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要達成,兒童工作是重要的一環。然而,經歷了疫情寒冬,社會各方面無可避免地受到衝擊和影響,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落實任重而道遠。
自清末以來,中國人如何為自身定位,如何不卑不亢,如何看清時勢,真是不易。這對於身處香港的某些中國人來説,更為困難。我們不妨正視英國政壇近年的巨大變化,以及回顧西方十字軍東征的歷史,也許能從中得到啟示。
雙重標準,真是港式世界公民論的核心元素,相當站不住腳,也無比「怪異」。但用在嘲弄或批評自己的國籍和同胞上,卻如此理直氣壯,正義凜然,仿如站在虛浮無根之高地上的道德判官,着實令人speechless。
踏入9月新學年,多間大學均舉行開學典禮,標誌新學期正式展開,多家大學也於迎新活動上舉行升旗儀式,希望增加大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因應疫情,大部分本科生課程將全面回復面授教學。
兒童需要從小認識不同的文化,抱持開放的態度,學習尊重不同文化的異同,才能培養廣闊的視野,成為世界公民。透過遊戲讓兒童了解是不錯的方法。
21世紀初,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提出了21世紀人才特徵的4C素質。2014年,加拿大籍的教育學家Michael Fullan便加上Character 和Citizenship 變成了6C。
擁有一頭捲髮圓臉孔大眼睛和濃密鬍鬚的愛因斯坦,應是最廣為人知的科學家。愛因斯坦(1879-1958)一生曾經持有多個國籍?
他認為,宏觀視野能讓學生更容易為本地問題──如政制發展、貧富懸殊等等──尋找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