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但能強身健體,更能鍛煉心志。
「為什麼跑步對自己這麼重要?」從教育教練學的提問流程中,這亦是一條至關重要的問題。為了突破自己?為了給自己一個難忘回憶?筆者的是希望成就更好的自己,在自己陌生的領域中重新探索自己的不足和可能。
日本每年舉辦數百場馬拉松賽事,經驗豐富,而且日本人做事細緻、重紀律,舉辦大型活動能做到一絲不苟,且為參加者考慮周詳。難怪東京馬拉松能躋身世界六大馬之一。
小弟雖無緣登上奧運跑道,但嚮應盛事在香港自發環校跑。繼中大、科大後,本月初與4位跑步發燒友完成港大校園跑,又一「成就解鎖」。
中大人文氣息濃厚之餘,亦孕育了不少長跑好手,我個人最期待有機會續辦中大慈善環校跑,將跑風帶入校園,甚或作為定期校友活動,拉近昔日同窗的連繫,藉跑相聚。
有見跑步風氣逐漸盛行,「大家減齡」夥拍「中銀理財」計劃全港首個奶龍主題跑活動,沿灣仔海濱設4公里、2公里和1公里水槍探險戰,並設巨型奶龍布置,可以跑步兼打卡。
每年的渣打馬拉松、香港單車節等,以及觀賞型的體育旅遊,如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等,吸引不少海外旅客到訪,他們逗留期間的消費,亦能帶動相當的經濟貢獻。
什麼兩文一武?其中一「文」,就是愛好書法,通過毛筆、墨跡、石硯、畫紙,練習各種字體,或學寫小幅山水。他們都說,平時工作太忙,抓住閒來的時候清靜一下,調節心情,把心中所思所想,寄託在翰墨之間。
「逆齡」還是其次,最高興是見到健康數據夠靚。小弟今年計劃繼續享受Runcation,再戰海外馬拉松,更將勇闖非洲最高峰、海拔達5,895公尺的Kilimanjaro。
因疫情停辦的香港街馬上周復辦,活動由本地社企全城街馬主辦,由第一年只有約5000人參加,至今來到第八屆已增至約15000人,超額報名,可見本地跑步風氣漸趨盛行。
馬拉松作為參與人數眾多的體育活動,日後「大灣區大滿貫」可由香港牽頭主辦,因香港的海外跑手佔比較多,所以是最有條件造就這項既國際化,又屬區域性的體育盛事。
健康是最基本的人權,不論年齡、亦無分背景。跑動起來,守護你和身邊人的健康和福祉,也讓生活更多彩和富有意義、為有需要的小朋友送上快樂與祝福。
在人生路上我偶然遇上了馬拉松這位好朋友,它帶給我獨處、心靈洗滌、堅毅的訓練,陪伴我走過了過往幾年艱難的歲月。
今年有「港人尊享」的「第25屆馬拉松特別獎勵計劃」,令奪金成為近在眼前的紅蘿蔔一樣。但跑過全馬的朋友都明白,要做到目標其實並非易事,認識兩位萬金得主,分享他們的成功錦囊,以供參考。
一件有效散熱的戰衣無疑是跑者的利器。過往比賽我都會穿大會特製的t-shirts,但其吸汗和蒸發能力往往不太理想。近年有紡織港商研發出全新運動布料Comfiknit,研發念頭是如何得來的?
上周日舉行一年一度的渣打馬拉松賽事,但當日天氣和環境挑戰大,對沒有充足準備的運動員來說其實是不利的。以下將介紹一些常用的筋骨關節肌肉保健品供大家參考,讓大家盡快復原。
跑長跑20年,不論在本地還是外地的賽事中,都曾經歷或發現不少馬拉松之「最」,令這看似「沉悶」的長跑生涯增添不少趣味,值得在此一記。
不論是來自相識的、不相識者的鼓勵對運動員皆有非凡意義。
紐馬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馬拉松賽事,在2019年參加人數就達到53627人。作為主辦機構,NYRR一直皆有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措施,部分更已實施超過10年,值得借鏡。
在疫情下進行虛擬跑,確實需要更大決心與毅力,因為沒有補給,亦無觀眾夾道歡呼,憑的只是一點信念。為提升訓練強度和熱情,一些跑友甚至特別設計「主題跑」過「跑步癮」,繼續練兵。
回望過去的20年,從跑馬而來的得着甚豐,其中一件意外收穫,竟是「逆齡成長」。若然宏觀看看過去20年來,香港馬拉松的參加人數,亦可見其「成長」不少。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於令人享受的氣氛。小弟並非職業跑手,42公里的全馬確實既漫長又煎熬,所以在跑後不時與跑友小酌幾杯,無論是紅酒、香檳,抑或威士忌 (尤其山崎、響、Macallan)我都like。
刷新PB(個人最佳成績,Personal Best)固然是大多數跑者的願望,然而在跑道上建立的友誼同樣難能可貴。
以前未想過能完成馬拉松,更遑論是要完成100場賽事。然而憑着信念,一路走來,平凡如我亦能做到,因此只要下定決心,絕大部分人也能夠做到。
馬拉松賽事大會說,不希望加入政治元素,大家都贊成;可是,是誰製造和加入政治元素?主辦單位對「政治元素」和「香港加油」的態度前後不同,是否某種「政治元素」正發揮作用?
日本人跑馬拉松的實力和傳統,絕不可小覷。單看60年代,1965年,世界11個馬拉松最佳成績,有10個都由日本跑手締造。日本領先歐美、東非等國家,接近半個世紀!
長跑是漫長、孤單的,因此M&M十分慶幸兩人同樣熱愛跑步,雖然無藉口偷懶,但周末早上6時起床一同練跑既健康又浪漫。
香港人工作忙碌,作息不定時,總有諸般理由說服自己沒時間做運動。假如不做運動的「理由」是太忙,做運動則有眾多更好的理由。
世界各地因應疫情,推出限聚令,減少群眾聚集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不少體育項目被逼延期或取消。然而,仍有不少馬拉松賽事以線上或線下形式舉行,為機構籌款。
馬英九養成慢跑的良好習慣,是從紐約開始的。由學轉政之後,他的慢跑成了旁人較難效顰的特色。開始投入選舉,他的慢跑更成為台灣政治擂台上難見的景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