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向加拿大、墨西哥開刀 或有更深層意義? 美國為何不可能重回製造業黃金歲月?一起聽聽譚新強的分析。
筆者曾多次說過,生產力的進步,除了倚靠科學及知識的利用外,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勞動力的分工是否細緻。分工愈細,勞動力愈能專注做事,也愈能找出更有效率的生產程序。
西方文明曾是理性的燈塔,為何如今反而陷入深刻的不理性?國際貿易本就是互利共贏的行為,為什麼支持對華貿易的人在美國政治上已死路一條? 一起聽聽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的分享。
歐洲大國受困俄烏戰爭,或更倚仗對華貿易?鷹派馮德萊恩將卸任主席職務,歐盟對華政策能否更加務實?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的分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參加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會議中他向習近平提及,拼經濟和改善民生是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的首要工作。在新階段中,特區政府採取積極有為的政策措施,尤其集中搶企業、搶人才。
為何香港特首獲美方邀請出席APEC,反而因為「時間安排」而卻步?原來:抗議美國有些參議員要「制裁」港一眾高官!
拜登參與11月的東盟大會,提出建立戰略伙伴關係,意圖分中國一杯羹。很明顯手下沒有做好功課,東盟和中國成為對方第一貿易伙伴,美國是改變不了這件事。
作者: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2022-09-03
香港可發揮服務業專業化的優勢,「做強專業服務」,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法律、航運、金融、諮詢等專業服務,鞏固和提高香港在國際分工中的競爭力。
中美脫鉤是一個集市場、政治、經濟、能源,以及全球化結構重組等因素多重影響的一個科學過程,不是美國想脫就脫得成,也不是中國抗拒脫就脫不成。
台灣長榮海運一艘原訂從中國出發,前往荷蘭鹿特丹的貨輪「長賜輪」(Ever Given),周二擱淺在蘇彞士運河上,全球12%貨運量因此大受影響,歐亞非航運交通癱瘓。
疫症令各個國家露底,比如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這些國家都無法展示應有的防範和組織能力。每個國家從高位跌落,到其式微時,一定發生一些事,使其真實能力暴露,可能打敗仗,或出現低防疫能力。
廣州是售賣廉價仿造品的一個主要地點,這些商品出口到南亞、東南亞、拉丁美洲、尤其是中東及非洲。那些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商人在此貿易中角色非凡,當中人數最多的是非洲人。
我認識一些產品主要出口去美國的廠家,他們是貿易戰的切身受害者;我覺得由他們來評估加關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一定會更加實際。
莊太量說:「特區政府需要讓社會知道『一帶一路』規劃不只是口號,不能流於意識形態上的宣傳,更重要是為業界提供更多實際資訊,如內地在『一帶一路』規劃中有哪些項目和細節已經落實、有什麼港口由內地營運等。」
今年8月23日,英國政府發布一系列技術通告,基本上是假設在沒有達成協議的情況下,英國將如何退出歐盟的指引文件。如果沒有協議界定英國與其餘27個成員國未來的貿易關係,貨物將不能在英國與歐盟之間自由流動。
當內地十年前出現問題奶粉,十年後再有問題疫苗,就算其間香港佔中國GDP的比例一跌再跌,香港仍然是內地家長的避險首選,就像你仍是我的首選。
貿易戰不僅只是牽涉中美雙方。向中國出口上游產品的東南亞國家或其他輸出國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全球經濟都會受到較大影響。
特朗普的謀臣明白美國貿易戰的後果,但看來特朗普此人頗為瘋癲,傷敵八百而自損一千的笨事也可能出現。
國內的電商發展都特別快,隨著互聯網和物聯網的發展,基於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的世界貿易格局會有非常大的變化。
英國預定於2019年3月底退出歐盟,再不得無限制地免關稅進入歐盟內部市場。為彌補這種潛在的貿易損失,英國必須與更多不同夥伴訂立新的貿易安排。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香港、澳門以至珠海的物流業者終於可以選擇運輸更為靈活可靠的陸路運輸,這對香港的物流業不啻是新機遇。
與中國內地不同,在孟加拉很易招聘到成衣工人。
中印關係長期良好,是我們應該努力實現的目標。中印兩國不會因為關係太親密而予人困擾。中印之間有相互引力,卻是兩極;多極世界會因此更穩定。這種格局下,小國便有更大的行動自主權。