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學習注重改善學習過程,通過提供短時長且高效的學習單元,使得學習變得更加模塊化和集成化,這對於促進學生的持續學習和即時應用所學知識至關重要。
教育局姊妹學校計劃計劃推行至今,本港學校不少已與內地學校完成締結,然成效如何,有待探討。筆者認為締結姊妹學校是一個提升學校素質、推動學校發展的良方,但要發揮成效,需要適切的策略配合。
筆者認為後疫情教育的特質是去中心化和高度個人化,學校將慢慢換變成近似「學習中心」(Learning Hub)的角色,為學生提供資源而不是主導資源分配的平台,令學生可以更容易就個人學習需要獲得教學資源。
當線上教學愈發普及,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變成常態,來自弱勢家庭的學生與家庭背景優越的學生之間將出現更大的學習差距。科技教育也潛在類似問題。
近年科技界及跨界學者也開始談論AI科技發展衍生的另一方面問題,例如個人私隱的保障、AI發展的倫理風險、數據和算法的不當使用,出現批判AI的思潮。藝術界也不乏這些課題的探究,是創新美術教材的思考方向。
今天的全球,新冠疫情幾乎是無孔不入,生命保障是重情重理,再教育先進的城市,學童返校上課的權利都不再必然,隨時停止在校實體課,啟動在家網上學習,乃至應測應考,已是學校教育新常態。
香港目前仍然是停課時間最長的社會,開學以後的路,是更大的挑戰。
現在,停課以後,教師掌握數碼教學,應該已是不在話下,而且發展潛能甚大。學生運用電腦、上網,應該也不再有技術障礙。問題是:這種新的學習形態,是完全作為權宜之計,曇花一現?
線上教育嘗試處理在課室/學校層面乃至教育制度層面上,不同組群學生的「公平」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課題。
假如真的要在痛苦的疫情之中,把「停課」看成是突破常規的難得窗口,從而提煉出一些良性的「未來」元素,就需要在繽紛的嘗試之中,尋找一些有普遍意義的原理,在疫情過去之後,留下有益的後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