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炮循」(炮台山循道衞理中學),沈立平校長說:「學校安排的學習體驗,讓同學找到他們的興趣。」學校的期望:同學畢業後,找到喜愛的工作,自力更生,回饋社會。而那,不也是天下父母的期盼麼?
鄭玉珍的經歷,造福了香港無數個有特殊需要的家庭。她更鼓勵一眾同路人要「行出來」,讓政府知道他們的需要,「就算不能一步到位,也要一步步做。你不為他們爭取,誰會?」
三位精英跑手合力完成100公里的壯舉將正能量發放開去,冀能給大家啟發和鼓勵,無論疫情有多嚴峻,保持身心健康乃抗疫的最好方法,也希望提醒大家關注疫情令很多慈善機構經歷困境,需要大家幫助。
筆者在9月中會有一個給家長的專題講座,到9月底又會和幼兒從業員協會的周慧珍主席一起主持一個幼小銜接的講座,給幼教工作者一些建議。
讓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共融在一個有支援的學習環境下,的學生感覺到受社會接納,推動個人成長以及建構和諧社會。一起學習的原意是好的,可惜這個願景,卻是遙遙無期啊!
目前排隊輪候的數字只是冰山一角,相信還有很多潛在的個案。
香港的教育議題備受關注,教大校長張仁良教授也當仁不讓,開下良方,展開教大未來的「十年計劃」。
如果覺得自己有做老師的耐性,有這樣的堅定信念,那才應該去從事教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