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引用基辛格的名言:「成為美國的敵人可能很危險,但成為美國的朋友卻是致命的。」質疑台灣的民進黨政府對美國人亦步亦趨,到底有利了誰?哪個美國盟友有好結果呢?
俄烏戰爭持續逾一年,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華府對烏克蘭落井下石,支援措施口惠而實不至,北約更擴展至亞洲,憂慮世界正走向大戰邊緣。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中國人有一句說話講得好,親生仔不如近身錢,將資產放在自己能夠管理的範圍之內,總好過交畀外國人管理,鞭長莫及,輸咗都冇人可憐。
「軟實力之父」、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在《紐約時報》撰文,批評美國「正與中國進行一場冷戰」是糟糕的想法,認為對歷史不利,對政治不利,對美國本身也不利。
蒙代爾等人認為,如果美國迫使盟友將中國視為經濟和政治上的敵人,勢將削弱美國與盟友的關係,而最終被孤立的或將是美國,而非中國。
在未來四、五年,美國與紅中燃起戰火的可能性,諒不會很大。西方評論家多評估戰火會最先在南海燃起;我的判斷是:戰火如果燃起,第一個戰場或是台灣海峽。
拜登尚未發表任何系統或全面的講話,就中國問題闡明自己的立場,這對他成為候選人是有很大幫助的。在面對特朗普對華的強硬政策下,團結西方盟友會是拜登總統大選對華政策的選項之一嗎?
帶着一把手的身份,有時為了避嫌,你寧願不做(或刻意多做)一件事、說一句話,也不會與某些同事過從甚密,免得引起猜度和誤會。
中美關係的變化反映了兩國各自在國際體系地位的變化,中美之間的競爭或者衝突也具有了國際性。中美關係的未來也基本上決定了世界體系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