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宣布成立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致力推動計算與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統計決策科學、金融科技,以及精算學。新學院由隸屬於工程學院的計算機科學系和理學院的統計及精算學系組成,將於2025至26學年收生。
國際學術網站Research.com 2024年度全球學者排名,評選的26個學科,香港大學有12位學者晉身各領域前100名優秀科學家之列。
香港大學校委會周一(10日)向全校師生及校友發出電郵,表示已與校長張翔就相關議題醞釀溝通多時,認為校長聲稱「毫不知情」實在說不過去。
香港經濟有什麼制度優勢,又有什麼問題?一起聽聽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黃乾亨黃英豪基金教授(政治經濟學)王于漸博士的分析。
香港大學「學苑新聞」指校委會當日通過8項暫任副校長任命安排;其中,此前的暫任首席副校長王于漸則改為暫任副校長(大學拓展),變相「降職」。是次任命人選並非由校長推薦,有違慣例,校長張翔於會上表示震驚。
市場預期短期內或將減息?政府減辣後私人住宅市場流通量仍然不足,香港樓市今年春天能回春嗎?為何對2024年的香港經濟增長不樂觀?一起聽聽香港經濟學家、港大首席副校長王于漸教授的分享。
疫後香港經濟復甦未達預期,正值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發布《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我們帶着問題與教授見面。香港稅制是否需要改革?外部因素有什麼影響?一起聽聽香港經濟學家、港大首席副校長王于漸教授的分享。
王教授指出,儘管2024年增長前景不可以太樂觀,隨着國家政策能進一步放寬和改革,令市場消費意欲回升,香港有望於2024年後,受惠於內地穩定、開放和較明確的經濟政策環境帶動,經濟將有所恢復。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港大論壇上表示,雖然香港嚴重依賴與內地和國際世界的聯繫,但由於通道尚未恢復正常、外部環境不斷惡化,今年的負增長似乎不可避免,但「按照我們的工作方向及成果,我們對前景仍然相當樂觀。」
由於中產人數上升,加上各個社會階層均有房屋需求,推動私人屋苑樓價不斷升值。公屋居民上不到居屋,居屋居民也上不到私樓。王于漸教授建議,政府應重推「租置計劃」,以廉價出售公營房屋,協助較多港人置業。
踏入9月新學年,多間大學均舉行開學典禮,標誌新學期正式展開,多家大學也於迎新活動上舉行升旗儀式,希望增加大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因應疫情,大部分本科生課程將全面回復面授教學。
要在短時間內緩解香港的問題,王于漸教授認為可參考新加坡「組屋」模式,全面重推優化版「租置計劃」,將現有公屋單位以極其便宜的價格出售予現有租戶,使業主擁有單位的全部業權。
香港大學黃乾亨黃英豪政治經濟學教授王于漸表示,要解決香港嚴峻的民生和民粹問題,推行「港人組屋」計劃是唯一出路,讓大多數港人以可負擔的價格購買公營房屋單位,才能促進整體經濟發展,實現真正的全民共享繁榮。
王于漸認為,一旦我們能夠控制肺炎爆發,並減慢傳播速度,達致最終防止疾病升級和加速,那麼經濟就會開始復蘇。
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認為,香港今天遇到問題不是房屋問題,而是貧富懸殊的問題;這不是供應問題,而是購買資金不足的問題。
團結香港基金今天發布最新房屋政策建議,提出「港人組屋」計劃,提出建公屋可租可買、租金津貼、鎖定補價、首次置業免息貸款等十項政策措施,實踐全民安居願景。
張翔預料,港大首席副校長遴選委員會將在下月組成,展開遴選程序。另外,物色法律學院新院長的遴選委員會,估計未來一兩周亦會成立。
王于漸指,香港身為大灣區重點城市,無論青年到大陸或留在香港發展,都可發揮香港已有的傳統優勢,鞏固香港的國際聯繫功能,貢獻大灣區的發展,體現一國兩制。
為什麼反填海的人所估的1萬億成本便不可接受?任何涉及未來項目的成本效益分析都必然是估算的,但估算的質量或準確性卻必須看看背後所用的假設是否合理,或只是拍拍腦袋隨口亂說。
石禮謙指出,房屋問題不是居住環境的問題,而是社會問題。問題不是香港土地缺乏,而是政府要用心地關心市民,令社會分享更公平。
擁有對全球化的的理解,我們才能擁有足夠的背景資訊理解中國。
綜觀當前世界的新創巨頭如FB、阿里巴巴等,其市場價值來自它們持有用戶資料的潛在商業價值。
團結香港基金上月發表「土地房屋」研究報告,倡議政府推行「補貼置業計劃」,引來熱列討論。較早前,我們就請來了帶領該研究的王于漸教授,就幾個重點問題,進一步解釋研究團隊的看法,希望可以提供更多值得討論的思考材料。
九位具份量的講者涵蓋政府高官、議會領袖、著名學者、商界名人、經濟學家、曆法權威等,為與會人士提供一個洞悉香港經濟、政治發展,探索投資新機遇的難得機會,為未來作更好準備。
唯有寄望香港採用新加坡式的房屋政策,改變建屋後的分配,保證每名香港永久居民都可租賃或購買250—350平方呎的公屋單位,讓一般巿民負擔得起房屋。政府亦可給予資助,私有化現有公屋單位,這樣才能紓緩深層次的社會不均,消弭背後的不公。處理好基礎層面,就可望解決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