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太量教授表示,中央銀行是最後風險的承受者,不能不承擔風險,就像美國的銀行出現債務違約,美聯儲也必須釋出流動性支持的道理一樣。
雖然製造活動處於收縮區間,但服務業PMI則持續擴張,更創4個月高位。在節日效應帶動下,居民出行消費意願增強,零售、道路運輸、航空運輸、餐飲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都高於50的盛衰線,市場活躍度回升。
不是說中國完全沒有債務問題,而是西方媒體所言,似是病入膏肓之人反而對患上普通感冒之人指手劃腳,說他們快要死了。
全球經濟將會是一個三分天下之局──美歐一方,中國加俄羅斯另一方,其他就是中小型經濟體在兩大陣營中游走,爭取自己最大利益。香港要站在哪一方不言而喻,現實如此,對聯匯制做好防禦以至後備方案,肯定絕對有需要
即使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仍有不少長期向好的因素,2022年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會十分大。在這種形勢下,中央在施政時,宜「使民以時」,讓人民有休養生息的機會,才可以積累力量。
最近銀行已恢復向散戶貸款,協助他們向開發商買樓。銀行的貸款政策,已把重點放在穩樓價,而不是壓樓價,內地的房企有機會絕處逢生。
中國的整體債務佔GDP已升至250%以上水平,過去好幾年,地方政府、企業及家庭負債均全數向上。美林美銀問得好,如果寬鬆代表債務向上的話,今次又由哪一個環節負上槓桿責任?
今時今日內地形勢較為困難,人民幣穿七與否,對外界而言其實是早已預期的大概率事件而已。
中國的經濟增長成績驕人,但近年超過七成的增長動力來自資本的快速積累,所以減低投資比例會對經濟增長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