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陳獨秀

香港與中國共產黨
作者:劉蜀永2022-01-19
香港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其實源遠流長,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的每個階段都和香港有關聯。本文側重從歷史角度,簡略回顧香港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
歷史波瀾壯闊,現實悲歡離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29
位於觀塘海濱道的一新美術館,即日起推出名為「共載風華:二十世紀革命志士手澤」的展覽,展出91組展品,包括書法、繪畫、信札、手稿、海報及印章等,皆與二十世紀以來的中國革命歷史息息相關。
建黨不在七一 是八二或八三
作者:丁望2021-07-30
中共百年政治劇集《覺醒年代》,正在香港的電視台播放,它記述中共建黨過程。中共建黨日不是7月1日,而是8月2日或8月3日。
掃巷望氣看百年照片
作者:張建雄2021-07-26
看美國人上街的照片,精神面貌差矣,怨氣十足,奉獻精神全無,跟中國青年的精神面貌,神清氣爽,生來就是享福的,但不忘記奮鬥相距甚遠。
看《覺醒年代》,學中共黨史
作者:郭一鳴2021-03-12
中共黨史與中國近現代史、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是分不開的,香港的年輕人要認識國情,我推薦看這部《覺醒年代》。
國史教育中心辦五四人物選舉 魯迅大勝胡適蔡元培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2-20
國史教育中心繼去年後再度舉辦「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以五四運動為主題,魯迅獲選為2019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魯迅不論在中、小學得票均取得絕對優勢,獲得逾12000票。
范永聰談五四:陳獨秀革命思想不停變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1-06
作為五四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陳獨秀最精彩的是五四運動前夕思想形成的過程,這是一個多元包容、由舊入新的歷程,是最浪漫、最值得回味的過程。
歷史年度人物選舉 回應五四運動百周年
作者:何漢權2019-10-16
「名家系列講座」第一講,請來丁新豹教授(前排左三)、范永聰博士(前排左二),以及四位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得主林俊朗、周正賢,李謙諾及梁文輝,分別撮述五四歷史人物。前排右一為陳學然博士、右四為作者。
陳萬雄:五四重整中國文化思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5-14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他們日後大多數成為中國各種傳統學問的重整者,並且以現代科學的精神,建構起中國新時代的學術文化思想。
五四晉百 文化再新
作者:何漢權2019-05-10
五四晉百,今年國家的外交內政,躋身列強,甚至是篤定已成為美、俄、中的三雄之一。但百年前後,人才在我國又要怎樣數算?是多還是少了呢?更重要的是,中國文化又要如何吐納,再創新篇章!
習近平扭曲五四精神
作者:程翔2019-05-10
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時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要聽黨話、跟黨走」他這番講話,完全是扭曲了中國人民所認知的五四精神:民主與科學。
五四運動,關香港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5-04
今日是五四運動100周年紀念日,回顧在「五四」和新文化運動影響下的香港往事,無疑是別具意義。
五四運動百周年 中國民主夢未圓
作者:王耀宗2019-04-29
在中共一黨專政的管治下,它只准別人用它容許的方法去愛中國。這就大大地違背了五四運動的精神了。
五四運動與文學革命——百年文化界首要大事
作者:楊興安2019-04-27
文學革命先於五四運動發生,雖然不能說催生五四,但其關係血肉相連,殆無疑問。1915年陳獨秀自日本回國,許多新觀念、西方新思潮、反傳統的思想都是透過陳辦的《新青年》傳播出去。
五四運動與中國的現代化
作者:馮應標2019-04-15
有廣泛群眾支持的五四學運,遂為菁英的新文化運動注入新動力,爾後兩個運動便匯合成一個廣義的「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並徵用了「科學與民主」為口號。
芒鞋破缽無人識 踏過櫻花第幾橋
作者:楊興安2018-03-10
今年正值蘇曼殊逝世百年紀念,他生於中國動盪的年代,給我們留下傳奇的生命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