未經深思熟慮的議案。林鄭月娥及特區政府高官愈是公開為這條議案辯解,就愈會讓全球聚焦在內地那名聲不佳的司法系統上。
怎樣做好財爺這份工
作者:關焯照2019-03-08
香港的貧富懸殊是在所有的先進經濟體中最高的,因此特區政府在處理公共財政上必須扮好一個收入再分配者的角色,利用豐厚的儲備來改善香港社會的收入不均問題。
又是一份了無新意的預算案
作者:褚簡寧2019-02-28
如果陳茂波想青史留名,他必須為自己開闢一條大膽的新路。我們的政府可以更大膽地決定,如何以結構性和有針對性的方式投資,長遠來說改善我們的生活,而不是浪費在短期的「派糖」措施上。
毋須落實
作者:曾鈺成2019-02-25
對於香港在大灣區發展中「被規劃」的說法,林鄭和聶德權有不同的回應。林鄭說,規劃綱要是全面接納了特區政府的意見寫成的。聶德權卻說,綱要提出的東西,香港不一定要落實。
保持制度優勢 香港不能降級
作者:關焯照2019-02-22
發展大灣區,正確態度是其他灣區城市和澳門應該仿效香港,優化自身制度,這才可以防止拖累大灣區發展。
林鄭民望暴跌是自招
作者:關焯照2019-02-08
要求以AO為首的管治班子承認政府表現管治危機,這如同要求美國總統特朗普改變國策,不繼續針對中國,所以,大家都是不要痴心妄想了。
林鄭與反對派的蜜月期結束了嗎?
作者:褚簡寧2019-02-01
林鄭通過接觸反對派,享受了特首選舉後長時間的政治蜜月期。然而現在,林鄭月娥5年任期剩下不到兩年時間,她與反對派的蜜月期已瀕臨破裂。
輪椅花車巡中環 傷健共融嘉年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1-29
路向多年來致力推動傷殘人士自主獨立,是次嘉年華無論是否輪椅使用者,都可以參與布置「花轆」。
林鄭「治術」比經濟周期更可怕
作者:關焯照2019-01-25
筆者對本地的經濟周期的起跌不是太過擔心,但林鄭和各高官在應付經濟失速和樓市泡沫的能力肯定是一個大隱憂,這亦是筆者對今年香港經濟感到悲觀的原因。
政黨將政府推向「橫死掂死」的局面
作者:阮紀宏2019-01-22
有一種意見認為,由於香港不可能有執政黨,所以政黨必然是馬後炮。但看看英國的政黨在脫歐問題上的表現,也看不出來有哪個政黨為長遠和大局有所擔當:緣何兩年前討論公投的時候,就沒有政黨提出今天的各種擔憂呢?
政府就長者綜援補鑊的教訓
作者:王永平2019-01-22
有社福界人士形容,每月1060元額外補助津貼是「跌落地揦番拃沙」,主要目的是保着政府的面子,而這批失去領取長者綜援資格的「中年人士」須積極尋求工作,並要社工證明不是故意偷懶。
創意之作
作者:曾鈺成2019-01-21
「關愛共享計劃」、「就業支援補助金」──這些名堂可真是創意之作,不知是出於哪一個高人之手?
全民失憶觸發長者綜援爭議
作者:曾國平2019-01-20
老人綜援一減「高額援助」一加,政策其實沒政客和傳媒所描述的刻薄(當然也不見得闊綽)。
橫蠻特首 禍害市民
作者:關焯照2019-01-18
日本人的健康預期壽命是74.9歲,但預期壽命卻是83.7歲,兩者相差8.8年。假若以持續上升的預期壽命來要求年齡60歲或以上的人工作,筆者只能說,林鄭真係要「因住收尾嗰幾年」了。
政府無良 老齡坎坷
作者:陳景祥2019-01-17
香港沒有法定退休年齡,社會仍未有退休年齡的「共識」,但政府已把長者申領綜援年齡界限提高,難以令人接受。
提高長者綜援申請年齡的問題
作者:王永平2019-01-16
在缺乏全面退休保障和整體貧窮率高達20%的情況下,60至64歲失業人士的生活絕不好過。在未有充分考慮他們的情況和確保他們能繼續工作下,政府提高長者綜援申請年齡,是不合情理的做法。
亞洲金融論壇薈萃商界翹楚 剖析經濟熱話
作者:編輯精選2019-01-14
亞洲金融論壇邀請到超過 130 位來自全球各地的嘉賓,全方位剖析最新環球經濟局勢,發掘不同的新機遇,同時探討連串創新及金融科技議題。
被擺上枱
作者:曾鈺成2019-01-14
林鄭出席今年第一次立法會答問會,最惹火的議題竟是提高長者綜援的年齡門檻 。有議員叫政府撤回這政策,林鄭回應說,政策早寫在去年的財政預算案裏,是議員們批准的,這話引起了議員們的強烈反彈。
內地經濟差 香港冇運行
作者:關焯照2019-01-11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最近幾星期多次提出「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的口號,但根據過往的經驗,外圍或內地出現經濟衝擊,香港經濟通常也不會有好下場。
特首會「欣然接受」土地小組建議
作者:陳景祥2019-01-10
有錢好辦事。林鄭上任之初提出理財新哲學,就是要「採取前瞻性與策略性的理財方針,善用盈餘」。她也表示對過去幾年本地經濟增長的表現「不甘心」,認為增長幅度可以更快。
政府「事不避難」 尚待考驗的兩件事
作者:王永平2019-01-09
在維護「一國」權威,打擊「港獨」方面,林鄭的表現肯定令中央滿意。不過,在經濟民生方面,她是否做到「事不避難」,尚待考驗。
2019年運勢預測(下):香港啟動深度改革 留意三大風水方位
作者:潘樂德2019-01-08
2019年,香港食傷生財的大格局没有變化,所以同樣不缺賺錢機會。而且由於日干合財,更會出現新的財源。但香港不會獨享機會,必會和鄰近城市一同合作。由於財多身弱的特點,這樣反而有利於香港把握機會。
2018的奇蹟
作者:關焯照2019-01-04
市民對特首評價出現急劇變化是與特別事件有關,但今次林鄭的民望明顯上升卻沒任何特別事件發生,這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可以說是2018年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